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阀大全

液压阀大全


调压偏差:全流压力和开启压力之差
69-30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当溢流阀开启后,随着阀口开度的增大,其压力、流量
也随之变化,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称为压力—流量
特性。
69-31
二、减压阀
减压阀是利用液体流过缝隙产生压降的原理,使出口压
力低于进口压力的压力控制阀。按调节要求的不同,减压
阀可分为定值减压阀、定比减压阀和定差减压阀三种。
71-2
1.普通单向阀
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单向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两种。
71-3
2.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具有良好
的单向密封性能,常用
于执行元件需要长时间 保压、锁紧的情况,也 用于防止立式液压缸在 自重作用下下滑等。
71-4
内泄式液控单向阀
71-5
双向液压锁
a)结构图 b)原理图 1-阀体 2-控制活塞 3-卸荷阀心 4-锥阀(主阀心) 71-6
第五章 液压控制阀
第一节 方向控制阀
第二节 压力控制阀
第三节 流量控制阀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液压控制阀
64-1
第一节 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较简单。从本质上讲,它是利用
阀心和阀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阀内部某些油路的接
通和断开,以满足液压系统中各换向功能的要求。
方向控制阀可分为单向阀和换向阀两类。 一、单向阀 二、换向阀 三、其他类型的换向阀
结论:T越大,β越小,节 流阀性能越好。即节流口通流
面积越小,节流口两端的压差
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节流阀刚 度;但太大,造成压力损失也
越大,而且可能造成阀口太小
而堵塞,一般压差为0.15~ 0.4MPa。
64-42
⑵液压油温度 油的粘度随液压油的温度发生变化,节
流阀的流量受到影响。
油液粘度对细长孔式节流口的流量影响较大,对薄壁 孔式节流口的流量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性能好的节流 阀一般采用薄壁孔类的节流口。
71-18
1.电磁球阀
特点:今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电磁换向阀,以电磁铁推动钢球实现油路的通断;密封 好,换向频率高,反应速度快达250次/分;可以应用在高压系统中,抗污染能力强, 不易产生液压卡紧而且换向可靠; 注意:球阀两侧的平衡 71-19
2.手动阀
手动阀是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一种
64-40
⒊影响节流口流量稳定的因素
⑴节流口前后的压差 为进一步分析压差对流量的影
响可引入节流刚度。节流刚度是节流口前、后压力差的
变化量与通过阀流量变化量之比,即
pT 1 1 T =cot qVT qVT tan pT
p T KAT m
1- m T
64-41
节流口的节流特性曲线
69-34
三、顺序阀
顺序阀是利用油液压力作为控制信号来控制油路通断,
保证液压系统中多个执行元件的动作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69-35
四、压力继电器
压力继电器是利用液体压力来启闭电气触点的液压电
气转换元件,它在油液压力达到其设定压力时,发出电 信号,控制电气元件动作。
69-36
四、压力继电器
主要性能:
69-23
一、溢流阀
溢流阀是通过对油液的溢流,使液压系统的压力维持
恒定,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压、调压和限压。根据结构不同,
溢流阀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类。
69-24
先导式溢流阀(二级同心)
69-25
先导式溢流阀(三级同心)
69-26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
当溢流阀稳定工作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力是平衡的。以右 图为例:
电液动Biblioteka 电磁铁先导控制,液压驱动,阀心移动速度可分别 由两端的节流阀调节,使系统中执行元件能实现平 稳的换向
71-12
换向阀结构
以三位四通换向阀为例说明其结构
a)结构原理图 b)图形符号 1-阀体 2-阀心 3-定位套 4-对中弹簧 5-挡圈 6-推杆 7-环 8-线圈 9-衔铁 10-导套 11-插头组件
换挡阀的控制下进入不同的挡位油路来得到不同的挡位 。
71-21
换挡阀工作原理
a)电磁阀断开 b)电磁阀接通 1-换挡电磁阀 2-换挡阀 3-主油路压力油 4-至换挡执行机构
71-22
第二节 压力控制阀
