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贫血(专业文档)
心脾两虚、气血双亏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语声低微、心悸气短、四肢无力、饮食无味、大便溏薄、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口唇指甲淡白,可有鼻衄、齿龈或皮肤出血,妇女可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治则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人参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请阅本刊2007年第6期《神经衰弱和失眠》一文。
2、胎盘片或紫河车胶囊,有大补气血之功能,用于治疗虚损劳伤、营血不足、精气亏损。
临床见:咳血气喘、骨蒸潮热、盗汗、阳痿遗精、不孕、习惯性流产、乳汁分泌不足等。
本品促进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过敏作用,并适用于各种贫血症。
3、健脾生血颗粒,能健脾和胃、养血安神。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
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常见于严重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面赤耳鸣、腰酸腿软、遗精盗汗、午后低热、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口干、烦急。
治宜滋阴补血、养肝益肾。
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大造丸,本药滋补肝肾,对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梦遗滑精、咳嗽无力、年老体弱,凡阴血不足者(如肺结核、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之效佳。
2、大补阴丸。
3、归芍地黄丸,能滋补肝肾,益阴养血。
对阴虚血少、头晕目眩、两胁作痛、午后低热、骨蒸盗汗、血虚头痛、咽干耳鸣、腰腿酸痛以及因肝肾阴虚所致妇女月经不调者适用。
脾肾阳虚、血亏气弱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症状有:面色苍白,口唇、指甲缺乏血色,头晕眼花,心悸耳鸣,神疲体倦,畏冷,腰酸腿软,下肢水肿,少气懒言,食少纳差,易汗便溏。
治则健脾益肾、补益气血。
适用的非处方中成药有:
1、生血丸,有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的功能。
治疗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2、阿胶补血膏口服液(颗粒剂),对头晕眼花,失眠健忘,指甲变形,毛发枯黄,皮肤干燥,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服之效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