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砂石回填方案说明

砂石回填方案说明

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星河尚品5#、6#楼及地下车库工程,位于运城市岳南街以南,槐东路以西,西面为幸福里高层建筑,北面与院内住宅群相邻,场地非常狭小。

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基坑开挖深度为-8.35m。

为防止基坑坍塌,基坑经地勘及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南面、西面采用喷锚支护加固基坑边坡。

基坑四面坡度较陡,地下室结构外墙与支护结构之间的设计距离为1.2m,但施工时的实际最小距离只有0.2m。

本工程5#、6#楼桩顶垫300厚人工级配砂石,要求砂石粒径>0.5mm 的颗粒超过全重50%,碎石最大粒径30mm,夯填度<0.90,砂石垫层上做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地下车库部分在开挖至设计标高经验槽合格厚作300厚3:7灰土垫层(经设计变更后,现变更为300厚人工级配砂石),垫层为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室外回填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标准图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三、级配砂石回填施工(一)、材料要求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颗粒级配应经实验室出配比。

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含泥量不宜超过5%。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mm。

(二)、主要机具压路机、铲车、手推车、平头铁锹、2m靠尺、小线等。

(三)、作业条件1、CFG桩施工完毕,办理验收手续。

CFG桩检测已完成,《地基与基础验槽记录》经各参建单位签章确认;2、检查基坑边坡是否稳定,并将基底上的积水、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3、施工前设置铺筑厚度标志,在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在外墙防水保护层上弹上每层回填的高度。

4、天然级配砂石要做击实试验,合格后再回填。

5、回填前要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含泥量、最大粒径、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合格后回填。

6、在正式碾压前,应在现场进行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厚度及密实度,确定碾压遍数。

(四)、施工工艺流程检验砂石质量→铺筑砂石→夯实→验收(五)、施工要领1、本工程砂石垫层回填按单位工程依次施工。

用自卸汽车将砂石料运至基坑内,用铲车(手推车)人工向基坑内运输。

2、先在基坑内北侧与地下车库相交的部位先用MU10和240mm红砖砌筑370mm厚挡土墙,随回填随砌筑。

3、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4、铺筑砂石4.1、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20cm左右,不宜超过30cm,由于现场雨水侵泡时间长,经现场监理、甲方有关人员确定后铺筑砂石的厚度35cm一步到位。

4.2、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5、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压路机进行夯填,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6、验收:6.1、施工时应夯压密实,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6.2、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7、施工注意事项7.1、回填砂石时,应用盛土容器轻装轻卸,不得整车倾倒或扔砸。

7.2、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分层进行,级配砂石每次回填量不宜过厚,以利于夯实。

7.3、回填完级配砂石,应夯实彻底。

(六)、施工试验1、取样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压密实,并分层、分段取样做干密度试验。

施工试验资料主要是取样平面位置图和回填土干密度试验报告。

1.1、取样数量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

基坑四周每隔20m不少于1个检验点。

本工程基坑四周回填每层取样点数4个,各层取样点错开,级配砂石取样平面位置图见附图一。

1.2取样方法罐砂法:用于级配砂石回填取样。

采用罐砂法取样,取样数量较环刀法适当减少。

取样部位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取样时,宜请建设单位参加,并签认。

按规定现场取样,将样品包好、编号(编号要与取样平面图上各点位标示一一对应)送试验室试验。

如取样器具不具备,应请试验室来人现场取样进行试验。

2、试验及试验报告2.1、必试项目:压实系数(干密度、含水量、击实试验;求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2.2、试验方法灌砂法试验: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按规范要求选定试坑尺寸;2)将选定的试坑地面整平;3)按确定的坑直径划出试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精确至5g,并应测定含水量;4)容砂瓶内注满砂,称密度测定器和砂的总质量。

(七)、质量标准1、主控项目:1.1、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级配砂石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1.2、天然级配砂石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2、一般控制项目:2.1、天然级配砂石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2、天然级配砂石的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3、项目允许偏差见下表:砂石的允许偏差表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1、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4.2、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三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4.3、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

每层的检查点的级配砂石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

4.4、冻结的天然级配砂石不得使用。

四、C15素混凝土回填施工(一)、准备工作1、砂石垫层及灰土垫层以施工完毕,办理验收手续。

2、检查基坑边坡是否稳定,并将基底上的积水、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3、垫层的基底地质情况、标高、尺寸均经过检查,并办完隐检手续。

4、进行技术交底。

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二)、混凝土浇注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

如特殊原因无法连续进行时,应根据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

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3)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桶、溜管,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

(6)混凝土的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

(三)、质量标准及成品保护(1)保证项目:1)垫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带有坡度的垫层、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9。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表4—19(1)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人员和上面继续施工。

五、成品保护措施1、施工时注意妥善保护现场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倾倒入内。

4、防水保护材料与外墙防水层之间要求干净,不许有土块、石子等杂物,防止在夯实过程中损坏防水层。

5、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均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2、各种机电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所有用电设备均需由专业电工进行安装。

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用电的技术教育,了解电气常识,懂得其性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配置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安全监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4、禁止从基坑上向坑内抛掷物品,回填部位上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上部坠物打击,造成安全事故。

5、加强噪声监测,对人为活动噪声建立管理制度,特别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及时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6、夜间施工应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做到不扰民。

7、采用蛙式打夯机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打夯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一人打夯一人扶线,避免打夯机砸线。

8、每台夯机的电机必须必须是强绝缘或双绝缘电机,并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夯机操作开关必须使用定向开关。

夯机的手柄必须加装绝缘材料。

9、夯机作业前方2m内不得有人。

多台夯机同时作业时,其并列间距不得小于5m,纵列间距不得小于10m。

10、夯机出现啃土现象时,必须停机清除,严禁在运转中清除。

11、搬运夯机时应切断电源并将电线盘好,夯头绑住。

往坑槽下运送时,应用绳索或塔吊运送,严禁推、扔夯机。

12、打夯机扶线人员应使线与夯机保持3~4m的余量,发现电缆线有扭结缠绕、破裂及漏电现象,应及时切断电源,停止作业。

七、雨季施工措施1、在雨天作业要采取防滑、防雨与防触电的具体措施。

2、雷雨天不要接触用电线路的绝缘外皮及用电设备的外壳,严禁头顶金属板防雨,不可搬运金属材料行走。

3、作业前,对使用的施工机械全面检查,每次大风雨后要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斜道应有防滑措施。

4、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雨期应有防排水措施。

基坑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5、回填过程中,如遇雨雪天必须停止回填施工,及时组织排水,待雨雪后挖除经水浸泡过的土,方可继续回填施工。

若含水率过大需晾晒至含水率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