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公告文本

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环辛烯等1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公告文本

附件1葡糖淀粉酶等11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序号酶来源供体1 葡糖淀粉酶Glucoamylase 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葡糖淀粉酶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的规定。

1二、食品用香料新品种(一)(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英文名称:(1R,2S,5R)-N-(4-Methoxyphenyl)-5-methyl-2-(1- methylethyl)cyclohexanecarboxamide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1范围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R,3R,4S)-对-薄荷烷基-3-甲酸、三氯化磷和对-茴香胺等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化学名称(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2.2分子式C18 H27 N O22.3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289.42 (按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 指 标检验方法色泽 白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晶体香气清凉薄荷样香气GB/T 14454.2项 目指 标 检验方法(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含量,w /%≥ 98.0 附录A熔点/℃ 177~181GB/T 14457.3附录A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含量的测定A.1 仪器和设备A.1.1 色谱仪:按GB/T 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毛细管柱。

A.1.3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面积归一化法:按GB/T 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

试样制备:称取本品1 g溶于10 mL叔丁基甲醚中,摇匀备用。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 11538—2006中11.4规定执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面积归一化法)B.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典型气相色谱图见B. 1。

说明:1—溶剂(叔丁基甲醚);2—(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 环己基甲酰胺。

图B. 1 食品添加剂(1R,2S,5R)-N-(4-甲氧苯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基甲酰胺气相色谱图B.2 操作条件B.2.1 柱:毛细管柱,长50 m,内径0. 25 mm 。

B.2.2 固定相:聚乙二醇。

B.2.3 膜厚:0.25 μm 。

B.2.4 色谱炉温度:60℃恒温5 min,然后线性程序升温从60℃至250℃,速率5℃/min,最后在250℃恒温5 min。

B.2.5 进样口温度:250℃。

B.2.6 检测器温度:280℃。

B.2.7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2.8 载气:氮气。

B.2.9 载气流速:2.0 mL/min。

B.2.10 进样量:1 μL。

B.2.11 分流比:30:1。

(二)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英文名称:2-(4-Methylphenoxy)-N-(1H-pyrazol-3-yl)-N- (thiophen-2-ylmethyl)acetamide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用量及使用范围: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 2760-2014表B.1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质量规格要求:1 范围本质量规格适用于以1H-吡唑-3-胺、噻吩-2-甲醛和2-(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 分子式C17H17N3O2S2.3 结构式2.4 相对分子质量327.40(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目指标检验方法色泽白色到米白色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状态粉末香气凉感,并带有轻微的薄荷醇香气GB/T 14454.2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含量,w /% ≥99.0 附录A熔点/°C 115~116.5 GB/T 14457.3附录A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A.1 仪器和设备A.1.1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GB/T 27579-2011中第5章的规定。

A.1.2 柱:C18液相色谱柱。

A.1.3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或其他等效检测器。

A.2 测定方法内标法:按GB/T 27579-2011中9.2的规定。

A.3 重复性及结果表示按GB/T 27579-2011中10.3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附录B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见图B.1。

说明:1—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2—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3—2-(4-甲基苯氧基)-N-(1-甲基-1H-吡唑-5-基)-N -(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图B.1 食品添加剂2-(4-甲基苯氧基)-N-(1H-吡唑-3-基)-N-(噻吩-2-基甲基)乙酰胺液相色谱图B.2 液相色谱操作条件B.2.1 柱:C18色谱柱,长20 mm,内径2.1 mm,粒度1.7 μ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B.2.2 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色谱纯。

B.2.3 流动相B:乙腈,色谱纯。

B.2.4 流速:1.00 mL/min。

B.2.5 进样量:5.0 μL。

B.2.6 柱温:40 ℃。

B.2.7 无洗脱梯度:0-20 min之内,流动相A比例保持为68%,流动相B比例保持为32%。

B.2.8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谱:190-400 nm,增量2.0 nm。

B.2.9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30 nm。

B.2.10 信号收集时间:20 min。

B.3 质谱操作条件B.3.1 电离源:双喷射流电喷雾离子源。

B.3.2 极性:正极。

B.3.3 气体温度:290 ℃。

B.3.4 气体流速:12 L/min。

B.3.5 雾化器:60 psig(磅/平方英寸)。

B.3.6 保护气体温度:375 ℃。

B.3.7 保护气体流速:12 L/min。

B.3.8 毛细管电压:4000 V。

B.3.9 喷嘴电压:1000 V。

B.3.10 碎裂电压:200 V。

B.3.11 模式:二级质谱。

B.3.12 碰撞能量:质荷比328.1114 和342.1270(8V)。

B.3.13 参考质量已启用:启用。

B.3.14 参考质量:121.0509,922.0098。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中文名称:维生素K 2(合成法) 英文名称:Vitamin K 2 (Synthesis method) 功能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 用量及使用范围: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使用量备注01.03.02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420 μg/kg~750 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340 μg/kg~680 μg/kg —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以维生素K 3、法尼醇和香叶醇为原料,合成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K 2(合成法)。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C 46H 64O 22.2 结构式2.3 相对分子质量649.0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滋味、气味本品特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性状、杂质,尝其滋味,嗅其气味。

性状黄色粉末、深黄色至棕褐色固体(制成固体前为棕褐色油状)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的杂质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维生素K2(全反式)的含量,w/%98.0~102.0 附录A 中A.4 顺式异构体含量,面积/% ≤ 2.0 附录A 中A.5水分,w/% ≤0.5 GB 5009.3 直接干燥法灰分,w/% ≤0.1 GB 5009.4 总砷(以As计)/(mg/kg) ≤0.5 GB 5009.11 镉(Cd) /(mg/kg) ≤0.5 GB 5009.15 铅(Pb) /(mg/kg) ≤0.5 GB 5009.12 汞(Hg) /(mg/kg) ≤0.1 GB 5009.17注:商品化的维生素K2(合成法)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维生素K2(合成法)为原料,可添加符合相应标准的食用植物油、淀粉、蔗糖、中链甘油三酯、微晶纤维素、阿拉伯胶、磷酸三钙、抗氧化剂、抗结剂、增稠剂等辅料而制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