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汇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汇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综合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沉淀法一般适用去除的颗粒粒径是( C )。

A.0.02 ~ 0.1μmB.0.1 ~ 20μmC.20 ~ 100μmD.100 ~ 200μm2. 一般活性污泥法采用活性污泥的工作阶段为( B )。

A.对数增长阶段 B.减速增长阶段 C.内源呼吸阶段 D.适应阶段3.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为安全计,一般将活性污泥处理的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值分别控制在( D )。

A.20℃,10℃ B. 30℃,10℃ C.30℃,15℃ D. 35℃,15℃4.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 B )。

A.1 ~ 3mg/LB.2 ~ 4mg/LC.4 ~ 5mg/LD.5 ~ 6mg/L5.可以省去鼓风机进行曝气的形式是( D )。

A.扩散板曝气 B.穿孔曝气 C.竖管曝气 D.射流曝气6.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部分活性污泥处于内源呼吸状态的活性污泥法是( D )。

A.渐减曝气 B.分布曝气 C.深层曝气 D.延时曝气7.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 C )。

A.泥水分离 B.回流活性污泥 C.泥水分离和回流活性污泥 D.降解有机物8.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不会引起污泥膨胀的因素是( D )。

A.缺乏N、P营养 B.溶解氧不足 C.水温高 D. N、P营养过剩9.只能采用鼓风曝气的活性污泥运行方式是( C )。

A.渐减曝气 B.完全混合 C.接触稳定 D.延时曝气10.下列情况中,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是( A )。

A.不设沉淀池的活性污泥法场 B.采用射流曝气的活性污泥性C.间歇运行的曝气池 D.完全混合的活性污泥性11.可解释淡水进入海水港湾处的沉积现象的机理是( A )A.压缩双电层 B.吸附电中和 C.吸附架桥 D.沉淀网捕12.可发生絮凝沉降的场合有( C )A.初沉池前期 B.初沉池后期 C. 二沉池前期 D.污泥浓缩池13.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 B )A.水的流速 B.树脂交换基团的性能 C. 水中离子浓度 D.温度14.为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水质,在除盐系统的最后往往采用的工艺为:( B )A.复床B.混合床C.阳离子交换双层床D.阴树脂双层床15.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 C )A.气浮法 B.混凝法 C.过滤中和法 D. 筛滤法16.采用氯胺作消毒时,氯氨消毒效果好的形态是:( B )A.NH2CL B.NHCL2 C.NHCL3 D. NH317.用吸附剂处理废水时,主要吸附水中粒径大于2nm吸附质的孔是( C )A.大孔 B. 小孔 C. 过渡孔 D.微孔18.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废水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其方法为:( D )A.控制pH和水温 B.去除有机物 C. 去除有机物 D.去除悬浮物19.处于微生物内源呼吸期运行的活性污泥运行工艺有( B )A.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B.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C.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D.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20.深度处理塘主要采用塘型有( B )A.好氧塘 B. 曝气塘 C. 兼性塘 D.厌氧塘31.采用混凝法处理水库水(水中含有大量天然有机物)时发现:硫酸铝的混凝效果比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好.你认为处理该类水样时,主要的混凝机理是:( A )A.压缩双电层B.吸附电中和C.吸附架桥D.沉淀网捕32.可发生拥挤沉淀的场合有:( B )A.初沉池前期B.二沉池后期C.初沉池前期,二沉池后期D. 二沉池后期,污泥浓缩池33.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 A )A.碱性废水相互中和法,药剂中和法B.药剂中和法,混凝沉淀法C.过滤中和法, 烟道气中和法D.碱性废水相互中和法,烟道气中和法34.为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水质,在反渗透系统的最后往往采用的工艺为:( B )A.复床B.混合床C.阳离子交换双层床D. 阴树脂双层床35.硝化反应所需适宜的环境条件:( C )A.DO小于1mg/L B. BOD5在15~20mg/L以上C.温度20~30℃D.反应体系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36.实际废水消毒处理时,不生成“三致物质”的消毒剂为( D )A.氯气,氯胺B.臭氧,紫外线,氯胺C.紫外线,氯胺D.二氧化氯,氯胺37.可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滤池有:( C )A.重力式无阀滤池,虹吸滤池B. 虹吸滤池,压力滤池C.压力滤池,重力式无阀滤池D.普通快滤池,压力滤池38.用吸附剂处理废水时,吸附水中粒径很小的吸附质的是( B )A.大孔B.小孔C. 过滤孔D. 微孔39.采用反渗透工艺处理废水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用混凝沉淀和精密过滤相结合工艺,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及胶体的粒径为:( A )A.0.3~1μmB. 1~2μmC. 2~3μmD. 3~4μm40. 反硝化反应所需适宜的环境条件:( A )A.DO大于1mg/L,BOD5在15~20mg/L以下B.BOD5在15~20mg/L以上,污泥龄大于10天C.污泥龄大于10天,DO小于0.5mg/LD.反应体系中存在高浓度的氨氮41.世界水日为:( B )A. 6月5日B.3月22日C. 9月16日D.12月24日42.处理含藻类较多的水能得到较好处理效果的方法有:( B )A.混凝沉淀,气浮B.气浮,过滤C.过滤,吸附D.吸附,混凝沉淀43.可发生压缩沉淀的场合有:( D )A.初沉池前期B.二沉池前期C.二沉池后期D.污泥浓缩池44.选择水处理工艺流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B )A.人员配置 B.水质水量 C.大中城市 D.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45.加压溶气气浮工艺中应用最广的工艺为 ( B )A.全溶气法 B. 部分溶气法C. 回流加压溶气法D.部分回流溶气法46、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BOD-SS负荷( C )A.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同 B.非常高C.非常低,内源呼吸期,少且稳定 D.可以随便设定47、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微生物处于( D )A.适应期 B.生长率上升阶段 C.生长率下降阶段 D. 内源呼吸期48、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剩余污泥量( C )A.多且不稳定 B.多且稳定 C.少且稳定 D.少且不稳定49、在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呈现的颜色为( A )A.黄褐色 B.黑褐色 C.红褐色 D.紫褐色50、在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的表面积为( C )A.5~10cm2/ml B.10~20cm2/ml C.20~100cm2/ml D.100~200cm2/ml51、活性污泥微生物以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为主,数量为( D )A.10~102个/ml B.103~104个/ml C.105~106个/ml D.107~108个/ml52、在活性污泥处理法中,会引发污泥膨胀现象的是( A )A.丝状菌大量增殖 B.霉菌大量增殖C.原生动物增多 D.后生动物增多53、处理水质良好时出现钟虫、等枝虫、独缩虫、聚缩虫、盖纤虫等( C )。

