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和高血压培训课件

营养和高血压培训课件


营养和高血压
16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由于脂质在动脉壁长期沉 积、细胞炎症增生及炎症发应所导致的大、中 动脉的硬化和狭窄。
营养和高血压
17
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在晚期危害极大,因为它侵入动脉,影响动 脉的血液流动,造成相应的组织缺氧,严重者导致相应的组 织坏死。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摄入总 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其中脂 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饱和脂 肪酸可升高血胆固醇水平;长链脂肪酸有使血脂 升高的作用;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总胆 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且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反式脂肪酸更易血液中的脂肪升高。
营养和高血压
与酒精刺激交感神经活动 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 抑制细胞Na+-K+-ATP酶活性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升高 血管阻力增加等
营养和高血压
10
二、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控制体重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减低
28%~40% 减轻体重的措施
一是限制能量的摄入 二是增加体力活动
营养和高血压
11
2.改善膳食结构
(1)限制膳食中的钠盐 限盐前的血压越高,限盐降压的作用越明显 建议正常人每天摄盐量该在5g以内。高血压患者
盐的摄入量应在1.5~3.0g。 隐性食盐不可忽视
营养和高血压
12
(2)增加钾的摄入
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新鲜绿色叶菜、豆类和根茎 类、香蕉、杏、梅等。
(3)增加钙、镁的摄入
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冠心病 早期 心绞痛 晚期 心肌梗死
发生在脑血管: 导致脑中风(脑梗塞) 发生在周围动脉: 周围血管疾病
营养和高血压
18
冠心病的危害因素:
1、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2、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3、血压升高 4、吸烟 5、超重和肥胖
营养和高血压
19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1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n-3系列中的EPA (C20 :5)和DHA(C22 :6),具有降低甘油 三酯、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反式脂 肪酸不仅与饱和脂肪酸一样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 同时还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都观察到膳食胆固醇可 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 危险。
(一)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类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 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之中。用离心法将脂 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 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它们是脂类在血中 运输的功能单位。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与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之间呈负相关。
营养和高血压
20
2.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豆类等 富含镁的食物:各种干豆、鲜豆、蘑菇、菠菜、桂
圆、豆芽等
营养和高血压
13
(4)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
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或更低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比例应为1:1:1。
(5)增加优质蛋白质
鱼类蛋白质可使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
酪氨酸也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 促进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前列腺I2的产生
7.碳水化合物 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可升高血压。 膳食纤维有降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有
一定的降压能力。
营养和高血压
9
8.酒精 饮酒和血压呈“J”型关系:少量饮酒,(14~28g
的酒精)者的血压比绝对禁酒者还要低。 机制
营养和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 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判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
舒张压≥ 90mmHg
营养和高血压
2
高血压的危害
长期的血压不得控制,容易导致心、脑、肾 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损害。
大脑:高血压型脑溢血、脑梗塞 心脏:高血压型心脏病、心力衰竭 肾脏: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营养和高血压
3
相关病因
遗传因素 精神应激因素 体重 饮食因素 药物:如避孕药 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营养和高血压
4
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超重和肥胖
机制:肥胖引起高血脂、脂肪组织增加导致 心输出量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以及胰岛 素抵抗增加。
大豆蛋白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 的作用
营养和高血压
14
3.限制饮酒:建议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酒量在 25g/d以下,必要时完全戒酒。
4.其它 茶叶中的茶碱有利尿和降压的作用 中医推荐选用的降压食物:芹菜、洋葱、大蒜、
山楂、菊花、海带、木耳、玉米须等。
营养和高血压
15
营养与 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7
4.钾 膳食钾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促进尿钠排泄 抑制肾素释放 舒张血管 减少血栓素的产生等作用有关
5.钙
钙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升高,增加钙摄入可引起血压降低 每日钙摄入量低于600mg就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钙能促进钠从尿中排泄可能是其降压作用机制之一。
营养和高血压
8
6.镁 摄入含镁高的膳食可降低血压
营养和高血压
5
2.脂类 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能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和
发展:诱发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肥胖导致供血 压力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流速度缓慢,诱 发高血压。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促进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减少因血液速度减慢而
导致的高血压。
营养和高血压
6
3.食盐
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显著相关 氯化钠摄入后增加血容量,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1)盐的增加使体液渗透压增高,下丘脑的饮水中枢产生渴觉, 从而增加饮水,导到过多的水钠潴留。
(2)体液渗透压增加还可使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释放利尿激 素,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氯化钠导致血压升高的其它机制: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而 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心输出量,导致血压增高。
营养和高血压
磷脂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使血液中胆固醇 浓度减少,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避免胆固醇在血管 壁沉积,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和高血压
22
(二)膳能量、碳水化合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当人体长期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时,多余的能量 就会转化为脂肪组织,形成肥胖。肥胖者冠心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