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业故事案例和分析

创业故事案例和分析

创业故事案例及分析【篇一:创业故事案例及分析】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分析1: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五邑大学meet coffee咖啡店的创业案例及分析黎恩恩2013092036经济和管理学院 13国贸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自主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予以鼓励。

在最难就业年的背景之下,创业成为了许多年轻学子的重头选择。

而近日随着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门槛被取消,对于有着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来说,亦是重大利好。

如何通过创业赚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以下我选取了五邑大学三名在读大学生的创业案例和大家分享及分析。

一、案例简述在这里遇到一杯好的咖啡,遇到一个对的人,本学期伊始,高举文艺旗号的meet coffee在五邑大学蹿红。

meet coffee的经营者是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大三学生廉明、陶宛军和信息学院大二学生冯杰文。

此前都通过兼职赚了一些钱,便萌生了共同创业的念头。

为此三人还特意去广州大学城考察了市场,最终综合考虑人流量和客户需求,三人在西南校区宿舍楼下开一间以舒适为主题的咖啡店。

开业后,三个老板进行了明确分工:廉明理性,负责财务、原材料购进等;陶宛军执行力强,负责店面卫生、微博营销;而冯杰文考虑问题较全面,负责出纳和店面装饰等。

2013年9月1日,咖啡店开始正式营业,聘请了一位专业的师傅调制饮品,现在咖啡店已步入正轨,购进原材料每月花费1万元左右;水电费每月支出1000元;招收兼职,工资8元/小时。

咖啡店收入是每天1000元左右,算下来每月纯利润逾万。

他们坚持经营手段是其次,食品质量才是核心的经营理念。

保证向同学们出售的是的饮品和食物,店里的奶茶原料选用雀巢全脂蛋奶、糖和现泡茶叶,不仅港市风味正宗,还很健康。

另外他们还通过转发抽奖和赠饮等方式提高了知名度,再通过高质量留住顾客。

三人合伙工作,不合是经常有的事,所以廉明主张把工作和感情分开。

陶宛军也提到,合作开这家咖啡店使我认识到,合作很重要,要学会考虑他人的想法。

二、案例分析1、三人均做过兼职,有一定的资本和积累。

这些实践经验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了社会经验以及人脉、资本。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在创业前还是先有一定的就业经验,学习一些社会经验比较好。

2、正确的市场考察,确定符合目标消费者消费需求的项目。

他们选择了到广州大学城这一大学生高密度分布、学生消费市场相对完善的地区进行考察,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到大学生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寻找到适合在五邑大学发展的商机。

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悠闲,一些能够放松身心的舒适型店面会比较吸引学生群体课后消费。

3、咖啡店主题鲜明统一。

从确定以舒适为主题,以meet coffee为店名,到在这里遇到一杯好的咖啡,遇到一个对的人为宣传,再到淡雅清新的店内装饰,整体都突出了文艺,悠闲的风格,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4、分工明确,根据个人不同的性格安排不同的工作,做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廉明比较温和,负责工资发放、财务、原材料购进、公共平台运营;陶宛军性格激进但执行力很强,负责店面卫生、兼职工时间安排和微博营销;而冯杰文考虑问题较全面、细致,负责出纳和装饰店面等。

这样三人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的同时,分工的细化还避免了责任不到位、权力交叉混乱的问题。

5、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人力资源,避免了资费。

大学校园的消费高峰时段是很鲜明的,一般消费都是在课余时间,上课时间几乎没有人流量,这样的话,聘用全职员工按正常工作时间发放工资的话就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而招学生兼职,除了兼职时间吻合之外,其8元/小时的工价也相对全职员工低,从而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充分利用。

6、咖啡店的运营宣传充分利用了各种网络媒体,借助宣传给予优惠促销等活动吸引顾客。

三位合伙人学以致用,把老师上课的一些思路使用到咖啡店实际运营中。

7、财务清晰透明,把工作和感情分开,做到相互理解。

很多合伙创业者失败不是因为项目不好,而是合伙人之间的经济矛盾或者性格不合闹翻,因此一份清晰明了的财务统计表会加强合伙人之间的信任感,工作感情不混为一体能使团队和谐,促使项目继续发展。

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这三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人才,还是他们的团队智慧。

大学生创业,技术、团队和资金是三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团队最为重要。

目前很多大学生有想法,有很多大学生有一定的技术,但就是两者无法整合到一起。

做技术的跳不出做技术这个圈子,不会管理和经营,团队不整齐,就不会令事业有起色。

而meet coffee咖啡店三名经营者中,两名是管理学院学生,一名是信息学院学生,有想法有技术,加上都有过兼职经历,有资金支持,这是他们团队的优势,有了想法有了技术,后面的考察、优化资源配置、网络宣传什么的计划才会出现。

