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泵
3.泵阀 检查泵阀与阀座的密封面(阀线)是否完好,否 则研磨。密封面刻痕太深时,研磨前可先光车。 泵阀各弹簧的张力应该均勾,自由高度应基本 相等;如果弹簧失去弹性,自由高度减少5% 以上,应予换新。 4.填料函 填料(盘根 ,盼更)安装松紧程度适当, 应允许有少量液体滴漏,以润滑和冷却活塞杆。 当软填科磨损漏泄增加时,可均匀地压紧填料 压盖。如果填料磨损太多,压紧压盖也不能减 轻漏泄,即应更换填料。
综述:a、转速提高使Hmax 加大,关闭滞后, 落座敲击严重,使升程限制器损坏。故限制往 复泵转速提高的主要因素:惯性水头和泵阀 b、减轻泵阀比载荷Hv。虽可减小阀的阻力,但 会使hmax加大,并使关闭滞后和敲击加剧。Hv一 般取2—3m,最大4—6m。通常,低压泵Hv可选得 小些,以免h过低;高速泵则应选大一些,以 减小hmax,使阀关闭及时、减轻撞击;此外, 吸入阀的Hv值常比排出阀小,以利于提高泵的 允许吸上真空度。
第二节 泵的正常工作条件
一、泵的正常吸入条件 保证泵正常吸入所需的条件可表达如下: 1)泵必须能造成足够低的吸入压力。 Ps=Psr-(Zs+Vs2/2g+Σ hs)ρ g MPa (1--5) 2)泵吸口处的真空度不得大于泵的允许吸上真 空度。即 Pa-Ps≤Hs (1--6) 或 ( Pa-Ps)/ ρ g ≤[Hs] (1--7) 从而 P‘s> Pv (1--8) 式中 P‘s——泵内最低吸入压力
2.泵阀阻力 P2As=P1Av+Gvs+Rs+Iv N 式中:p1、p2---阀盘上下的液体压力,Pa。 As---阀座孔截面积,m2 Gvs---阀和弹簧在液体中的重力,N Rs---阀的弹簧力,N Av---阀盘面积,m2 Iv---阀盘作不等速运动的惯性力, N
若As≈Av,则 (P2-P1)/ρ
二、泵正常排出的条件
泵正常排出的条件可表述如下: (1)泵必须能产生足够大的排出压力 Pd=Pdr十(Zd十∑hd)g (1—9) 式中:排出管路损失∑hd中已包括了排出管出 口的速度头损失Vd2/2g。 (2)容积式泵的排出压力不得超过额定排出压 力。有时限制排出压力的波动率。对叶轮式泵, 工作扬程不应超过封闭扬程,并接近额定扬程
Chapter1 往复泵 Reciprocating Pump
§1—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Principle & Characteristic 往复泵的作用数: 单作用泵 双作用泵 三作用泵 四作用泵
二.
往复泵的流量 flow
1、往复泵
的理论流量即活塞的有效工 作面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容积: Qt=60K Ae S n m3/h 式中: k----泵的作用次数 S----活塞行程, m n----泵的转速,r/min Ae---活塞平均有效工作面积, m2
二、往复泵的泵阀 valve
pump
1.泵阀的类型 泵阀常用的形式有盘阀、环阀、锥阀、 球阀等。
盘阀和环阀适用于常温清水、低粘度油
或其它粘度不大的介质。这两种阀易于 加工而且耐磨,故应用广泛。其中,环 阀的阀隙过流周长较大,较适合于大流 量的场合,但刚性较差,不宜在高压下 使用。
锥阀刚性好,而且阀隙阻力小,适用于输送粘 度较大的液体及压力较高的场合。 球阀在工作中自身能够旋转,磨损均匀,而且 密封面很窄,故对固态杂质不太敏感,密封性 能较好;同时流道圆滑,阻力较小,适合于输 送粘度较高的液体;但其尺寸不宜过大,多用 于流量不大、泵的转速较低(通常n≤100r/ min)的场合。
3.瞬时理论流量q 当曲柄连杆长度比λ =r/l≤0、25 时, q=A v = A rω sinβ 式中,A——活塞有效工作面积 r——曲柄半径 β ——曲柄转角 ω ——曲柄运动角速度 Nhomakorabea
4.流量脉动率σ Q和流量不均匀度δ
Q
由于活塞运动速度不均匀,造成排量不均匀,出现 脉动率,多作用泵流量均匀程度比单作用泵强,三 作用泵流量最均匀。 流量脉动率σ Q=( qmax - qmin )/ qm 流量不均匀度δ Q=( qmax- qm )/ qm
g=[(Gvs+Rs)+Iv ]/ρ gAv (P2-P1)/ρ g作为阀的阻力 令 Hv= (Gvs+Rs)/ρ gAv 为阀的比载 荷。阀开启后,阀的阻力由Hv决定,一 般Hv通过调节Rs来实现
3、泵阀的运动规律
4、对泵阀的要求
①关闭严密。倒置注入煤油,5min内应无 渗漏。 ②关闭时撞击要轻,工作平稳无声。 泵阀无声工作的条件是: hmax.n≤600~650 当n较高时,n hmax可提高到700~750;对 有橡胶密封面的阀,n hmax允许提高到800~ 1000 ③启闭迅速及时。 ④泵阀的阻力要小。
5.被输送液体密度的影响 所输送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泵的吸入压 力入就越低。 6.惯性水头的影响 惯性水头是在液体作不稳定流动(即各处 流速随时间而变)时才存在的附加水头,可用 hi表示。它与作变速运动的液段长度及其加速 度成正比。往复泵为了避免因流量脉动引起的 惯性水头使吸入压力脉动过大,常采用多作用 泵,必要时可设吸入空气室。
