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矩形波发生器

矩形波发生器

设计题目:矩形波发生器
设计说明。

1.概述
矩形波发生电路在测量、自动控制、通讯、无线电广播和遥控等许多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在收音机、电视机和电子表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也离不开它。

总之矩形波发生电路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2.设计方案选择论证
矩形波发生电路实际上是由一个滞回比较器和一个RC充放电回路组成。

其中,集成运放和电阻R1和R2组成滞回比较器,电阻R和电容C构成充放电回路,稳压管和电阻R3的作用是钳位,将滞回比较器的电压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

在矩形波发生电路中,如图1所示电位器Rw和二极管D1、D2的作用是将电容充电和放电的回路分开,并调节充电和放电两个时间常数的比。

矩形波发生电路没有稳态,它有两个暂态,一个是低电平,另一个是高电平。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可采用滞回比较器,同时利用RC充放电回路来改变集成运放反向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即u-=uc。

当电容上的电压上升到u-=u+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

当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到u-=u+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再次发生跳变,由低电平跳变成高电平。

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

如此电容反复地进行充电和放电,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反复地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跳变,于是产生了正负交替的矩形波。

因此,在选择矩形波发生电路时,采用滞回比较器和RC充放电回路来构成矩形波发生电路。

图1 矩形波发生电路框图
3.单元电路设计
滞回比较器
滞回比较器可用于产生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各种非正弦波信号,也可用于波形变换电路。

用于控制系统时,滞回比较器的主要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

当输入信号受干扰或噪声的影响而上下波动时,只要根据干扰或噪声电平适当调整滞回比较器两个门限电平UT+和UT-的值,就可以避免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在高、低电平之间反复跳变。

滞回比较器的输入电压经电阻R1加在集成运放的反响输入端,参考电压REF U 经电阻R2接在同向输入端,此外从输出端通过电阻F R 引回同向输入端。

电阻R 和背靠背稳压管Z VD 的作用是限幅,将输出电压的幅度限制在±UZ 。

图2 滞回比较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当集成运放反向输入端和同向输入端的电位相等,即-+=u u 时,输出端的状态将发生跳变。

其中I u u =-
+u 则由参考电压REF U 及输出电压O u 两者共同决定,而O u 有两种可能的状态:+UZ 或-UZ 。

由此可见,使输出电压由+UZ 跳变成-UZ ,以及由-UZ 跳变成+UZ 所需的输如电压值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这两种比较器有两个不同的门限电平,故传输特性呈滞回形状。

利用叠加原理可求的门限电平
Z R R R REF R R R T U U U F F F +++=
+222 Z R R R REF R R R T U U U F F F ++-=-22
2
由以上两式可求的门限宽度 △Z R R R T U U F +=22
2
在矩形波发生电路中,如图1所示电位器Rw 和二极管D1、D2的作用是将电容充电和放电的回路分开,并调节充电和放电两个时间常数的比例。

若将电位器的滑动端向下滑动,则充电时间常数减少,放电时间常数增大。

因此输出端端为高电平的时间缩短,输出端为低电平的时间变长,Uc 和Uo 的波形如图2所示,图中T1<T2。

相反,如果将电位器滑动端向上移动,则充电时间常数增大,放电时间常数减小,可得T1>T2
图2
图3
当忽略二极管的导通电阻时,利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可求的电容的充
电时间分别为
T1=(w R R ''+)C )1ln(21
2R R +
T2=(R +w R ')C )1ln(21
2R R +
输出波形的z 振荡周期为
R R T T T +=+=2(21+1ln()C w 21
2R R )
矩形波的占空比为 w R R w R R T T D '+'
'+==221
当D=0.2时令0='w R 得Rw =3R
当D=0.8时令Rw w R ='得Rw =3R
由f=1000Hz 得T=0.001秒
而 R R T T T +=+=2(21+1ln()C w 21
2R R )
令R=50K Ω 则Rw=150 K Ω
令C=0.01F μ R2=20K Ω
得R1=4.918 K Ω
所用元件如表1所示
表1 所用元件
4.测试及仿真方案
在输出端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频率计测量频率。

仿真分析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仿真分析原理图
仿真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频率计读数为994.868Hz电压表读数为5.485 V 波形没有明显的失真,基本满足要求。

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元件参数误差,测量误差以及忽略了二极管的导通电阻等等。

图5仿真结果分析
6 设计体会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子》,它是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对以后自动化专业更深一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

学好它是学好自动化的基础。

因此,这学期我卯足了劲去学习这门课。

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觉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刚刚学完模电后紧接着来一次模电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

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模拟电子的认识,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几天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

这几天都被高温笼罩着。

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

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

通过我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所设计的方案基本上能满足要求。

波形基本上没有失真,测得的频率和理论值很接近,输出电压也在规定的范围内。

该电路由一个滞回比较器和一个RC充放电回路组成。

集成运放和电阻集成运放和电阻R1和R2组成滞回比较器,电阻R和电容C构成充放电回路,稳压管和电阻R3的作用是钳位,将滞回比较器的电压限制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

但该设计也有一定得问题,在计算时由于没有考虑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因此计算的理论值和实际测得的数值会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还会因此产生一定的波形失真。

由于二极管的导通电阻不可能为0,因此,选用不同的二极管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甚至会产生非常大的偏差,波形严重失真。

所以,在试验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二极管。

使得因为二极管而产生的偏差尽量减小。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在刚开始仿真时,矩形波发生电路画出来之后,仿真结果是输出波形是一条直线,频率计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

接下来,我就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于在参考资料和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地仿真出了结果。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我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我学到了很多电脑上的应用技巧,这是我以前很少接触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

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奥妙和学习的乐趣。

此外,这也将对我以后踏上工作岗位也有一定得帮助。

所以我希望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