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区的文明施工管理,营造良好的工程形象,根据合同文件相关约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工区为工程生产、生活区域及红线范围内的区域。

本规定所称的责任区域为施工单位施工的永久设施(工程)、临时设施(工程)、施工便道所需占用的区域;公共区域是指除责任区域以外的工区区域。

第二章单位及职责第三条业主对电站建设期间的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负总责,履行以下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关于文明施工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在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中明确其工区文明施工管理责任。

3、组织制订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4、对工区内生产和生活场地、机械设备停放场地、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域的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5、组织对各参建单位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

第四条业主各相关部门职责1、安全监察和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安全环保部)是工区文明施工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对工程施工区文明施工责任区进行划分,明确责任,实行分片管理;负责对工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对临建设施的搭建、生产用地的使用、道路养护等情况进行监管;负责对金杉监理工区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2、工程部是工区文明施工管理的配合协助部门,配合对工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其项目工程师负责所管项目的文明施工工作,负责对临建设施的搭建、生产用地的使用、设备停放场地等的审批,参与对金杉监理工区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3、办公室负责工区治安保卫、交通管理、征地移民、生活区物业管理和工区封闭管理中涉及文明施工的工作。

4、机电物资部负责机械设备、物资进(出)场管理中涉及文明施工的工作。

第五条业主委托监理(工区监理)对工区公共区域内的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成立专门的工区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建立工区文明施工管理网络,配备一名专职副总监和足量的文明施工管理专责,负责组织工区整治及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工区公用区域文明施工监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编制工区公用区域文明施工管理月(季、年)计划报筹建处安全环保部审批,按细则、计划开展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建立起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台帐。

3、协助业主制订工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协助对工区内的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4、协助安全环保部对各参建单位文明施工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协助组织召开工区文明施工管理月例会;5、负责工区公共区域范围内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和整治,组织文明施工例行检查(每月至少三次),并形成检查整改纪要;坚持文明施工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期未整改按本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违约处理。

6、负责组织公用设施管养单位对工区公用道路、桥梁、水电管线路、场地、标识标牌、工区照明系统、工区绿化等公用设施进行维修管养。

7、根据业主的指令负责工区公共区域范围内对汛期出现的重大灾情险情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8、组织对工区内违章使用的场地和违章建筑进行清理整治。

第六条工区内其它项目监理单位对所监理项目的施工及生产区域内的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承担监理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1、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和执行业主制订的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合同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监督管理所监理项目的文明施工工作。

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主标监理必须明确分管副总监和文明施工管理专责,对所属施工单位的文明施工情况进行监督。

3、在所监理项目开工前,制定文明施工监理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报筹建处审批,并按照细则开展监理工作;年末编写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本年度总结和下年度计划,报筹建处备查。

4、审查所监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的相关内容,督促、落实承包商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监督其运行状态,督促承包商全面落实文明施工责任制。

5、有效组织开展所监理项目的文明施工例行检查(每月至少三次),形成检查整改纪要;坚持文明施工日常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对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违约现象及时处理并报告筹建处相关部门;6、及时监督、落实筹建处相关部门对文明施工和现场环境卫生的有关指示及安排,配合工区文明施工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积极准备和按时参加工区文明施工管理月例会。

第七条各施工单位应遵照合同和有关协议条款之规定,认真履行文明施工相关责任和义务,做好本单位施工、生产及生活区域内的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如下:1、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和执行筹建处制订的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和执行监理单位(项目监理和工区监理)关于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的要求和指令。

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项目班子应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进场一个月内上报文明施工专门管理人员联系方式,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网络。

3、按照筹建处制订的工区文明施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自身管理水平和所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单位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办法。

4、在所承建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文明施工和现场环境卫生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单位审批;加强宣传、教育和学习,及时对新进场施工队伍进行文明施工方面的技术交底;组织本单位各施工作业面的文明施工检查和日常巡查,及时落实监理单位(项目监理和工区监理)关于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方面的要求和指令。

5、负责在本单位所施工区域内设置各种规范的标识、标牌,施工区的材料、设备摆放规范等合同规定的文明施工承诺。

6、负责将本单位施工、生活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废水按相关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进行排放,对生产、生活垃圾应按筹建处要求进行集中堆放、填埋。

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工程施工所产生的粉尘、噪音,对有毒的化学物品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专人负责管理、储存。

7、各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食品卫生及防病治病工作,避免传染病及流行病的发生、扩散。

第三章管理规定第八条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生产生活设施按审批规划布置,工区内无违章建筑,施工现场整洁明亮,洞内外管线布置整齐,洞内通风照明良好,道路无坑塘积水,标识、标志齐全美观,材料堆放整齐有序,设备清洁且停放整齐,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努力创建文明工区。