2、活塞环和缸套 表1-4列出非金属胀圈的安装间隙
新胶木环的安装方法:先用热水浸泡,变软后 取出,将开口撑到8mm左右,冷却后安装,检 查各间隙值。 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符合要求:胀圈装入后用 灯光检查,整个圆周上的漏光不应多于2处, 且与开口距离不小于30°,每处径向间隙弧长 不大于45°。必要时应该用内径千分卡测量缸 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如发现磨耗超过标准,即 需镗缸,并换新活塞。缸套厚度减少超过15% 则应换新。
一、电动往复泵的典型结构
活塞环常用材料有金属(灰铸铁、青铜、
钢)和非金属(夹布胶木、塑料等)两类。 活塞杆一般采用软填料密封装置。软填 料一般用浸油的丝麻、棉纱等编制而成, 并压制成方形断面,俗称油纱盘根。软 填料的圈数根据排出压力由表1—3选取。
泵阀的阀箱分成两组,位于泵缸前后,
对于两侧空间都工作的活塞泵,其有效
工作面积 Ae=1/2[D2/4+(D2/4- d2/4)] = /4(D2-d2/2) m2 式中:D——泵缸直径,m; d——活塞杆直径,m。一 般d=(0、12~0、5)D,低压泵取小值
2.实际流量Q<理论流量Qt(即Q=Qtη v η v=80~~90%),因为: 1)泵吸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气泡;压力降低 时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逸出,液体本身也可 能汽化;空气从填料箱等处漏入 2)活塞换向时,泵阀关闭迟滞造成液体流失。 3)活塞环、活塞杆填料等处存在一定的间隙 以及泵阀关闭不严等产生泄漏
§1--4 电动往复泵的实例和 管理 example & management
根据我国国标GB11034-89规定的船用电
动往复泵的型号表示形式,可举例如下: CDW25-0.35,其中各项含义是: C—船用;D—电动;W—往复泵; 25—额定流量m3/h 0.35—额定排出压力(MPa)。
式中qmax、qmin——最大、最小瞬时理论流量 qm——平均理论流量 σ Q,δ Q与曲柄连杆长度比λ 有关,σ Q,δ Q越 大,流量越不均匀
三、往复泵的特点
1.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由自吸高度和吸上时 间来衡量。自吸能力与泵的型式和密封性能有 重要关系。起动前将泵缸内灌满液体,可改善 泵的自吸能力。 2.理论流量与工作压力无关,只取决于转速、 泵缸尺寸和作用数。调节流量不能采用节流调 节法,应采用变速调节法、回流(旁通)调节法 或通过调节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流量。
泵的排出压力主要取决于排出液面上的
压力、排出高度和排出管路和阻力。 为减小往复泵流量和排出压力的波动, 除采用多作用泵外,常装设排出空气室。
§1--3 往复泵的空气室和泵 阀 Air Chest & Pump Valve
一、往复泵的空气室
air chest 1.空气室的作用原理 principle 往复泵的空气室是一个充有空气的容器, 装设在泵的吸入口或排出口附近,分别 称为吸入空气室和排出空气室。
三、电动往复泵主要故障分析
l、泵起动后不能供液 泵本身原因: (1)填料密封不严或缸套、胀圈磨损过多,胶 木涨圈干缩或卡死等; (2)阀箱中吸、排阀损坏、搁起或严重漏泄。 吸入方面 (3)吸入管漏气,最大可能是在法兰垫片、滤 器压盖等处; (4)吸口露出液面。
二、电动往复泵的管理要点
1、起动、运转和停车 起动:(1)检查滑油箱的油位。 (2)盘车使曲轴转动1—2转,以查明有否 妨碍运转的因素。 (3)开足排出和吸入截止阀。 (4)对于刚修过的泵,点启动检查转向 是否正确。 (5)接通电源,使泵起动。
运转:(1)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是否合适; (2)滑油压力应保持0.08—0.12MPa,油温 不应超过70℃; (3)轴承温度应不超过70℃; (4)检查填料函是否过热和过多的泄漏,声 音是否正常 停车:(1)先切断电源,再关闭吸入阀和排 出阀; (2)长期停用时应放水,并对各运动件涂油 脂。
当往复泵的瞬时流量q大于平均流量qm时,[图 1-3(b)中曲轴转角由β 1至β 2段]排出管流动阻 力较大,泵的排出压力Pd较高,空气室内气体 被压缩,泵缸所排液体一部分(超出按平均流 量供应的部分,如图中面积bcdb所示)进入空 气室储存 当瞬时流量小于平均流量时(曲柄转角由β 2至 β 3),排出管流动阻力较小,排出压力Pd较低, 空气室内的气体膨胀,一部分液体(比按平均 流量供应不足部分,如图中面积dgfed所示) 从空气室流向排出管,从而使排出管路中的流 量接近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