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及进展
散 光(astigmatism)
1.散光: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 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
2.原因: 曲率性散光:主要是在角膜,通常是先 天的,另外角膜的病变也可引起;晶状体曲率性 改变也可引起。 光心偏离性散光:晶状体位置偏斜 指数性散光:晶状体不同区域的屈折率有少量差 异所造成的,是生理性的。白内障引起的屈光介 质变化。
4.近视的临床表现: 视远不清,视近清楚 夜间视力差 飞蚊症 近视弧形斑 豹纹状眼底 黄斑出血或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网 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 (Fuchs斑) 视网膜周边部变性 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 眼球突出、后极部扩张、巩膜葡萄肿
远 视(hyperopia)
1.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 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的远 点在眼后,为虚点。远视眼看远不清看近也 不清。 2.原因:眼轴较短;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 小;晶状体的屈光力减弱。 3.分类:低度远视<+3.00D;中度远视+3.00+5.00D;高度远视>+5.00D.
4.远视的临床表现:
屈光手术及进展
李 颖
眼球的解剖、角膜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
一.眼球的基本解剖: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眼球内容: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晶状体前表面屈光力+7.52 、后面 屈光力+12.08 、 总屈光力为19.11
二.角膜的解剖、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
角膜的解剖:
角膜的组织学结构: 角膜的生理生化:生理功能 化学成分 营养代谢 透明性
老视的矫正:应先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验光,矫正 屈光不正,再根据被检者的工作性质和阅读习惯, 进行老视矫正。
屈光不正矫治
一.框架眼镜 二.角膜接触镜 三.屈光手术
一.框架眼镜: 安全、简便、经济 镜片光学中心和瞳孔中心一致、否则产 生棱镜效应,P=cF 镜片和角膜顶点有一定距离,存在放大 率,<5%(2.50D)视网膜放出率. 远视伴内斜视:完全矫正 远视伴弱视、无斜视:完全矫正 远视伴外斜:提高视力、最低矫正
5.与远视有关的常见问题:
屈光性弱视 内斜:集合和调节是联动的,当调节发生时,必 然出现集合。调节所诱发的集合的量取决于患者的 AC/A,因人而异,远视者通常较高。远视者未进 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离工作 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离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 产生内隐斜或内斜。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 斜视性弱视。 远视眼常伴有小眼球、浅前房、 视乳头小、色红、 边缘不清、稍隆起,称假性视乳头炎。 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就应该戴 眼镜。
三.泪膜的结构与功能
泪膜的结构 脂质层 泪水层 粘液层 泪膜的功能: 泪膜的特性: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正 视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 (5米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落在视 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眼,即正视眼的远点为无限远。
屈光不正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 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 产生清晰像,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 视、远视和散光。
屈光参差
两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度数相
差超过2.50D以上者通常会因融像困难出现 症状。 屈光参差度数较高眼易形成弱视。
对屈光参差矫正时要考虑视网膜成像的 放大率。视网膜的融合能力在5%。
老
视
老视: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 弱,睫状肌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 能逐渐下降。大约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等近 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 调节减弱称为老视。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论屈光状态如何, 每个人都会发生。但发生的早晚不一。
目前存在的问题
眩光 暗视力下降 对比敏感度下降 角膜板层刀 激光切削方向 眼球的旋转
发展趋势
个性化切削 角膜地形图引导 全眼球引导 波前像差的概念:目前存在的问题 Q值引导的切削 新的仪器的开发应用:飞秒激光、虹膜跟踪系统 个性化的人工晶体 个性化的角膜接触镜
散光类型:
最大屈光力
规则散光 顺规散光:主子午线在90o+/-30o位置
逆规散光:主子午线在180o+/-30o 斜向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
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 不垂直者
规则散光根据两条主子午线聚焦和视网膜 的位置关系分为: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复合近视散光 复合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临床表现:视力降低和视觉疲劳
手术方法
PRK LASIK LASEK Epi-LASIK
手术 过程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术中并发症: 不完全角膜瓣 游离角膜瓣 破碎的角膜瓣 出血
术后并发症 感染 层间沙漠反应 偏心切削 欠矫、过矫 散光 角膜上皮植入 角膜上皮内生 继发圆锥角膜 角膜基质层溶解 中央岛 角膜混浊
手术禁忌证
有眼部活动性病变者; 患有圆锥角膜 、青光眼、兔眼、干眼症、 角膜内皮变性等; 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 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 高度近视且瞳孔极大、角膜过薄者; 瘢痕体质、糖尿病、胶原病; 精神疾病.
术前检查
视力 裂隙灯 验光最佳矫正视力 眼压 角膜厚度检查 角膜地形图检查 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 干眼症检查:Schimmer,BUT 荧光素染色, 对比敏感度检查
角膜地形图
彩色标识尺
冷色(深蓝、浅蓝) 代表平坦的角膜部分 (弱屈光力);暖色 (红、橙、黄), 代表陡峭的部分 (强屈光力); 中间为绿色。
亚临床圆锥角膜诊断标准
角膜中央或下方明显陡峭; 角膜中央的屈光力>/=48D; 距角膜中央3mm上下方差>3.0D 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2.5D。
近
视(myopia)
1.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 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的远点 在眼前的某一点。
2.近视眼的原因: •遗传因素: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般近视为多因子遗传。 •环境因素:卫生条件不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长久而紧张的视近作业
3.近视眼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 轻度<3.00D;中度3.00D-6.00D; 高度>6.00D •按屈光成分: 屈光性: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大 轴性:眼轴前后径较长 指数性:屈光介质的曲折指数过高 •按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 单纯性:20岁以后眼轴基本稳定,多数近视<6.00D, 用适当镜片可矫正到正常。 病理性:20岁以后眼轴仍在增长,有不明原因视力 下降、视网膜中央反光减弱、玻璃体轻度变性眼球较突 出 、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巩膜葡萄肿。
(二)眼内屈光手术
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透明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
(三)巩膜屈光手术
后巩膜加固术 巩膜扩张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工作原理
准分子激光的概念
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的原理
准分子激光的生物学特性
手术适应证
年龄满18岁以上; 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发展速度每年 <0.50D; 近视< -15.0D (PRK <- 6.0) 、散光< 6.00 、远视< +8.00; 角膜厚度>450um; 眼部无活动性病变; 软镜停戴1-2周、硬镜停戴2-3周; 再次手术者:LASIK: 3-6个月 PRK: 1年以上 RK: 2年以上
二.角膜接触镜: 1.软镜: 2.硬镜(RGP): 3.角膜塑型镜(orthokeratology, OK):
三.屈光手术
(一)角膜屈光手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 RK) 表面角膜镜片术(epikeratophakia)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 segment、 ICR)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6岁时,低中度远视无任何症状,因为调节幅度 很大,近距离阅读的需求也较少。高度远视通常是 在体检时发现,或伴有调节性内斜而被发现。调节 性内斜表现为近距内斜大于远距内斜,由高调节性 集合/调节比例(AC/A)引起。远视的正确矫正可 以减少调节从而减少调节性集合而消除或减少内斜。 6-12岁时,近距离阅读需求增大,出现视物疲劳; 20-30岁时,近距离阅读时出现眼酸,头痛的视 疲劳症状, >40岁时,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视远、视近都 需要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