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防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810微观部分一.名词解释1.均衡价格需求曲线表示了在各个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而供给曲线则显示了在各个不同价格下生产者原因提供的产量。
如果把两条曲线放在一起,我们会看到,只有在一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
我们把使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决定的产量则称之为均衡产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大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生产者会有减价的压力,市场价格就有下降的趋势。
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要大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消费者就会抬高价格,市场价格就会有上升的趋势。
只有当市场价格等于均衡价格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价格和产量就会稳定下来,不再有变动的趋势,最后双方达成交易。
如果需求和供给方面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造成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原来的均衡价格现在出现了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市场的自发力量也能通过价格的调整而达到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恢复均衡。
·P23-25均衡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均衡价格理论中关于供给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有重要实用价值。
均衡价格就是消费者为购买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一致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
因此,价格也就是由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所决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均衡价格形成,即价格的决定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带给消费者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情况,也就是说,对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消费者觉得他们在效用上是没有差异的。
在无差异曲线上方的任何一点,提供的效用都要大于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
在无差异曲线下方任何一点,提供的效用都要小雨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征: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 2.与每一效用水平相对应的无差异曲线组成一幅无差异曲线族图,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在多数情况下是凸向原点的。
·P41特殊的无差异曲线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的常数。
2、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斜率不存在。
3、厌恶品(两种商品中一种)无差异曲线为正数,若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则无差异曲线为负数。
4、中性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0或者不存在。
5、柯布-道格拉斯U(X1,X2)=X1X2无差异曲线斜率为-cX2/dX13.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又称“外部性”,是指一些人的经济活动对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另一些人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讲,这些影响并不是有意造成的。
外部经济可以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也可以在生产者之间和消费者之间产生。
有些场合,一些人的经济活动,如消费者和生产某些产品会给不从事这种活动的另一些人带来收益或损失,而那些得到收益的人无需付费;蒙受损失的人也无法得到补偿,外部经济也就产生了。
如果一些人的消费或生产使另一些人收益而前者无法向后者收费,这种外部经济称为外部收益;而如果一些人的消费或生产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而前者没有补偿后者,这种外部经济就成为外部成本。
之所以称其为“外部”是因为经济活动之外的人也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P365人们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都会产生外部经济,因此,外部经济又可以分为消费性外部成本、消费性外部收益、生产性外部成本和生产性外部收益。
消费性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与人们消费行为有关,生产性外部成本则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相联系。
相关内容→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价格只能反映经济活动内部的成本或收益,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外部对他人产生的成本或收益,这样,价格所传递的信息是不真实的。
这种外部成本或收益最终会由他人或社会来承担或收取,因此,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决策,消费者个人的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会导致社会的消费过多或过少,生产者个人的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会造成社会的生产过多或过少,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会失灵。
也就是说,从个人的角度看,消费者和厂商的选择是最优的,因为这种决策考虑了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并不是最优的,因为这种决策没有涉及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因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选择并不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最优选择。
所以,即使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如果产生了外部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将有可能偏离帕累托最优的轨道。
·P3664.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的产品。
我们将同时具有这两个条件的产品成为纯粹的公共产品。
第一个条件意味着公共产品不必排斥他人消费;第二个条件则意味着不能排斥他人消费。
·P388此外,公共物品具有强制性。
公共物品是自动的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公共物品还具有无偿性。
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讨价钱。
5.生产函数所谓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生产函数本身并不涉及价格或成本问题。
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为劳动(L)、资本(K)、土地(N)等,目前的技术状况为T,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Q=f(L,K,N,T···)式中,Q代表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函数中,产量Q是指一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说,投入要素的使用时有效率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生产函数来分析厂商的生产,仅仅涉及厂商的投入要素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而完全不涉及厂商作为一种生产性组织的内部结构、组织的具体运作以及生产的具体工艺过程。
生产函数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同,则产品的产出量也不同,一般来讲,更多的投入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产出。
第二,厂商采用的生产技术决定厂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当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时,生产函数一般简化为:Q=f(L,K)这也是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
·P70 生产函数分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和多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在考察时间足够长时,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投入都可以变动、甚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变动,通常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常见的生产函数:1、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剔夫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高微观P125二.简答题1.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说明如果猪肉的价格下降,对它的需求量会怎样变化?如果某一种商品价格下跌了,那么消费者会多消费一些相对便宜的这种商品,去代替相对昂贵的其他商品,这叫做替代效应。
商品价格下跌等于是消费者收入的购买力上升或真实收入上升,使消费者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并在一般情况下增加所有商品的消费,这叫做收入效应。
猪肉属于正常商品。
1>为了完全独立地考察相对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先假定消费者的真实收入没有变,即效用水平不变,这相当于画一条与新的预算约束线MN’平行、又与旧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预算约束线,意味着变化后的相对价格(斜率相同)和变化前的真实收入水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应有的预算约束线,如图中的M’N’’线。
此时,均衡点为E2,对商品X的需求为OX2。
因此,X1X2就是替代效应,即仅仅由相对价格变化带来的,消费者多消费便宜商品、少消费昂贵商品的结果。
2>现在让预算约束线从,M’N’’向外平移至MN’,相对价格没有变,而收入有所上升(预算约束线平行移动),这是由于商品价格的下跌而带来的消费者真实收入的上升。
此时,消费者可以从原效用水平U1达到更高的U2水平,同时,商品X的消费量也从OX2上升到OX3,因此,X2X3是收入效应。
由于猪肉是正常商品,所以在效用或真实收入不变情况下,猪肉价格下降,意味着猪肉相对便宜,消费者会用增加对猪肉的购买去代替相对昂贵的其他商品,从而产生了替代效用;同时在猪肉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收入上升,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会增加对猪肉的消费,从而产生了收入效应。
综上所述,猪肉的价格下降会使对它的需求量增加。
·P58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也是几个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
可以证明,完全竞争的结果符合帕累托最优。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每一家厂商在市场中所占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
完全竞争市场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状况:(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在市场的买房和卖方两边都必须有大量的参与者,从而任何一名买者或卖者都不会再市场上占显著地份额,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行为来影响总产量或市场价格。
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人都是价格接受者,即厂商将市场价格看作是与自己的产量无关的既定变量,所以每个厂商都面临一条纵轴截距为市场价格P 的水平需求曲线。
事实上,完全竞争比不一定要求数目庞大的厂商队伍,只要厂商数目较多且行为相互独立,价格接受者的假设是基本成立的。
(二)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当外部条件(如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产业发生相对应的调整往往会带来部分资源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当行业扩张时,新的劳动力、土地、能源、资金等会流入该行业;而当行业收缩时,原行业内的部分资源又会流出该行业另觅出路。
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就要求资源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时没有人为何自然的壁垒。
人为的壁垒包括政府要求的进入某一行业的执照或特许、某种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专利或技术诀窍以及劳工工会等;自然壁垒则包括行业的规模经济因素、自然条件等。
(三)同质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厂商都生产同一种标准化产品,在消费者眼中,购买不管哪家厂商的产品都是没有差异的。
所以,整个行业的总产量就等于单个厂商产品量的相加。
产品的同质性是市场统一价格的前提。
如果某甲厂商生产的面粉与乙厂商生产的面粉被认为是完全同质的、充分可替代的,那么甲厂商不可能定价比乙厂商高,否则他会一袋面粉也卖不出去。
(四)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信息。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与该产品有关的信息都是完全公开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