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展体艺活动为学生减负——平利县老县初级中学钟涛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
据北师大教育学部的舆情检测资料显示,近三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一直高居舆情关注排行榜的前三位。
当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探索,陕西省教育厅2006年3月出台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2011年又制定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
安康市教育局2011年6月出台《七条刚性规定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平利县教体局2013年的“六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做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
我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体艺兴趣活动达到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一、开展体艺兴趣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行性全国因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缺失的现象严重。
从网络上看到:2013年7月6日台州日报报道,在中国校园健康行活动的调查中,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35%,而七到九年级的近视率分别为13.6%、47.1%、64.8%。
教育人生网2013年5月4日报道:5月3日南京南江中学初三一名学生跳楼身亡,原因是五一长假作业没做完,所以家长不让其上学,要求先补完作业方可上学。
从教务处的问卷调查反映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身心健康的现状:30%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需要近4个小时才能完成,其中有20%的学生表示教师逼急了就找学习好的同学的作业抄一些;有60%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多,每天需要近2个小时完成;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业不多,难度不大,能在自习时间轻松完成。
近三年我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近视率达到25%,对失学学生和“双困生”的家访中了解到,流失学生中有60%的不上学原因是教师在学习上要求的太严,作业布置太多,学校已不再是他们心中的“乐”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迫在眉睫。
1、开展体艺活动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氛围助力学生减负。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兴趣活动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氛围的最有效途经之一。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高效课堂又是有效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学生只会“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与生生之间只有参加到体艺兴趣活动中才能增进思想交流,增进友谊,才能培育学校的人气,凝聚人心,激发积极的上进心。
比如说运动会和文艺会演,教师指导中的师生交流,学生训练中的生生交流,比赛中的相互勉励,互相帮助,都给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氛围搭建了平台。
2012年平利县中小学运动会上,胡自银同学百米比赛中摔倒骨裂,体育老师为伤处按揉和倒开水,学生和家长都很感动,学生复学后心理变化很大,顽劣的一面消退了,努力学习和乐于助人的一面呈现了。
2、开展体艺活动培育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助力学生减负。
体艺兴趣活动中培育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有力,更见成效。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
比如开展篮球比赛中,参赛的学生会摒弃平日的隔阂,全力合作,相互配合和鼓励,争取团队的获胜。
运动会上的4人接力、趣味游戏中的18人对面跳绳和大脚板等团体项目,都能够较好的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这些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间接有效推进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3、开展体艺活动培育学生自信力和锤炼学生的意志力助力学生减负。
开展体艺兴趣活动能培育学生的自信力和锤炼学生的意志力助力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自信力是学习高效的不竭动力之一,只有学习高效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减负。
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靠课堂上的练习和巩固,可能还不能完成,或者说无法实现,课外适量的作业是必要的,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80%的学困生不是智力有缺陷,而是基础差导致学不进,产生心理自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过早的放弃学业成就自己人生的想法,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而开展丰富的体艺兴趣活动中能够培育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坚韧的意志力,伴随着学校的一张张奖状、教师的表扬和同学们投送赞许的目光中就会重拾自信,学困生在体艺活动的自我成就中就会丢弃自卑。
比如中长跑的训练和比赛上就能够培育学生的坚韧意志力,在乒乓和棋类活动中就能够培育学生坚定的心理定力。
这对学生今天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无疑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开展体艺兴趣活动充实课外活动时间助力学生减负。
课外活动时间被学校和教师有计划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艺兴趣活动,学生在课外就没有时间去完成作业,即使教师想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也难以实现,这样就倒逼教师积极去思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如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的练习量和当堂检测,做到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当堂化,向40分钟要质量。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兴趣活动能够减缓学生心理压力,缓解学生厌学情绪,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发挥学生特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开展体艺兴趣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设想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办学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要尊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
