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弦与七和弦教案
2、复习提问
1)什么是音程?音程 是靠什么来说明的?
2)音程从听觉上分哪 两种?其中协和音程 有哪些?不协和音程 有哪些?
展示目标(出示课 件)
板书课题:八、和弦 新授
1、什么是和弦?.(出 示课件)
2、和弦有哪些种类?
3、三和弦(出示课件)
11)三和弦的概念
2)三和弦的构成
3)三和弦的类型
4)三和弦的特点及应 用
4、七和弦(播放课 件)
1)七和弦的概念
2)七和弦的构成
3)常用的几种七和弦 (类型)
4)七和弦的特点及应 用
看大屏幕理解识记 了解七和弦的结构 特点
明确几种常用的七 和弦,了解名称的 确定方法
了解七和弦的特点 及应用
教师结合课件为学生详细讲解并 不时用钢琴弹奏出各种七和弦让 学生听辨、体会
用钢琴分别弹奏三和弦和七和弦 让学生听辨并让学生尝试说说有 何不同
李重光1962年版《音乐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第八章《和弦》1、2、3节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教材的第八章《和弦》的第一、二、三、节,主要介 绍的是和弦的概念以及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相关知识。在上一单元, 学生已经学习的音程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弦,知识衔接 比较流畅自如,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课题
和弦三和弦七和弦
学校
清原职专
教师
于志强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音乐理论基础(乐理)
班级
13学前
课时
1课时
时间
2015.10.15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记住和弦的概念及种类;理解并识记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概念、构成及特点;掌 握三和弦和七和弦的主要类型。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三和弦与七和弦的构成及主要类型,并能独立 写出几种主要的三和弦与七和弦。
激发兴趣、进入情 境。
指名回答(每个问
题2--3名学生) 学生理解
识记
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看大屏幕一起
说出和弦的概念
明确和弦的种类
看课件,明确三和 弦的结构及特点
听教师的示范演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肯定与纠正
公布目标
板书课题
结合课件讲解
1.用钢琴弹奏几组三和弦让学生 体会2.即兴用三和弦为一首儿歌 做简单编配和声并示范弹奏
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进一步复习巩固音程的相关知识,理 解并掌握和弦、三和弦及七和弦的结构、 类型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学生认识和 使用和弦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还会用键盘来演示 和弦的效果及在音乐中的应用,并且结合课堂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 握和弦的构成和应用。
抚顺市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市级优秀课
教学设计
学 校:清原职业中专
授课教师:于志强
指导教师:周海霞
二0—五年十月十五日
毕业学校、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 言文学
学历
本科
学科任教年限
五年
职称
助理讲师
教学业绩
2015年校级优秀课
2015年教案《单拍子音值组合法》获中国中等教育学会教 案评比三等奖
课前设计
使用教材 (版本、名称)
总结强化
布置作业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明确作业
布置作业
和弦
三和弦七和弦
板书设计
一、和弦的概念及分类
二、三和弦
1、三和弦的构成
2、三和弦的类型
三、七和弦
1、七和弦的构成
2、常见的几种七和弦的类型
3、其他几种七和弦
四、和弦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能独立鉴赏音乐,热爱音乐;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三和弦及七和弦的构成、名称及特点。
教学难点
七和弦的名称命名及结构特点
教具
多媒体、钢琴教法
讲练结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标检测
目标展示
目标实施
1、教师即兴弹奏一 段《梁祝》,把学生带 入优美的情境,并进 行互相问候,形成良 好的课堂氛围。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是学前教育专,学习劲头不足,对知识掌握不到位。 只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逐渐进步。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复习巩固有关音程的知识。
2、预习和弦相关知识,并且尝试用钢琴弹奏听辨和弦。
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钢琴。
5)其他的几种七和弦
了解其他几种常用 的七和弦
介绍其他三种七和弦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
形成性目标测试
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习题)
学生做习题并展示 作业
巡视指导及时反馈
目标强化
1.总结.
指1--2名学生总结:
1、和弦的概念与分 类
2、三和弦的概念及 主要类型
3、七和弦的概念及 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