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设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计科专1班
【设计目的】
通过对网络组网过程中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相关硬件设备及FTP服务、Web服务等相关软件系统的安装、配置、调试技术和方法的训练,学生可以加深对网络组网过程的理解,掌握常用网络软硬件系统安装与配置方法,为将来从事网络规划设计与组网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设计内容与任务】
题目: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
本课程设计将根据某一学校建设网络的需求,设计一个中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实验室对该网络进行模拟搭建与测试。

背景描述:该单位需要建设网络的场所包括多媒体机房、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以及信息中心。

计算机主要分布如下:4个多媒体机房各为60台;教学办公30台;行政办公30台;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各1台。

从ISP申请到的公网IP地址为202.69.10.3~202.69.10.5。

需求描述:
(一)基本需求
1.根据用途需按不同区域划分VLAN进行管理,合理规划网络的IP地址(采用192.168.0.0~192.168.10.0之间的网络)。

2.根据规划的IP地址进行VLAN划分,以便于网络管理。

3.配置正确的路由,保证校园网内主机之间可以相互访问。

4.搭建Web服务器(自己提供测试内容),提供对外访问的服务。

5. 内网所有主机通过NA T方式接入到Internet。

(二)扩充需求
1.出口路由器与对端路由器之间通过PPP链路连接,采用PAP认证
2.搭建FTP服务器,内网中除多媒体机房外均可以访问FTP服务器,外网不能访问FTP服务器。

提示:在实验搭建与测试过程中,广域网环境需自己提供模拟方式。

【设计要求】
1.个人单独完成该课程设计,基本需求部分为必做内容,扩充需求选择2项来完成。

2.项目的规划要求完整、合理和正确。

3.实验模拟要求全面,并且配置正确。

4.编写的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编排格式统一、规范、内容充实。

5.遵守教学的纪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提交相关材料。

【指导教师】
伍保红
【提交要求】
1.每位同学需独立提交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以及实验模拟的结果。

2.设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部分配置清单)等,格式见附件。

正文内容不少于4000字,一般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
(2)主要技术介绍
(3)实验内容及步骤
(4)网络测试
(5)课程设计小结
3.提交日期:2016年6月23日(第17周,星期四)17:00前
【设计时间安排】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设计成绩评定】
设计成绩是依据在设计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包括:
1.教学纪律(20%):设计中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以及设计态度等因素;如有严重纪律问题,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直接评为不及格;
2.设计报告(40%):设计报告的完成情况;
3.设计演示、答辩(40%):根据设计实际完成的质量而考核评分,指导教师平时将通过提问及验收时的问辩形式准确评定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伍保红
2016年6月4日
武汉工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网络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学生姓名:许谨淳
学号:14417022
班级:14计科专1 指导教师:伍老师
2015年3月10日
附:论文报告格式要求
2.1 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文档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由封面、目录、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组成。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字体。

论文封面、目录不编页码,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论文文字错误率不能大于万分之五。

2.2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二级(也可三级)标题及页码,正文二级(也可三级)标题。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列,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标题用五号宋体。

2.4 论文正文
2.4.1 各部分及标题
各级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正文除标题外均用五号宋体。

2.4.2 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以少为宜。

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 自然科学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2.5 参考文献
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

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除标注符号不同外,其他均与注释的标注格式相同。

具体标注格式如下(以序号1为例):
著作图书类文献——[1]□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起—止页码.
翻译图书类文献——[1]□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起—止页码.
学术刊物类文献——[1]□作者.文章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学术会议类文献——[1]□作者.题名[Z].见:编者,文集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学位论文类文献——[1]□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D].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
报纸文献――[1]□作者.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1]□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自然科学类论文可不要注释,其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与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相同。

2.6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2.7 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
磅)。

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线(占2个数字宽度)。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社会科学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补充材料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

2.8 插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2.8.1 图标题及图中说明
图标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顺序编排,如第1部分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

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作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标题用黑体小五号字。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标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标题之上(有分图标题者,置于分图标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2.8.2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标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相关内容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下一页最前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