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物理中考专项训练07:实验题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物理中考专项训练07:实验题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物理中考专项训练07:实验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 (共31题;共180分)1. (4分)台球桌上的球分布如图所示,要想通过两次撞墙使白球击中球①.当我们研究应怎样击白球时,可以把台球桌的边框看作为________ ,由此利用________ 能够确定撞击点的位置,也就是________ 点的位置,使之沿一定的路线才能实现白球准确的撞击.2. (4分) (2018八上·姜堰期末) 小明选用了茶色薄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B和白纸等,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2)从实验效果出发,应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小明困惑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4)将A蜡烛从距玻璃板5.8cm的某处,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远离玻璃板,2s后A蜡烛与它的像A'相距________cm;(5)如图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这个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3. (3分)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则蜡烛B与A相距________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4. (3分) (2017八上·蔚县期末) 下面是明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过程.(1)明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5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凸透镜焦距约________.(2)明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1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可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4)明明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知道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他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恰好一只大苍蝇飞落在凸透镜的玻璃上,则关于光屏上像的情况是________ A.多一个清晰苍蝇的倒像 B.多一个模糊苍蝇的正像C.就一个边模糊的蜡烛焰的像 D.就一个稍变暗的烛焰的像②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明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_A.乙、甲B.丙、甲C.乙、丁D.丙、丁.5. (4分) (2017八上·双城期末) 眼睛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取一烧杯,里面冲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然后在杯底放一凸透镜,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入烧杯中,现象如图所示:你发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烟雾的作用是:________6. (6分) (2017九下·丹阳期中) 张华和同学到游子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拾到一些不规则小石块,他们很想知道这种小石块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们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种小石块的密度。

(1)由图甲可知,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 cm3,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 g,小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kg/m3。

(2)小敏的石块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他利用烧杯和天平按图丙所示方法也测出了石块的体积。

操作如下: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79g。

D、计算出石块的体积为57cm3。

(3)从图B到图C的操作引起的石块密度的测量跟实际值相比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7. (5分) (2018八上·惠城期末) 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1)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零刻线,再认清它的________。

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根据这个实验的要求,应选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__.(2)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3)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4)图乙中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5)根据图乙可知道当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小宇进一步观察到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8. (4分)小明在学习中完成了多个探究实验,以下是其中两个(1)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完成下面各小题:(1)他先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2)接着,小明按如图乙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点燃蜡烛,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他应把蜡烛向________ 调(选填“上”、或“下”)。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

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则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5)加热前,烧杯中装有初温20℃、质量500g的水,当把水加热到50℃时(不考虑水的汽化),这些水需要吸收热量________ 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9. (7分)(2017·盘锦模拟) 小明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现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________凸透镜.(选填“甲”、“乙”或“丙”).(2)在实验过程中,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________.(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________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4)上述蜡烛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10. (7分) (2017八上·成都期末)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_______(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_______.(3)按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 (填“偏大”、“偏小”),(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① 小王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② 如图是小王实验时测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情况及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请将实验的数据测量结果填入表中.油的密度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g/cm3)3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5分)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______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 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_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12. (7分)(2017·蒙阴模拟) 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__ g;(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13. (4分)(2017·老边模拟) 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小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他们选用了重10N的物体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1)三次实验中,每次都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通过比较________ 两图,可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3)在图乙实验中,若拉力增加为5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 (4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小车分三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2)小车分别在三个表面上停下来,其根本原因是受到________,且表面越粗糙,________越大,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速度变化得_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3)进一步推理:假设在一绝对光滑的表面上做此实验,小车将不受________,小车将保持运动状态不变;(4)分析说明: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15. (7分) (2017·宝应模拟)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16. (3分) (2018八下·广东期中)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仔细观察图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当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________;法17. (4分) (2019八下·天津月考)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物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