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广东省食品冷链物流模式分析报告学生姓名:后宏星学生学号:20101207308专业方向:物流管理3班指导教师:姜伟2012年12月24日摘要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所涉及的冷藏商品大多是我们的日常消费品,包括、禽蛋类、肉及肉制品类、水产品类、果蔬类、奶业与冷饮类、医药类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
与冷藏商品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但总体来说,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本文首先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对我省食品冷链物流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我省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广东省;冷链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措施目录第一章、冷链物流概述 (1)1.1冷链物流概念 (5)1.2冷链适应的食品范围 (7)第二章、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析 (7)2.1冷鲜肉冷链物流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乳制品冷链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生鲜农产品冷链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5)3.1发展现状 (5)3.2存在问题 (7)3.2.1缺乏整体规划 (5)3.2.2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介入少 (7)3.2.3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10)3.2.4物流软件技术落后 (10)3.2.5食品冷链体系不够完善 (10)第四章、主要任务 (10)4.1扩大冷链物流市场 (10)4.2优化区域布局 (10)4.3健全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1)4.4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1)4.5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应用 (12)4.6加快低碳冷链物流建设 (12)4.7培育和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12)4.8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 (13)第五章、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3)5.1加强组织协调 (13)5.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14)5.3加大资金投入 (14)5.4加强资源整合 (14)5.5重视人才培养 (15)第六章、结论 (213)参考文献 (213)第一章冷链物流概述1.1冷链物流概念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是需要特别装置,需要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运输型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
1.2冷链适用的食品范围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特殊商品:药品。
第二章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分析2.1冷鲜肉冷链流程冷鲜肉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几乎100%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在我国也如燎原之火,越烧越旺。
尽管我国传统消费习惯使得市场上销售的肉类有90%属于热鲜肉,但是由于冷鲜肉的排酸处理及全程冷链,使其口感增鲜,并保证了安全卫生,因此有了“热鲜肉广天下,冷鲜肉甲天下”说法。
冷鲜肉冷链流程全程不超过48小时,每个环节对于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l)屠宰后快速冷却、低温排酸。
屠宰后的猪朋体经过动检人员检疫合格后,立即进入一20℃的速冻间90分钟左右,使肉快速冷却,然后转移到0一4℃之间的冷环境中经过16一18小时的冷却,使猪后腿的中心温度低于7℃,在低温下完成“成熟的过程”亦称排酸。
通过排酸,肉表面会形成一层干油膜,既可减少水分蒸发,又阻止微生物在表面繁殖及侵入,使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肉的鲜味,提高了营养,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多汁味美,易于消化和吸收。
(2)在低温加工中心的分割、包装及分装。
分割和包装车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一12℃,猪胭体在该环境中进行分割和包装,加工后的分割肉需要冷冻的送入冷冻间,需要冷鲜销售的成品迅速移入O一4℃的暂存间,使肉温降到4℃以下,以备销售。
(3)冷藏存储。
冷藏存储设备包括速冻库、冷却间和冷藏间。
冷藏存储能力应和冷鲜成品的生产、销售相配套,并应与影响卫生的因素隔绝,杜绝二次和交叉污染。
(4)冷藏车运输。
具备冷藏功能的运输车辆是整个冷链配送系统的重要中间环节,冷藏车辆的温度应控制在O℃。
(5)冷冻冷藏状态下销售。
销售终端必须提供冷鲜肉的冷藏货,以保证在出售给消费者之前冷鲜肉的温度始终控制在4℃以下,避免肉品变味变质。
2.2乳制品冷链流程乳制品大部分应在恒温、冷藏或冷冻的环境中进行生产、运输、储存及销售,由此形成乳制品冷链。
在我国,这条乳制品冷链基本由乳制品生产企业控制,保证从生鲜牛奶的采集至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全程适宜温度控制。
其流程具体如下: (l)挤出鲜奶并急速预冷至4℃。
挤奶设备挤完奶后.应立即通过保温管路将鲜奶传到急速预冷容器中进行急速降温,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鲜奶温度降至4℃左右,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将已降温的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中。
(2)0一4℃冷藏奶车运输。
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始终保持0一4℃,直至送达工厂,并将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工厂冷藏储奶罐。
(3)低温环境生产乳制品。
乳制品加工厂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鲜奶在有冷链控制的环境中,即使在有人员作业的场所,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不应过高,一般保持在12℃以下。
而鲜奶则在低温容器中进行加工,产成品依据不同的温度需要进入冷藏(0一4℃)或冷冻C18℃以下)存储。
(4)0一4℃冷藏奶车运输至销售地的低温物流中心。
保证运输车辆的全程低温,以及在装卸货是车辆与冷库卸货站台的密贴,防止在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引起乳制品的品质降低。
(5)低温物流中心进行储存、分拣、配送同样应满足不同奶制品适宜的温度环境,在此环境下进行储存、分拣、配送。
(6)销售终端的冷藏冷冻设备中销售。
乳制品由于全程冷链基本都是在乳制品企业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相对农产品冷链要好的多,但是运输途中能否保证全程低温,以及到达销售地储存、销售能否在适宜的低温环境中,仍然是其薄弱环节2.3生鲜农产品冷链流程生鲜农产品冷链要求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后即应该一直保持适当的低温,在此温度下进行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
具体流程为:(1)产地采摘,预冷(2)冷藏运输、产地集中(3)产地低温加工中心进行清洗分级、加工、包装等(4)冷藏运输至销售地(5)销售地低温配送中心储存、分拣、配送(6)销售终端的冰柜中销售(7)消费者的家庭冰箱第三章广东省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形势3.1发展现状近几年来,为促进农产品流通,满足广大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促进农民增收,我省高度重视以生鲜农产品冷藏、低温仓储和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吸引了外资冷链物流企业的入驻,冷链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我省冷链物流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冷链物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国家明确提出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
我省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点领域。
全省各级政府加大力度,开展对发展冷链物流业的规划和政策研究,并积极做好重点工程和项目的谋划和布局。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市场日益细分,对生鲜农产品、食品实行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冷链物流加速发展。
截至2010年,具有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有130多家,达到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园区有18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20多家外资冷链物流企业相继进入。
近几年,冷库建设规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冷链物流营业额逐年增加。
3.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有大小冷库1400多座,冷库容量超过130万吨,约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14.8%;冷藏车保有量达2300辆,冷藏船吨位160万吨。
一批高技术含量的冷库和新型装备投入使用。
4.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和应用。
冷链物流技术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建、扩建冷库、运输车辆的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冷链溯源与全程监控等技术逐渐成熟。
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开始实施。
信息化技术在冷链物流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及传感技术等信息化应用程度不断提高。
5.冷链物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我省冷链物流已从过去单一的肉食品、水产品向蔬菜、水果、花卉、熟食品、奶制品、快餐原料等多品种方向发展,服务范围由简单的冷冻储藏向“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发展,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形成。
珠三角地区的冷链物流业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虽然我省冷链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冷链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农产品冷链运输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处于常温状态下运输。
据初步统计,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部分果蔬、部分奶制品基本在没有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和销售。
二是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专用装备较为缺乏,特殊专业冷库数量不足,装卸设备不配套。
三是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冷链物流企业信息化投入少,应用水平低,管理水平粗放。
四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较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了我省冷链物流的整体发展。
五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3.2存在问题3.2.1食品冷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由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仍存在着缺乏与食品冷链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综合性专业人才以及对食品冷链的宣传等问题,以至于严重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阻碍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3.2.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介入很少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