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管理办法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集团公司、指挥部有关文件, 结合我队管段的具体情况, 为有效控制与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以减少防止环境污染, 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保障人身健康, 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满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特制定本办法。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控制领导组组长:孙清堂副组长:李庆山庞建彬李超军王庆东组员:王彦军潘禄明寇岩松何艳红成红梅徐庆华杨秀文孙长海樊兆龙赵明春吴春秋王有权牛树强一、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控制管理目标严格遵照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标准, 建立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制订实施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各项制度和措施。
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地方病发生。
综合办公室为专职管理部门, 设专职职业健康安全员, 主抓本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机械物资部、财务会计部为协助部门, 为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用品作保障。
下设施工监测员。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控制领导组制定各项保障措施, 明确各级分工, 将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作为日常工作重点, 对生活、办公及施工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检查指导, 以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详见“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控制项目依据集团公司、指挥部存在的不可接受风险、重大危险施工项目、重点控制的环境因素、重点控制的作业活动的界定, 广珠铁路四标段项目第二工程队涉及的有:1、重大危险施工项目:隧道施工、爆破施工、提升作业、高空作业、脚手架作业等。
2、不可接受风险:坍塌、透水、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瓦斯爆炸、爆炸、火灾、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窒息、食物中毒、流行性疾病。
3、重点控制的环境因素:噪声污染、污水排放、扬尘、遗洒、固体废弃物排放、材料、能源节约。
4、重点控制的作业活动:4.1噪声:风镐拆除、打桩钻孔、混凝土振捣(输送)、金属切割、木材加工、模板(脚手架)拆装、4.2 扬尘、遗洒:土石方施工、水泥(砂、石灰)筛分、露天堆放和运输、施工便道机械设备走行。
4.3污水排放:钻孔的泥浆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施工边角料废弃、临建设施固体废弃物、种类材料包装物废弃、固体建筑垃圾废弃。
三、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劳动保护措施1.1隧道施工合理选择通风设备, 加强洞内通风, 采用喷雾洒水降尘措施, 保证洞内空气新鲜, 洞内空气粉尘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施工机械尽量采用电动机械, 使用内燃机械时, 应选用污染物排放必须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较为先进的环保型产品。
1.2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煤层瓦斯等有害、危险施工环境的作业职工, 按有关规定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并监督检查使用情况, 以确保正常使用。
1.3加强机械保养, 减少施工机械不正常运转造成的噪音;对于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 采用消音器降低噪音。
洞内运输机械行驶过程中, 只许按低音喇叭, 严禁长时间鸣笛。
1.4对经常接触有噪音的职工, 加强个人防护, 佩带耳塞, 消除影响;按照劳动法的要求, 做好本工程的劳动保护装备工作, 根据每个工种的人数以及劳动性质, 由物资部门负责采购, 配备充足而且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同时加强行政管理, 落实劳动保护措施。
1.5劳动保护装备要符合以下要求:1.5.1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 必须审核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对于未列入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劳动防护用品, 按“路用劳动防护用品许可证”制度进行质量管理。
1.5.2施工人员必须分工种、按规定配齐劳动保护用品, 并配戴上岗证。
进入施工现场的其他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闲杂人员不得出入施工现场。
