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 人体器官移植及其伦理问题
5 人体器官移植及其伦理问题
第五讲 人体器官移植及其伦理 问题
誰?
完成了医学史上记载的首次异体器官移植? 被国际器官移植学会作为器官移植的鼻祖?
1
人类20世纪的生命医学创举
“制约器官移植这种 技术为人类造福的, 不是技术本身,而是 技术之外的东西┅┅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 思考。”
2
案例:钢的肾(徐鹏同学提供)
在中国,尿毒症患者已逾百万,并以 每年12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昂贵的 医院账单和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让 众多贫困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13年前,终末期肾衰患者胡颂文用日 常厨具及简单仪器自制了一台“血透 机”,将生命延长至今,同时也濒临 绝境。2012年,受廖丹事件的启发, 他想公开秘密引发新闻效应,甚至打 算自我举报“求取缔”。这是他最后 的自救。
尽管自己失去了某个脏器,但因成全了别人则 是一个更加完美的人。
29
2.费用高昂
美国:肾移植手术4万美元,心脏:15万;肝脏:20-30万; 免疫抑制药物是1-2万美元。 中国:肾移植手术15万,维持费每年3万多;肺移植:30万; 心脏移植:50万;肝移植:60-70万,维持费每年3-5 万元。 Starzl:在检查器官之前,先得检查“钱包”。 国家出巨资发展一项只有少数人才享用的起的昂贵技术是 否合算?美国大约占全部医疗卫生支出的1%。 如果不能降低器官移植技术的费用,后续发展是不是医学 的误区? 、血液供给问题
保证移植的器官或组织通过血液循环提供 营养,以使移植的器官得以存活。 1903年,美籍法国外科医生卡雷尔(A· Carrell)创造了“三线缝合法”。 解决器官移植中的供血问题;避免血 管组织残留在血管腔内,防止形成新 的血栓。 后来美国人古斯里(C ·Guthrie)对这一 技术做了改进。 今天已普及的血管吻合术正是源于卡雷尔 那灵活的手指和细腻的手法。 卡雷尔因多项研究成果获得1912年诺贝 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917-2011
25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分析
一般伦理分析 器官来源及其伦 理分析 受者选择及其伦 理分析
陈中华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委
26
(一)一般性伦理分析
1、器官移植者人格的完整性——对人的 尊重? 2、器官移植费用高昂——公平性? 3、器官移植成功率——有利、无伤? 4、移植器官供不应求——有利、无伤与 公平?
5
后续影响
2008.6.14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 员会(OTC) :
两个患者家庭之间交叉供肾是合法的。
形成文件下发给164家获准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 医院。
社会的反应:决定体现了相关部门尊重生命,维护立 法精神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性、法律和 社会的进步。
6
两位妈妈捐肝呼救孩子
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器官,还是原来的他吗? 他的个性或人格是否会受到影响?
28
肯宁汉:“人类的统一性和博爱”
“为什么一个人间接为了邻居尚且可以牺牲生 命,现在为了同样的目的,直接牺牲的还不是 生命,难道就不行吗?”
一个病人为了整个机体,可以牺牲一部分机体;一 个人属于社会大机体的一部分,他同样可以为整个 “人”而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机体。
22
可以移植的器官与组织
一个健康的捐献者可能让75名 患者受益 角膜;心脏;心脏瓣膜;肺; 肝;肾;胰脏;胃;骨骼;皮 肤;骨髓。 器官移植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如眼角膜必须在捐献者去世6 小时内取出,肾脏必须在24小 时内完成移植,肝脏临床上一 旦超过12小时,就会影响移植 的效果。
23
27
1.器官移植者人格的完整性
赫尔曼(H·Hellman)在Biology in the future world序言中,曾描述了一对夫妇带了 他们的孩子到法院去,要求更改丈夫的名字, 因为妻子诉说其丈夫由于器官更换太多,成 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人,这提出了异体 器官移植对受体的长远影响。
1954年Joseph E. Murray同卵双胞胎间肾移植。 1956年Donnal Thomas的骨髓移植。 1963年,肝移植和肺移植先后获得成功。 1966年胰腺移植取得成功。
14
器官移植的历史
