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拌合站便道横跨隧道便桥施工方案和力学检算书编制:审核:批准:日期:目录第1章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说明 (2)1.3 设计依据 (3)1.4 技术标准 (3)1.5 便桥钢材选用及设计参数 (4)第2章荷载计算 (4)2.1上部结构恒重 (4)2.2 车辆荷载 (5)2.3人群荷载 (6)第3章纵梁计算 (7)3.1 纵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7)3.2 纵梁计算 (7)第4章横梁计算 (10)4.1横梁最不利荷载确定 (10)4.2砼罐车荷载下横梁检算 (10)第5章24M跨贝雷架计算 (14)5.1 荷载计算 (14)5.2 挂车-80级荷载下贝雷架计算 (14)第6章M IDAS空间建模复核计算 (16)6.1 Midas空间模型的建立 (16)6.2 工况一计算 (17)6.3 工况二计算 (24)第7章桥台地基承载力验算 (29)第8章细部构造计算 (29)8.1 销子和阴阳头计算 (29)8.2端部支座钢板下砼局部承压计算 (32)8.3桥台砼抗冲切计算 (34)第9章结论 (34)第10章施工方案 (35)10.1 桥台施工 (35)10.2 贝雷架安装 (35)10.3 横梁安装 (35)10.4 纵梁及钢板安装 (36)10.5 通车试验 (36)10.6 施工安全及保证措施 (36)第1章概述1.1工程概况高坡拌合站设置于线路里程DK417+400处横向200米一平坦旱地范围内(见附图),设办公生活区、搅拌楼、砂石料场、道路、绿化带,占地面积合计270000m2,拌合站下埋深27.03米处有高坡隧道通过,隧道宽14m;拌和站门前有便道一条,由原来的乡道改建而成,便道处纵断面根据线路纵断面图确定,如图1-1所示;便道在DK417+313处与高坡隧道立体交叉,交叉处地下岩层稳定,无溶洞,约4米的表层地质结构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土石工程等级为Ⅱ级,表层4米以下为白云质灰岩,土石工程等级为Ⅴ级,层理产状为:N45W/45°SE(73°),风化等级为弱风化岩;我单位在此处进行地质钻探,钻探结果如图1-2所示,与设计资料相符。
由于该便道上将来经常要通行混凝土罐车等重型车辆,为了确保重型车辆的通行不对隧道施工产生影响,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特设置跨径24米,长25.66米,净宽3.8m的临时便桥于该便道上,桥位详见附图。
图1-1 线路纵断面在高坡拌合站处截图图1-2 高坡拌合站处地质钻探照片1.2便桥设计方案本便桥设计全长为25.66m,纵向设计跨径为1跨24m,净宽3.8m,采用下承式贝雷架结构。
构成形式为:主要承重构件为6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桁架,每侧3排,排间距0.45m,使用900型支撑架进行横向联结;桥面为自制桥面板,由8mm厚钢板作为面板和间距0.25m的I14工字钢作为面板纵向加劲肋焊接而成,钢板上焊接φ12mm短钢筋作为防滑设施;横向分配梁为I36b,间距为1.5m;基础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基础材料为C30砼,尺寸为6.4×2.0×4.2m,基础埋深4.2m,坐落于白云质灰岩持力层。
另外本设计力学检算内容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路桥施工计算专家(RBBCCE)”和Midas/civil 2006进行相关计算,并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
便桥布置结构形式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 便桥立面图(单位:m)图1-2 便桥侧面图(单位:cm)1.3 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4 技术标准(1)设计桥面标高:1286.82m(2)设计桥长:25.66m,单跨24m(3)设计桥宽:净宽3.8m(4)设计控制荷载:设计考虑以下三种荷载:1、汽车-超20车队2、混凝土罐车,自重20T+载重30T,考虑1.3的动力系数,按65T荷载设计3、挂车-80级平板车设计仅考虑一辆重车在桥上通行,不得同时有多辆罐车在桥上。
(5)设计行车速度10km/h。
1.5 便桥钢材选用及设计参数便桥各构件钢材选用和容许应力如表1-1所示:第2章荷载计算2.1上部结构恒重1)钢便桥面层:8mm厚钢板,单位面积自重:0.008×1×1×7.85×1000=62.8kg,即:0.628kN/m2,桥面宽按4m设计,换算成沿桥跨方向均布线荷载为:0.628×4=2.512kN/m2)面板加劲肋I14(纵梁),单位重16.89kg/m,即0.169kN/m,纵向17排,长按24m,沿桥跨方向总均布线荷载为:2.873kN/m3)横梁I36b,单位重65.689kg/m,即0.657kN/m,长7m,间距1.5m,共17根,总重0.657×7×17=78.2kN,沿桥跨方向总均布线荷载为:3.258 kN/m 4)纵向主梁:横向6排321型贝雷梁,每片贝雷重287kg(含支撑架、销子等),总重为:287×8×10×10-3×6=137.76kN,换算成桥跨方向均布线荷载为:5.74kN/m。