在液压系统中,用来控制液压油压力和利用液压油压 力来控制其他液压元件动作的阀统称为压力控制阀。此 类阀的工作是利用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 按其功能和用途不同可分为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 和压力继电器等。 一、溢流阀 二、减压阀 三、顺序阀 四、压力继电器
1、调压范围:能发出电信号的最低工作压力和最高工作压力的范 围 2、灵敏度:继电器接通电信号的压力(开启压力)与切断电信号 的压力(闭合压力)之差为压力继电器的灵敏度 3、通断调节区间:为避免压力波动时继电器时通时断,要求开启压 力和闭合压力间存在一个可调节的一定的差值. 4、重复精度:在一定的设定压力下多次升压或降压的过程中,开 启压力和闭合压力本身的差值。 应用很广,主要有超载停车或故障自动停车或自动换接等。
64-43
⑶节流口的形状 流量阀在工作时,节流口的通流断面通
常是很小的,当系统速度较低时更是这样。因此节流口很
容易被油液中所含的机械杂质、胶质沉淀物和氧化物等杂 质堵塞,另外油液中的极化分子和金属表面吸附作用会破 坏节流口的形状、大小。 在节流口被堵塞的瞬间,油液断流,压力很快升高,直
到把堵塞的小孔冲开,流量又突然加大。该过程不断重复,
71-7
1.转阀式换向阀(转阀)
a)工作原理图 1-阀心
b)应用
2-阀体
71-8
2.滑阀式换向阀(滑阀)
滑阀式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远比转阀式用得广泛,所
以本章主要以滑阀式换向阀为主介绍换向阀的各项工作
性能。
71-9
换向阀图形符号
1)用方框表示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2)一个方框的上边和下边与外部连接的接口数即为通路数; 3)方框内的箭头表示此位置上油路的 通断状态,但箭头的方向并不一定代表 油液实际流动的方向; 4)一般用P表示进油口,T或O表示回 油口,A、B、C等表示与执行元件连接 的油口,用K表示控制油口; 5)方框内的“┯”“┷”表示此通路 被阀心封闭,即该路不通。
造成了时多时少的流量脉动,严重时完全断流,使节流阀 丧失工作能力。上述现象称为节流阀的堵塞现象。
64-44
4.节流口的形式
序号 节流口名称 针阀式节流口 特 点 结构形式
1
结构简单,针阀作轴向移动,但水力半径小, 易堵塞,受油温影响较大,流量稳定性差,适 用于对节流性能要求不高的系统
在阀心上开有截面为三角槽的周向偏心槽, 通过转动阀心改变通流面积。流量稳定性较好, 但在阀心上有径向不平衡力,使阀心转动费力, 易堵塞。一般用于低压、大流量和对流量稳定 性要求不高的系统中 工艺性好,结构简单,径向力平衡,水利半 径较合适,调节范围大,稳定流量较小,但油 温变化对流量有一定影响,广泛应用于各种流 量阀中 节流口接近于薄壁孔,通道短,水力半径大, 不易堵塞,受油温影响小,用于低压小流量( 约30mL/min)场合,其流量稳定特性也较好 节流口更接近于薄壁孔,流量对温度变化不 敏感,通流性能较好,这种节流口为目前最好 的节流口之一,用于性能要求较高、低压( ≤7MPa)小流量(约20mL/min)的流量阀上
P 、A 、B 相通, T封闭,泵与液压缸两腔相通,可组成差动连接。 从静止到起动平稳;制动平稳;换向位置变动比 H型的小,应用广 泛 71-17
换向阀中位机能-特点
系统保压:当进油口断开,泵卸荷,系统保压,用于多个换向阀 并联工作; 系统卸荷:当进油口通畅地与回油口接通时,系统卸荷; 换向平稳性和精度:当液压缸的两个工作油口都与油箱相通,换 向过程中工作部件不易制动,换向精度低,但液压冲击小; 起动平稳性:中位时,若某个油口同油箱,故该腔内因无油液起 缓冲作用,起动不平稳; 液压缸浮动:当两个工作油口相通,卧式液压缸处于浮动状态, 科推动; 任意位置停止:两个工作油口断开或都与进油口相通(非差动连 接)液压缸可在任意位置停下;
71-13
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71-14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71-15
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
71-16
三位四通换向阀中位机能
型式
O型 H型 Y型 K型 M型 X型 P型
符号
中位通路状况、特点及应用
四口全封闭,液压泵不卸荷,液压缸闭锁,可用于多个换向阀的 并联工作。液压缸充满油,从静止到起动平稳;制动时运动惯性引 起液压冲击较大;换向位置精度高 四口全接通,泵卸荷,液压缸处于浮动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可移 动。液压缸从静止到起动有冲击;制动比O型平稳;换向位置变动大
F
F
qv cos bs
2Cd Cv w c x p cos
2 r 2 v
bs
q Cd Ac
2

2 r
P
2 v
Ac w c x
v Cv 2

P
Cv
1 1
69-28
溢流阀的静态特性
P FS A 2C d C v c r2 xv2 cos
换向阀,其相当于油路的总开关,由驾驶室内的换挡手
柄控制。
1-主油路 2-倒挡油路 3、7-泄油孔 4-阀心 5-前进挡油路 6-前进低挡油路
71-20
3.换挡阀
在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操纵手柄位于前进挡位或闭锁挡
位(S、L或2、1)时,可根据车辆行驶的不同工况自动地
调节挡位。它是通过主油路的压力油作用于换挡阀,在
xc
弹簧的刚度为
进一步我们设弹簧的压缩量为 变为:
ks
那么上式
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