1967年12月3日,一位25岁的年轻女子 不幸死于车祸,她的心脏却完好无损。 45岁的南非医生巴纳德当天为一名54岁 的商人成功地作了人类首例异体心脏移植 手术。病人手术后顺利地度过了17天, 虽然由于肺炎最终夺取了他的第二次生命, 但是,这在人类器官移植史上毕竟是一个 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 不久,巴纳德又为第二名病人移植了心脏。 这一次,病人存活了18个月。1971年, 他为一位心脏病人做的手术非常成功,病 人换心后,居然又活了20多年,一直到 1994年七月,才因中风去世。
12
从幻想到现实
扁鹊的换心术
战国时代的典籍《列子》:鲁国的公 扈、赵国的齐婴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得了痼疾去找神 医扁鹊医治。扁鹊对公扈说:“汝志疆而 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 疆,故少于虚而伤于专。故换汝之心,则 均善矣。” 扁鹊先给他俩喝了一种自治的麻醉药。然 后为两人做了开胸术,取出心脏互换。接 着给他俩灌服了一种神奇的药物,公扈和 齐随即苏醒过来,怪疾得以治愈。 医学史上第一次关于异体器官移植的记载, 国际器官移植学会把扁鹊作为器官移植的 鼻祖。
18
免疫抑制技术
通过放射破坏免疫系统。 1953年,彼德·麦德沃(Peter Medwar)发现, 蛋白质标识或“抗原”出现在细胞表面上,并且 被称作T型淋巴的白细胞先识别出外来抗原,进 而给抗体发出进攻信号,高级物种抗体的发展排 斥高级物种的抗原。 麦德沃的工作促进了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及被 移植器官的排斥压力这两方面的研究。
9
器官移植的类型
10
从“幻想”开始
古埃及:金子塔前的人面狮身 像。 古希腊:狮头羊身蛇尾契合体。 古印度:公元前600年,外科 医师用从病人本人手臂上取下 的皮肤来重整鼻子。
11
从幻想到现实
《聊斋志异·陆判》:
朱尔旦平时因为比较迟钝,众人就哄他 去背谁见到都害怕的陆判,没想到这一 背,就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 变化。和他成为好朋友后,他们经常聚 在一起。陆判不仅酒量豪爽,而且谈吐 不凡,他认为朱尔旦心窍堵塞,作文不 快,就为他挑选了一颗好的心脏,果然 就得了两个第一。朱尔旦因为灰心仕途, 就对判官请求,让为妻子换一个美人首。 陆判二话没说,找了一个机会就帮朱尔 旦妻子换了一个漂亮的头颅。
15
器官移植的问题与技术难题
1.
2.
3.
异体移植 强免疫排斥反 应问题,失败率极高, 加之异体器官来源有限, 供不应求,因而难以实 施 自体移植 牺牲患者自己 正常器官组织为代价 组织代用品人体相容性 差,不能长久使用,还 易引起感染
技术难题: 血液和营养的供给 血管缝合技术 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技术 移植的及时性 器官保存技术
4
案例:交叉换肾
17岁的何姓少女与39岁的何姓男子身患尿毒 症,都急需进行肾脏移植,但是两个家庭的亲 人都未能配型成功。 在广州某三甲医院进行匹配检测发现:受捐少 女的血型是O型,其作为捐献者的父亲的血型 是A型;而受捐男子的血型是A型,其作为捐 献者的表哥的血型是O型,如果能交叉互换一 下,将是一个可以称为“绝配”的选择。 两家医院做出相悖的选择……
19
免疫药物的发明及运用
60年代以后,发现有临床实效的免疫抑制药物:硫 唑嘌呤(1961)、泼尼松(1963)、抗淋巴细胞 球蛋白(ALG,1966) 、环磷酰胺(1971)等。 具有选择性,一方面,使受者不至于排斥移植过来 的器官,另一方面,对受者的免疫系统秋毫无犯。 1979年,环孢霉素(cyclosporin)和其他免疫抑制 剂的开发与应用,尤其是多种免疫移植剂的联合使 用,使异体器官移植取得迅速突破,大大提高了移 植成功率。
20
3、移植的及时性问题
器官保存技术
1967年和1969年,两名美国人分别找到了实 用的降温和灌洗技术。 如“欧洲器官移植中心”,通过这些中心卓 有成效的工作,一旦有人捐献器官,就能够 及时确定接收器官移植的病人。
器官移植中心
21
“欧洲器官移植中心”
设在荷兰的莱顿大学,凡有 可供移植的器官时,立即通 过电脑寻找患者,可在极短 的时间内,从全欧洲找到合 适的病人。该中心科学的管 理,灵通的信息,高效的工 作,早在1990年就调度和输 送了5000多个器官,其中包 括3219个肾,690颗心脏, 599个肝,62个胰腺,50个肺 和大约1000块眼睛角膜。
移植病例数
肾移植:15万例,1年仍有功能93%,有 的存活30年以上。 肝移植:3年存活率75%,截止2001年8 万例;心脏75%,截止1995年就12631 例,最长活23年。 肺移植:3年存活率55%,截止1998年3 月8055例,存活6个月的为76%,1年 65%,2年50%。
24
我国的器官移植
/
20世纪60年代,吴阶平院士施行第一 例肾移植手术。 1977年,上海瑞金医院完成了第一例 肝脏移植和心脏移植。 统计至2007年6月底,我国肝脏移植 累计14613例,心脏移植534例(最长 存活超过15年),肺移植128例,小 肠移植12例。在器官联合移植方面, 肝肾联合移植254例,胰、肾联合移 植207例,心、肺联合移植18例。
卡雷尔 Carrell
1912医学和生理学诺 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