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非公有制经济C.私有制D.混合所所有制经济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

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回答2~5题。

2.关于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C.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

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利应遵规②宪法规定我义务,履行义务是天职③宪法意识我树立,违宪行为必刑罚④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全国各地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 )①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②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宪法观念③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④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需要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

举行向宪法宣誓仪式( ) ①彰显宪法权威②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③是履行宪法使命的承诺④体现了广大群众宪法意识增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 一切权力属于人的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 ( )A.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实现共同富裕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保证宪法的实施7. 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A.尊重和保障人权B.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保证人民行使自由权利8. 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是 ()A.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B.坚持党的领导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中国的减贫行动9. 泰兴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泰兴市人民政府B.泰兴市人民法院C.泰兴市人民代表大会D.泰兴市人民检察院10. 下列关于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力是一把双刃剑②权力可以造福于民③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如果有一天,你无力抵御沉沦,沦为鹰犬,逆行在法治的道路上,母校将会喊你回家——去‘抄宪法’。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在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发表的致辞。

回答11~12题。

11.在你做了违法的事情后,王涌教授强调母校将会喊你回家——去“抄宪法”。

这告诉我们( ) 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②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母校永远是防治和惩罚每个人违法犯罪的地方④增强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王涌教授的话警示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做违反宪法的事,所以我们应 ( )①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②把宪法作为自己的主要学习任务和唯一的行为准则③自觉参与宪法的普及教育活动④宣传宪法,并积极维护宪法尊严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 下列关于国家权力的行使正确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③因家机关行使权力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④如果没有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可以擅自行使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4. 下列是我国宪法内容的有 ()①总纲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徽、国歌、首都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 下列两部法律中,能体现“母法”与“子法”关系的是()A.教育法与义务教育法B.宪法与刑法C.刑法与民法D.民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16. 作为一名团员,根本活动准则是 ()A.宪法B. 刑法C.共青团的章程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7. 在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宪法B. 刑法C. 民法D. 立法法18. 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教育法B.宪法C.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9. 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A.监督B.宪法C.道德D.规范20. 国家宪法日是 ( )A.12月1日B. 12月4日C. 11月1日D. 12月12日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1分,共5分)21.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们未成年人权利的保障书。

()2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仅包括我国公民。

()23.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

()24.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5.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三、简析题(共3题,15分)26.只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就能保障公民的人权。

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5分)27.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检察长接待日”、“公安局长接待日”、“市长接待日”活动。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族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开展“接待日”活动有何积极意义?(2分)(2)除了“接待日”活动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批评权、建议权?(1分) (3)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责任,请你也为家乡的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2分)28. 材料一2016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开展了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

材料二2017年3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张德江指出,常委会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依法组织6次宪法宣誓仪式,25名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手扶(面对)宪法,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材料一中的活动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2)材料二中的做法意味着什么?(3分)四、实践探究题。

(共1题,满分10分)29.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前进的步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

为了配合今年的法制宣传,某校准备举办手抄报比赛。

九年级2班的同学设计了“走进法律”和“以案说法”2个栏目。

(1)在“走进法律”栏目中,有位同学提供了下面的图标,该图标中的“12·4”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分)(2)在“以案说法”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案例:某校高三学生张某因高考证被老师扣押而失去语文考试的机会,他一纸诉状将其所在的中学告上法庭。

经过调查取证,该县法院一审当庭审判:该中学扣证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判决由该校赔偿原告高考报名费219元,精神抚慰金1.5万元。

法院依据宪法对该案的判决给你哪些启示?(5分)(3)如果你来组织一次法制宣传活动,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说出一种既可,但不能与本题中的方式重复。

)(3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B3. D4. B5. D6. A7. A8. D9. C 10. D 11. C 12. B 13.D 14. D 15. B 16. A 17. A 18. B 19. A 20. B二、判断题21. B 22. B 23. A 24. A 25. A三、简析题26.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将人权写入宪法,做到有法可依。

但要尊重和保障人权,行政机关还必须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此外国家还需要加强宣传。

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人权。

我们青少年要增强法制意识。

27.(1)有利于增强人的法治意识,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等等(2)向人大代表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写信、打电话等。

(3)言之有理即可28.(1有利于向同学们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观念);弘扬宪法精神;自觉维护宪法尊严等。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要坚持依宪执政。

四、实践探究题。

29.(1)全国法制宣传日(2)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权利,每个公民都要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观念。

③作为青少年应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采取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捍卫宪法尊严。

(3)法制知识竞赛、法制讲座、法治故事大赛、漫画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