要正确处理好质量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辩证关系,即努力做到“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文化知识的高质量”,也努力做到“不以忽略文化知识的高质量为代价一味追求学生的减负”。
加强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加大“减负”政策的宣传。
利用教师的培训学习会,家长会、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来校的调研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和意见,积极宣传因课业负担过重给今天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与生命缺失带来之痛,给未来“社会建设”埋下诸多的矛盾与问题。
积极争取教师、家长、社会对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兴趣活动的理解支持,进一步端正认识,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形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社会“合力”。
2、建立激励机制。
首先是学校要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强化领导责任,有效有序推进体艺兴趣活动的开展。
比如说成立《学校体艺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兴趣活动领导小组》,出台《学校部室开放管理办法》和《学校课外作业布置规范》,要明确活动开展的要求,要将体艺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与体艺教师的绩效、年度、职称晋升等考核评价中的教学成绩挂钩,兴趣小组和部室开放的开展情况科学核定为工作量在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考核中予以认定赋分。
其次是建立相对科学的课堂练测与作业布置的制度。
比如建议初中学校的政史地生学科不准布置课外作业,课内留足5——8分钟完成作业,教辅资料中精选3——5题在晚自习上完成。
建议农村初中理化学科精选布置2-3题在晚自习上完成,练习册或教辅资料中有价值的题适度放在课堂上作为“当堂练习或检测”使用。
建议农村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积累放在中午休息时间完成,内容控制在15分钟以内,资料中精选1—2道阅读题在晚自习上完成,作文则放在作文课上完成;数学作业是精选2-3题在午自习完成,教辅资料在晚自习精选处理;英语作业精选2-3题放在中午休息时间完成,题的难度按照中等学生水平控制在20分钟内,教辅资料精选习题适度放在晚自习上完成。
语数外的练习册中有效习题都作为课堂练习与检测使用。
3、强化体艺课堂教学。
首先是强化体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专职或兼职的体艺教师队伍,给予他们同等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督促体艺教师通过学历进修、网络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扎实练好内功和本领。
其次是强化体艺课堂的规范性。
备课要求有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过程,课后有教学反思,体艺课的教案同步实行超周备课送检制。
音美书法等课程都要求在专门的部室上课,体育课要求使用相应体育器材,有序组织活动35分钟以上,杜绝放羊式的体育课。
再次是强化体艺教学的研讨,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安排一名副校长包抓体艺教研组,每个班子成员坚持每学期听评3至5节的体艺课,加大对体艺教学的调研和指导。
督促体艺教研组认真组织好双周的教研活动,督促体艺教师积极反思教学实践撰写论文。
结合校情开设书法课和劳技课等体艺类的校本课程,组织体艺教师编写《汉剧小常识》、《美术小知识》等校本教材。
最后是切实保障体艺教师的利益。
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涉及教师利益的考核中要把体艺教师同文化课教师一样对待,按照一定比例划出指标给体艺教师,让他们中出类拔萃的年度考核中能评优秀,职称晋升中能有平等的待遇。
4、丰富体艺活动。
首先是坚持体艺活动的开展常态化。
坚持每周开展一到两项的体艺竞技活动,时间集中安排在每个周的周一和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有班级间、年级间的篮球赛、乒乓、羽毛球、拔河、跳绳、6人接力的比赛,也有学生作文、剪纸、书画等作品展,还有师生间的篮球赛和100米师生接力等活动。
同时坚持每学期开一次运动会和大型文艺会演。
每次竞赛和展评活动都要表彰奖励,奖品主要以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画笔、颜料等体育与美术用品为主,这样的奖品服务于学生的课外锻炼与兴趣活动的开展。
学校每年安排两个月为素质教育成果展评月,学生丰富的作品都会百花竞放,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次是挖掘教师资源,以有特长的教师为主轴开展特色活动。
比如喜欢写作的教师,就可以引领全校师生参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来,建议学校把教师的文学作品和教学反思收录起来,每学期编录成《教师文学作品集》和《教学反思集》。
也可以组织学生中的文学爱好者,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每个季度收集学生的文学作品认真评选修改,优秀作品收录编辑成文学校刊,比如八仙中学的《丑石》、老县中学的《晨光》、北师大附中的《附中人》等;有酷爱书法的教师,就可以将他们召集在一起,定期给学生做硬笔书法练习要领的讲座,书法爱好者每天下午休息时间可以到书法教室练习,定期开展学生硬笔书法展;有擅长木工制作的,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木工和竹制品兴趣班,指导学生做木屋、根雕、灯笼、竹工艺作品,每学期可以要求爱好者制作1到2件竹制工艺品或根雕,充实学校的科技展室。
比如宁陕中学师生设计制作的救灾机器人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制作的飞机在宁陕中学操场上空盘旋翻飞。
宁陕初级中学的根雕、老县中学的汉剧脸谱和剪纸、大贵中学的泥塑、西河幼儿园的利用生活废料制作的环保玩具等。
依据教师特长开展特色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亮点。
最后是组织开展好工会和团队活动。
学校要求团委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活动计划,做到每月有一次主题的团队活动,每学期有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
可以每月每个支部办一期“团员简报”,可以是团员和积极分子定期开展到养老院与社区参加社会公益爱心活动等。
工会每学期都要组织一轮教师间的篮球、乒乓、羽毛球、象棋、跳棋和趣味游戏等活动,旨在营造气氛感染学生和减轻教师压力,不让教师的压力传导给学生,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