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圆的周长与面积复习课
执教者毕立芳课时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第二节圆的面
积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练习十五中的习题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分散练习。
把一部分放在前面的新授课中作为课堂练习,一部分作为课下作业独立完成。
本节课主要练习学生掌握不好、理解有困难的题目。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解决圆的实际问题时不够灵活,有必要通过本节课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解决日常生活和圆有关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独立练习、交流讨论来学习本课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体验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实际问题可以借助圆的知识来解决,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圆有关的问题
难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教学时,先复习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法方法,再进行练习。
在解决问题时,重点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
在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时,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练习时,要牢记公式,并运用计算公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一复习巩固学生活动
一 1.学生口算
设计意图
1.口算这
一、巩固引入(约6分
钟)1、口算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17=
3.14×8= 3.14×9= 3.14×10=
2.口答
前几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公式,包括
变形公式?
r=d÷2 c=πd c=2πr
r=c÷(2π)s=πR²
s(环)=πR²-πr²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一起来解决和
圆有关的问题。
并熟记
2.回忆所学公
式。
3.了解课堂所
学内容。
个练习可
以帮助提
高学生计
算速度和
正确率。
2.
通过提问
唤起学生
的记忆,进
一步巩固
基础知识,
为接下来
的联系做
准备。
二、探索新知(约30分钟)1.出示教材71页第2题。
这道题分别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两者的
概念、计算方法、单位名称进行辨析。
为了提高做题正确率。
要求学生先
写公式再写算式。
2. 出示教材71页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要使学生理解自动喷灌的位置
就是圆心,最远的射程就是半径。
(2)第4题是个重点题型就是知道
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需要先根据圆
的周长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要用到
两个公式,r=c÷2 s=p
3. 出示教材72-73页“练习十五”
5--7题.
这几题是关于圆环及其变式的巩固
观察几何图形,
掌握图形的特
征,灵活运用公
式进行计算.
读题、理解题
意,交流解题思
路,独立解答问
题并交流解题
方法。
了解生活中的
环形计算环形
的面积。
进一步
巩固圆周
长和面积
的计算方
法,并规范
书写格式。
了解生活
中的各种
环形。
练习。
第5题,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玉璧,让学生计算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儿给出的都是直径,需要先求出半径。
第6题是圆环的变式。
只要是大圆中挖去一个小圆,求剩下的面积、计算方法都和求圆环面积相同。
第7题左图是求周长,右图是求面
积。
左图是一个半圆环,他的周长是由大圆周长的一半、小圆周长的一半与两个还款相加得到的,其中圆环宽度需要学生根据图中的尺寸计算得到。
4.出示教材72页“练习十五”第9题.
铜钱也是一个典型的外圆内方的素材。
可以先分别求出外圆的面积和内正方形的面积,再将两个面积相减就是铜钱的面积。
5.出示教材73页“练习十五”第10、11、题.
10题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其中长方形的宽和圆的直径相等。
在计算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不要把差个方形的两条宽计算在内。
11题是一个花瓣状的门洞,他的边有4个直径相等的半圆组成。
这个门洞周长相当于两个直径1米的圆的周长;这个门洞的面积,相当于直径1米的圆的面积加上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认真观察图形
明确周长由哪
些部分组成。
求
出图形的周长
和面积。
了解铜钱的形
状,计算铜钱的
面积。
观察运动场平
面图,明确运动
场的周长和面
积分别指的是
什么,计算运
动场的周长和
面。
独立思考,尝试
计算,同桌交流
不同的解题思
路和方法,最后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和空间
思维能力。
这两题都
是情况比
较复杂的
组合图形。
通过引导
学生读题,
提高读图
能力,学会
根据问题
选择相应
的、合适的
信息
13题有两种解法:一是先先分别计
算出半径变化前后的周长,再相减;
二是先计算直径增加了多少,再将讲
增加的部分乘圆周率。
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约3分
钟)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问题,还要学会把生活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解决。
四、布置作
业(1分钟)
练习十七1、2、3、4、5题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第三课时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 c=2πr 其他公式:r=d÷2 r=c÷(2π)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²
圆环的周长计算公式:s(环)=π(R²- r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圆周长和面积知识的一个复习和巩固。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做题正确率大大提高。
习题设计由简到难,覆盖知识面全。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深刻的体会到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结合。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课上没能检验学习效果,很多时候老师都会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
学生回答的也很好,应该会了。
要是有时间课上把习题全部独立再做一遍,就更好了,我觉得没有很好的照顾到班里的几个学困生,课下还需要再辅导他们。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发现学生公式有的记不住,所以要提醒学生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同时老师也应严格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