第九条具体规定1、各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在场容、场貌、料具管理、环境控制、综合治理等方面做到标准明确、责任到人,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

2、工区内道路的清洁是整个电站文明施工的形象窗口,出渣车辆出渣时严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掉渣,严禁随意在规定弃渣场以外的地方进行弃渣。

渣场弃渣满后,由弃渣单位平整清理完成后移交金杉监理进行管理,弃满的渣场严禁再进行弃渣。

3、施工单位对临近道路的弃渣场及开挖场地的20m范围内的道路路面应指派专人在进、出口处进行尘土清理,并经常性对该路段进行洒水降尘处理。

同时在弃土、取土、开挖场地附近设置排水系统,严禁泥水对道路、场地的污染。

4、施工生产场地的材料必须规范堆放、分区合理、产品标识正确,车辆、机械设备须有序停放,场地内应保持清洁卫生。

严禁材料堆放、车辆停放侵占道路及其他公共区域。

施工现场应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定期的进行洒水降尘,容易产生粉尘的细料堆应采取覆盖措施。

5、各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出口位置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示牌,在道路岔口处应设置指示标志。

在场地内需设置文明施工宣传标语牌,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6、各施工单位的生产场地、临建设施必须先以书面申请的形式上报所属监理单位,经过监理审核,工程部审批同意后方可建设投用,未严格执行报批手续业主和监理有权对违规工棚和场地进行拆除。

7、责任区域内施工便道需按投标文件承诺合理布设,宽度小于4.5m时,应设置会车道,便道应设简易路面,标准不得低于投标文件要求。

同时必须经常性进行养护,确保路面平整,并做好洒水工作,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积水。

8、道路、桥梁、公共设施及绿化管养单位应每日进行认真的清扫、洒水,确保桥梁、道路、公共设施的清洁卫生;应经常性对工区的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浇水、施肥。

9、生产、生活区的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填埋,严禁在工区焚烧有毒、有害生产垃圾,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时完成施工现场的生产垃圾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清。

生产、生活废水必须设置污水池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方可进行排放。

10、生活区和固定的生产场地必须设置临时厕所及垃圾箱,经常性打扫,定期消毒。

11、地下洞室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排气散烟,降低粉尘。

配备足够的通风机,钻爆破作业禁止打干钻,尽量不使用工况差、废气排放量大的设备等。

12、地下洞室施工作业面照明采取固定集中照明与移动照明相结合,确保照明充分,交通洞照明须满足高密度车辆运行的要求。

13、在地下洞室内要设置足够清楚的交通指示标牌、桩号牌、位置名称牌等,隧洞平交处或隧洞与竖井交叉处应设立警示牌及安全防护栏。

14、加强地下洞室内施工作业面、路面及排水设施的维护管养,确保洞内干净整洁、无坑塘、无积水、交通畅通。

15、各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除已划定的区域,应尽量减少对绿地、树林、耕地的破坏,必须临时增加占用时,应按规定办理临时占用的相关手续,并在使用完成后进行恢复。

同时各单位禁止破坏工区内的已绿化的场地、园林等。

16、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向澜沧江及未设挡护、排水系统的沟箐内弃渣。

在施工场地范围内要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严禁堵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防止壅水和冲刷现象发生。

17、参建人员进入工区一律按要求佩戴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安全帽;筹建处和监理佩戴红色安全帽,施工人员佩戴黄色安全帽,设计人员佩戴蓝色安全帽,参观人员佩戴白色安全帽。

第十条临建设施管理规定1、所有施工作业现场除了必要的临时生产用房、现场办公用房、值班房和厕所外,严禁修建任何形式的生活用房;施工人员生活用房全部集中到业主统一规划修建的承包商营地和外协队伍生活营地,或在业主批准使用的场地内,由承包商按规定标准自行修建。

2、各参建单位在工区内需搭建临时设施时,必须严格执行临建设施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搭建。

3、临建房屋的标准必须符合本规定要求,办公区应有项目部名称标示牌,具体部门应标示科室名称;生活区域应划分责任区域,建立管理责任制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4、临时设施用电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严禁私拉乱接,房屋内部接线必须符合安全标准,每幢房内须配置漏电保护器,严禁出现裸线或明接接头;5、临建房屋的用途必须符合筹建处的相关规定,不得从事经商、集会或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之用。

6、临建房屋的安全标准必须符合筹建处的相关规定,应配备消防设施与器材,道路两边的临建设施要与道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和防撞措施且不得影响交通视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