A.肉足虫 B.鞭毛虫 C.固着型纤毛虫 D.游泳型纤毛虫54、水质稳定的标志是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的轮虫等( D )A.细菌 B.真菌 C.原生动物 D.后生动物55、研究表明:单个悬浮细菌的好氧代谢不受影响的DO范围是( B )A.0.01~0.02mg/L B.0.03~0.06mg/L C.0.07~0.09mg/L D.0.1~0.3mg/L 56、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厂,SVI一般介于之间。

( C )A.30~50 B.50~70 C.70~100 D.100~20057、可能产生污泥SVI值过高,沉降性能不好的BOD污泥负荷范围是( B )A.0.1~0.4kg/(kg MLSS·d) B.0.5~1.5kg/(kg MLSS·d)C.1.6~2.0kg/(kg MLSS·d) D.2.1~3.0kg/(kg MLSS·d)58、生物膜的好氧层厚度一般为( A )A.1~2mm B.2~3mm C.3~4mm D.4~5mm59、莫诺方程式描述的是哪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B )A.微生物比增殖速度,污泥龄 B.微生物比增殖速度,有机底物浓度C.污泥龄,有机底物浓度 D.污泥回流比,有机底物浓度60、当前广泛用于活性污泥系统的两大类空气扩散装置为( C )A.鼓风曝气,射流曝气 B.鼓风曝气,延时曝气C.鼓风曝气,机械曝气 D.射流曝气,机械曝气61、氧化能力在天然元素中仅次于氟,位居第二位的一种强氧化剂是( C )A.氯气 B.氧气 C.臭氧 D.二氧化硫62、过滤是利用过滤材料分离污水中杂质的一种技术。

过滤机理一般分为三类,即迁移机理、附着机理和( D )A.沉淀机理 B.氧化机理 C.降解机理 D.脱落机理63、滤池按照进出水及反冲洗水的供给和排出方式可分为普通快滤池、虹吸滤池和( C ) A.生物滤池 B.生物接触池 C.无阀滤池 D.有阀滤池64、澄清与沉淀是有区别的。

泥渣循环型澄清池通常有水力循环加速澄清池和( A ) A.机械加速澄清池 B.生物滤池 C.无阀滤池 D.有阀滤池65、生物转盘的盘片直径范围为( A )A.0.6~1.0m B.1.0~2.0m C.2.0~3.6m D.3.6~4.5m66、生物转盘转轴的长度一般控制范围为( A )A.0.5~1.0m B.1.0~6.0m C.6.0~8.0m D.8.0~10.0m6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 A )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6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A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6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GB3838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 B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7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 C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四级标准二、填空题1、废水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

(生活污水)2、表示废水水质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有有毒物质、有机物微生物、悬浮物、温度、_______________、颜色、油脂。

(pH值)3、对于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用作原料、循环使用、循序使用。

(回收物质)4、乳化剂分_____________和固体粉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