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元明易代之际文学概述

1元明易代之际文学概述


望 殷
江 南 奎
江南忆,何处忆当先?先忆吾家春水船。有酒有花重 庆日,无风无雨太平年 。朝夕侍宾筵。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 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后对政治完全失望,乃 隐居乡里。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 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洪武七年,朱 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改修府治案,将他牵连斩决。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 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古之为士者以登仕版为荣,以罢职不叙为辱;今之为士 者以混迹无闻为福,以受玷不录为幸,以屯田工役为必获 之罪,以鞭笞捶士大夫多矣。”
遇史克敬询故园
杨 基
三年身不到姑苏, 见说城边柳半枯。 纵有萧萧几株在, 也应啼杀城头乌!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邻叟收饥犬,途人折好花。 林空烟不起,门掩日将斜。 ——《江上见逃民家》
步至东皋 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 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 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 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高启《梅花九首》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何郎,指南朝梁何逊, 何郎,指南朝梁何逊,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早知应飘落,故逐上春来! 早知应飘落,故逐上春来!
舟泊南湖有怀(二首) (二月十二日,舟泊彭蠡南湖嘴,风雨甚寒。忆吴中是日 郡人皆试夹纱衣,单罗扇,往范家园看杏花。入春来此,为行 乐之首。) 纱衣罗扇一时裁,两两三三作伴来。 正是吴中好风景,范家园里杏花开。 单罗小扇夹纱衣,冠子梳头插翠薇。 知是范家园里醉,无人不戴杏花归。
忆昔行赠杨仲亨 杨 基 嗟我忆昔来临濠,亲友相送妻孥号。 牵衣上船江雨急,辟历半夜翻洪涛。 濠州里长我所识,怜我一月风波劳。 呼儿扫榻妾置酒,买鱼炊饭羞溪毛。 酒酣话旧各涕泣,邻里怪问声嘈嘈。 明朝府帖促盖屋,旋飖瓦砾除蓬蒿。 ……
《青丘子歌》
凉风吹广泽,日暮多浮埃。中有失侣鹤,孤鸣迥且哀。修翮既摧残, 一飞四徘徊。矫首望灵峤,云路何辽哉。渚田有遗粟,欲下群鸿猜。 岂不怀苦饥,惧彼罗网灾。
荫之长林下,濯之清涧隈。圆吭发高唳,华月中宵开。 (《孤鹤篇》)
客梦方暂适,竹间风雨惊。(《雨中客僧舍》) 玉钩正荡月,罗袖忽惊风。( 宴顾使君东亭隔帘观竹下舞妓》)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 毛泽东《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
元明易代之际文学概述
吾所用诸将,皆濠、泗、汝颍、寿春、定远诸州之人,勤苦 俭约,不知奢侈,非比浙江富庶,耽于逸乐。 人莫不慕富贵,然致富贵易,保富贵难。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统计,苏、松、常、镇、湖、嘉六府 土田仅占全国总数的4%,而田赋占全国总数的22%。
江南赋税甲天下,苏松赋税甲江南
政治环境的变化与诗风的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