以上是我对此创业案例的分析。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分析2: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据统计,我国2007年的高校生达到495万,是2002年3.4倍多,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除了增加就业岗位之外的最好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创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和此同时,据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到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至30%。

因此不难发现,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优惠政策或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从学生本身入手,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了解创业、接触创业、学习创业、体验创业。

随着创业的开展,很多在校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体验。

现通过对长沙高校较为典型的在校学生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特点,用以丰富创业教育的素材,指导学生创业。

创业案例案例一季某,女,温州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05级学生,开设一家画室,从事类高考考生的考前培训。

季某在创业之前有着非常丰富的勤工俭学的经历,曾先后代理过手机卡的销售、米高轮滑鞋的销售,代理福森造林有限公司的市场业务,参加湖南软件学院的招生工作,自制圣诞礼物出售,还在超市等地方打工。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兼职后,进入大二学习的季某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她投资了10000多元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

当时的创业初衷是想为家里谋一些福利,可由于对合伙人的了解不足,在经营中产生了矛盾,不久奶茶店的经营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盈利,还个人亏损了4000多元。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季某的打击很大,身心交瘁,病了一个月。

但一段时间后,她调整状态,以一种不甘心失败的心态,和同学一起投资办起了一个工作室,主要进行广告板和封面的设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工作室经营一段时间之后,收回了成本,并且能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但因为工作室的业务和自己的学习课程产生冲突而取消经营。

在有了两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季某投资2000多元,办起了一家画室。

因为季某本人对美术很有激情,而且具有通过美术测试升学的亲身体会和成功经验,画室的经营目前较为顺利,并有一定的盈利。

对于毕业以后将会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季某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如果画室的发展很好的话,还会继续经营下去。

创业案例案例二黄某等7人,均为温州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级本科生,合伙经营一家名为久创的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的导购,电脑及配件的代售,维修。

2006年,黄某等人参加了学校的大赛,虽然比赛结果并不很突出,但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比赛结束后,黄某就和同学商量成立电脑服务公司,准备进行真实的创业。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其他8位同学的响应,通过商议,黄某出资2000元,其他人每人出资1000元,共计10000元启动资金。

同年7月,正式成立久创科技公司。

在后来的经营当中,因为有两名同学因为自身经济困难而撤资,其他7人继续维持经营。

经营的7名同学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特长,分块负责公司的各项业务;店面的营业人员由7名同学轮流充当。

由于关系良好,平常的工作量和业绩并不直接和利益挂钩,而采取平均分配利润的方式。

公司营业一年多来,业绩尚可,已收回投资,并于2007年6月开始盈利,当然,这没有计算7名同学的人力投资。

在经营中,公司成员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有意识的参加了一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公司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现在公司准备搬迁至位置较好商业区,但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谈起以后的个人发展,公司的成员都较为乐观,较倾向于往大型的高科技电子企业就职,但对于创业也很有信心。

创业总结:大学生创业一般都有以下特点1、创业者绝大多数采取合伙经营。

大学生心中虽然有些富于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但大家更清楚的知道,很多小企业是通过合作起步的。

对于经济实力薄弱、学习任务繁重的在校大学生来讲,团队合作成了创业的必由之路。

上面案例的创业者中都采取了合伙经营的方式,通过合伙经营来筹集资金和人力。

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新企业生存的基础,季某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就反正这个命题。

但大多数新企业中的合伙关系建立在同学的友谊之上,缺乏牢固的基础,因而也存在较大的散伙的隐患。

2、创业者都以锻炼为主,盈利为次。

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而能维持现状并略有盈利就已经被看作成功,甚至不考虑自身精力的投入是否应计为成本之一。

究其原因,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时并没有把自己所创办的企业作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更看重创业过程。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更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和个人的资金回馈并不是考虑的重点,甚至于做好了毕业时关闭企业的准备。

当然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创业者关心的重点,是新生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前提,是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尺。

如果企业的发展能达到预期,也可能成为学生毕业后的事业。

3、大学生创业一般都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们都充满自信对自身能力、企业生存的自信。

甚至创业失败的同学也自信的认为,虽然是失败的创业经历,却是一次难得创业体会和经验积累,大大增强对于今后的创业或择业的信心。

和此同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年轻的创业者们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坚韧和决心。

像很多创业者一样,如果不出现企业难以为继的现象,就一定会坚持经营,一直到毕业。

季某更是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失败后坚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创业。

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分析3: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案例分析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突现,部分大学生毕业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业。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创业成功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现通过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06使用技术班王文娟同学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的一面,给其他志愿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参考。

1 创业王文娟,女,2009年6月,毕业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所学专业计算机技术和使用,学历大专,:姐妹包装(淘宝店铺)。

王文娟一直认为年轻人创业贵在闯,贵在不怕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