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造书香校园学习体会

营造书香校园学习体会

营造书香校园学习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美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模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得到的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

学习作为人类求知发展的一种方式,在以终身学习为基本生存概念的二十一世纪有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的社会地位。

“授人以鱼,只食一餐;授人以渔,却终身受用。

”掌握知识是成才的基础,而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关键。

伏尔泰指出:“大多数人不会读书。

”因此,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自从我校开展了读书节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位师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大大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丰富了生活内容,更加热爱生活珍爱人生。

现在,教师中在办公室侃大山的少了,主动读书学习的多了;上网聊天的少了,利用网络查资料搞研究的多了;扯皮发牢骚的少了,团结实干的多了。

全体教师一心一意抓教学,爱读书的多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如果你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如果你津津有味地读了书,如果你专心致志地进行了创作,那么,你已经从读书节中获得了很多很多。

有的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的点燃了强烈的读书
兴趣;有的从书中感悟了做人的道理,有的从书中获得了全新的知识。

分分秒秒的变化就这样静静地发生在我们翻动书页的瞬间,点点滴滴的收获就这样默默地形成于我们提笔书写的时刻。

当然,阅读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让孩子走进书本,让教师与大师对话,真正让师生伴着书香成长。

正如当代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所说:“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校园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读书和思考的地方。

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自己首先是读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培养着读者。

“开卷有益”、“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等名言世训,无不揭示着读书的重要性。

男教师多读书可以“强身”,女教师多读书可以“美容”,青年教师多读书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老教师多读书最起码可以成为退休之后的又一“珍贵的爱好”。

作为教师、作为知识爆炸时期的知识传播者,应该也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让读书成为乐趣、成为生活中一道丰盛的套餐。

为了人家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和动力。

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学习型校园”,让读书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终生的伴侣!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王晓丽
2012.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