1.5.3队部由安全领导组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劳动保护方面的检查,对漏配、缺配劳动保护用品的施工人员, 责令补发劳动保护用品;对不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上岗的人员, 实行批评教育, 并责令其改正, 对屡教不改的人员, 将采取罚款、停岗等措施予以惩罚。
2、医疗卫生保护措施2.1 医疗保证措施2.1.1.现场组建工地医疗卫生室, 配备一般的医疗设备和准备一定数量的普通常见病的医药物品, 负责项目的日常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承担日常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的监测监督工作, 落实防治措施, 做好职工的健康教育工作。
对项目内出现的疫情信息, 及时向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对内规范管理、对外加强协调联系,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卫生防疫工作环境。
2.1.2.夏季发放防暑药品, 防止中暑。
冬季发放防寒、防冻药品, 防止冻伤;春秋两季是传染病、病毒性疾病高发季节, 医务人员将加强对职工的健康检查,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搞好环境卫生, 切断蚊蝇等传媒生物孳生源, 有效控制疾病的流行。
2.1.3建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交通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 以及《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定“工地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办法”。
在突发疫情出现时, 应急处理机动队及时出动, 按照防治预案采取措施, 并将疫情情况和措施报告当地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同时指挥部部在指挥长的领导下, 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指示和文件精神, 制定疫情控制方案, 统一布署, 彻底控制疫情的扩散。
2.1.4建立工地医疗紧急预案:在工地发生突发性高危疾病、人身意外伤亡事故时, 起动医疗应急预案, 确保病人或伤员能及时到医院就医。
应急医疗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5工地医务室与离工地较近的县级以上的多家医院保持联系, 建立医疗协作关系, 当出现应急情况时, 能快速选择合适的医院就医。
工地医务室常备各种应急医疗物品, 遇到紧急情况时, 能使病症或伤情得到缓解和有效控制。
2.1.6存入一定数量的医疗急救资金, 确保能够及时入院就医。
2.2 卫生保证措施工地卫生管理主要包括环境卫生、食堂卫生和个人卫生三大部分。
2.2.1环境卫生保证措施2.2.1.1职工生活区集中建立在避风、向阳、静辟处, 与施工现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满足安全、卫生、保温、通风、绿化的要求, 并设置防尘隔离带, 以防止施工对宿舍的污染。
宿舍统一设置床铺和储物柜, 室内外卫生经常清扫, 保持地面干净, 日常用品摆放整齐, 注意室内通风良好, 保持空气清新, 在室外种植花草, 美化环境。
2.2.1.2在生活区设立职工活动中心, 配备一定数量的运动设施, 以利于职工在空闲时间能锻炼身体。
2.2.1.3生活区内设置有取暖设施的公共洗澡间, 洗澡间内设置冷热水管, 保证职工在工作后能洗澡, 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
2.2.1.4食堂、住宿区、办公区设置垃圾桶(垃圾池), 按可回收无害垃圾、不可回收无害垃圾、有害垃圾分类存放, 使用封闭式容器收集, 统一按当地环保规定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
严禁随地丢弃垃圾。
2.2.1.5厕所必须男女有别, 结构要稳定、牢固、防雨、防风, 并及时清扫保持清洁, 不得污染环境, 具备冲刷和清运条件, 及时消毒和清理, 防止蚊蝇孳生, 保证正常使用。
2.2.1.6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卫生清扫人员, 每天对工地的环境卫生进行打扫, 尤其是职工宿舍周围的环境卫生。
每天做到场地清洁, 房屋四周排水畅通, 无污水死水、无病毒滋生的腐质物堆集。
2.2.1.7积极开展爱卫活动, 消除蚊、蝇孳生源, 开展灭鼠防鼠运动, 在每年鼠类繁殖高峰进行2~3次的突击灭鼠, 同时抓好消毒、杀虫工作。
2.2.1.8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 每天下班后, 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 保证材料分类堆码、机械设备停放有序。
2.2.2.食堂卫生保证措施2.2.2.1设立食堂卫生监督机制, 由环境卫生部门对食堂卫生进行不定期抽查, 广大职工进行监督, 确保食堂卫生。
2.2.2.2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 学习食品卫生有关的规范和法规, 主理厨师必须取得三级以上的厨师证。
2.2.2.3食堂工作人员统一着白装, 保持自身的清洁、卫生;加强饮食管理,保证职工的营养素供给。
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要求搞好职工食堂饮食工作。
对食品制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岗前培训, 保证食品制作饭菜做熟、营养合理。
2.2.2.4加强食品的采购和储存管理, 保证食品安全、卫生。
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 掌握食品优劣的标准。
注意质量的好坏, 特别是水产品和肉类, 一定要新鲜, 对腐败变质的食物一律不能购买。
采购动物制品时, 必须有动物检疫部门的检验合格证。
2.2.2.5食品的储存与保管按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