2.2 车辆荷载1)汽车-超20级车轮着地尺寸为0.6×0.2m(宽×长),加载图式如图2-1所示图2-1 汽车-超20级加载图式按其中最重的车辆计算,如图2-2所示图2-2 汽车-超20级加载图式2)9m3的混凝土罐车1台9m3(考虑冲击系数1.3满载后65t)的混凝土罐车车辆及荷载平面和立面如图2-3所示图2-3 砼罐车平立面及加载图式3)挂车-80级加载图式如图2-4所示图2-4 挂车-80级加载图式2.3人群荷载人群荷载为4kN/m2第3章纵梁计算3.1 纵梁最不利荷载确定其荷载分析如下:1)自重均布荷载:2.512+2.873=5.385kN/m(面板+加劲肋纵梁),对于每根纵梁的均布荷载为0.224 kN/m2)人群荷载:不同时考虑3)I14加劲肋间距为25cm,横向分配梁间距为1.5m,纵梁受力计算按照跨径为1.5m 的5跨连续梁进行验算4)汽车轮压●汽车-超20级轮压:车轮接地尺寸为0.6m×0.2m,纵梁间距0.25m,0.25×2<0.6,故每组车轮压在3根I14上,考虑冲击系数1.3,则单根I14承受的荷载按照集中力计算为1.3×140 kN÷2÷3=30.3kN;●砼罐车轮压:车轮接地尺寸为0.5m×0.2m,每组车轮压在3根I14上,已经考虑汽车冲击系数1.3,则单根I14承受的荷载按照集中力计算为250kN÷2÷3=41.7kN;●挂车-80级轮压:车轮接地尺寸为0.5m×0.2m,纵梁间距0.25m,0.25×2=0.5,故每组车轮压在3根I14上,考虑冲击系数1.3,则单根I14承受的荷载按照集中力计算为1.3×200 kN÷4÷3=21.7kN;对比上面3种车辆荷载,得出砼罐车作用时,纵梁加劲肋纵梁受力最不利。
故:I14梁的验算选择罐车进行控制验算,则单边车轮布置在跨中时弯距最大,纵梁上面的钢板均布荷载为2.512/17=0.15kN/m3.2 纵梁计算1)当罐车的后轮作用在两横梁中间时,纵梁弯矩最大。
“路桥施工计算专家”(RBCCE)软件计算模型如图3-1所示图3-1 纵梁计算模型模型中25 kN是根据轴重成比例分配得到,即7.41252515= 其中单元截面性质如表3-1所示表3-1 模型各单元特性表计算结果如图3-2和图3-3所示:图3-2 纵梁弯矩图和剪力图图3-3 纵梁变形图根据计算结果可知:(1)最大弯曲应力122.11MPa<[σw]=145MPa,满足抗弯强度要求;(2)当后轮压在两横梁中央时剪力为34.61kN,而当后轮压在两横梁处时剪力为41.7kN,剪应力τ=VS/Ib,其中剪力取V=41.7kN,I/s=12cm,腹板厚b=5.5mm,代入得τ=41.7×1000/(120×5.5)=63.2MPa<[τ]=85MPa,满足抗剪强度要求;(3)最大位移1.354mm<L/400=1500/400=3.75mm,满足刚度要求。
2)当罐车的后轮作用在横梁处时,纵梁受到的剪力最大。
RBCCE计算模型如图3-4所示图3-4 纵梁计算模型2计算结果如图3-5所示图3-5 纵梁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可知:(1)最大弯曲应力77.47MPa<[σw]=145MPa,满足抗弯强度要求;(2)纵梁最大剪力为42.3kN,剪应力τ=VS/Ib,其中剪力取V=42.3kN,I/s=12cm,腹板厚b=5.5mm,代入得τ=42.3×1000/(120×5.5)=64.1MPa<[τ]=85MPa,满足抗剪强度要求;(3)最大位移0.669mm<L/400=1500/400=3.75mm,满足刚度要求。
由计算可见:I14工字钢作为纵梁,间距0.25m可以满足受力要求。
第4章横梁计算4.1横梁最不利荷载确定由于车辆是压在大桥面板上,故认为车辆荷载传递到横梁上时是均衡传递的,认为车辆最前后轴距间的横梁承担车辆集中荷载,这是偏于安全考虑的,对比三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单根横梁受力见表4-1:表4-1三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单根横梁受力4.2砼罐车荷载下横梁检算荷载分析:(1)桥面钢板面荷载为0.628 kN/m2,纵梁面荷2.873/24=0.12kN/m2,总0.628+0.12=0.75 kN /m2,换算成均布线荷载为:0.75×1.5=1.13kN/m (2)人群荷载:不考虑与汽车同时作用(3)轮压荷载:按砼罐车轮压计算车辆行进在桥横向中间时,横向分配梁的弯矩最大,轮压力为简化计算可作为集中力,RBCCE计算模型如图4-1所示:图4-1 横梁计算模型1各单元特性如表4-2所示表4-2 横梁模型各单元特性计算结果如图4-2和4-3所示变形图如图5-3所示图4-3 横梁变形图由计算结果图可见(1)弯曲正应力σ=103.59MPa<[σ]=145MPa,满足抗弯强度要求;(2)剪力263.78kN,剪应力τ=VS/Ib其中剪力V=263.78 kN,I/s=34.1cm,腹板厚b=10.5mm,代入得τ=263.78×1000/(341×10.5)=73.7MPa<[τ]=80MPa,满足抗剪强度要求;(3)最大位移1.764mm<L/400=4000/400=10mm,满足刚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