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届杨浦区初三三模

2017届杨浦区初三三模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2017.05)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2. ,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4. ,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久之,,。

《狼》(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2分)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

(2分)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 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

②武乡:今陕西榆社。

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

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

④襄国:今河北邢台。

石勒建国都于此。

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11.解释加点字。

(4分)(1)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2)引阳臂曰引()12.下列对“因拜参军都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一项是()A.众人因此参拜李阳为参军都尉。

B.石勒于是任命李阳为参军都尉。

C.李阳于是拜见了参军府的都尉。

D.参军都尉因此参拜了壮士李阳。

13.请简述李阳“独不敢来”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4.下列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石勒唯贤是举B.石勒感恩图报C.石勒不计前嫌D.石勒兼容天下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围棋吴德铎①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

它的起源,已不可考。

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

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

‛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

何况还有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

②讲究吐属的朋友,不喜欢说‚下棋‛,以为这说法太俗气,他们喜欢用文雅的‚对弈‛。

其实‚奕‛是围棋的古称,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奕,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奕。

《孟子》还告诉我们:‚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看来这位高手未必真的名‚奕‛,而是名以技传,他善‚奕‛,名‚弈秋‛,他的真实姓名被淹没了。

③因为围棋出现的时间早,故局制颇多变革,最早记录这问题的,就目下所知,是汉邯淳的《艺经》:‚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

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

‛吴韦昭《博奔论》亦有‚枯棋三百‛之说,可见那时的围棋,和今天的不同。

④人们对围棋如此爱好,因而围棋有许多的别称。

如:‚坐隐‛、‚手谈‛。

这两个典故均出自《世语新说》。

《晋书·祖纳传》:‚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

’对曰:‘我亦忘忧耳。

’‛所以围棋又名‚忘忧‛。

更有趣的是梁任昉在《述异记》中说的一个故事:晋朝时衢州人王质入山观仙人奕,一局未终,而‚所执伐薪斧柯已烂朽。

‛所以围棋也有人称之为‚烂柯‛。

这大概是因为下棋时必须全神贯注,所以能‚忘忧‛;同时下围棋需要的时间较长,故不免‚烂柯‛。

此外,围棋被称为‚方圆‛,是因为围棋盘和围棋子的外部形状得名。

围棋盘上纵横交叉的线条,犹如河网一般,有人便称围棋为‚河洛‛。

纵横交叉的线条亦如地图,故亦称‚吴图‛,郭煌写本《棋经》中有‚吴图二十四盘‛之说。

根据棋子色彩,围棋又称‚黑白‛。

清袁枚《观奕》诗:‚黑白分明全局在,输赢终究自知难。

‛因为乌鸦色黑,鹭鸟色白,可代表黑白两色,故有人又称围棋为‚乌鹭‛。

古代多用玉石做棋子,以楸木做棋盘,故用‚楸枰‛、‚玉楸枰‛指代围棋。

元王恽《谢大夫弈棋图》诗:‚怡然一笑楸枰里,为碍东山是矫情。

‛自古以来,嗜棋成痴者沉湎枰中竟会废寝忘食,故而人说棋枰是‚木野狐‛,迷的人忘乎所以。

奕者对垒,‚三尺之局兮做战场‛,投子于枰,布阵列势,宛若将帅在调动兵马,布置攻防,然而棋子毕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物,所以经由称棋为‚鬼阵‛者。

此外,‚略阵‛、‚围猎‛、‚坐藩‛等,也都曾经是围棋的别名,可惜,这些别名人们久已不用,都已渐渐淡忘了。

⑤围棋不仅盛行于中国,在很早的时候,便传到了日本。

相传唐朝的苏鹗写的《杜阳杂编》记载: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日本有位王子来中国访问,这位王子是位围棋高手,他带来了珍贵的‚揪玉局‛(棋盘)和‚冷暖玉棋子‛。

唐宣宗命顾师言和这位贵宾对弈,杀到第三十三回合时,双方相持不下,顾师言怕‚有辱君命‛,走下一着时‚汗手凝思,方敢落子,则谓之‘镇神头’‛,日本王子被这一着杀得‚瞪目缩臂‛,顾师言取得了胜利。

⑥事后,王子问:这位是你们中国的第几把手?答话的人故意吓唬王子,他不过是第三把手(事实上顾师言在当时是第一把手)。

日本王子表示愿意见见中国的第一把手,可是那人回答得很巧妙:王子一定能胜过第三把手,才能见第二把手;胜了第二把手,才能见第一把手。

于是日本王子掩局而吁:‚小国之一,不如大国之三,信矣!‛据说,当时还有人特地画过一幅《顾师言三十三镇神头图》,以志此事。

1吐属:有作文;谈吐的意思。

15.请为第2段的空格处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A.不仅而且于是B.因为所以才C.因为所以却D.不仅而且却16.本文围绕说明对象,从以下方面展开说明:(6分)1 ;2 ;3 ;4围棋有许多别称;5 ;17.细读第4段,回答问题。

(1)明朝诗人解縉曾作《观奕棋》一诗,把围棋的别名嵌入诗句内:“鸡鸭乌鹭玉楸枰,君臣黑白竟输赢。

烂柯岁月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

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

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诗中包含的围棋别称有:()(2分)A.六个B.八个C.十个D.十二个(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及本段都用到了“烂柯”的故事,从写作意图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5分)18.下面这段文字插入哪两段之间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

(5分)围棋的身价,与“琴”、“书”、“画”并列,号称“四爱”。

它在过去,是士大夫阶级的雅玩。

《红楼梦》描写贾府以“司棋”为人名——这名字尽管很风雅,却透露了封建社会的本来面目,原来竟有一种人,是专门为人“司棋”的!由此可见围棋曾经的风靡。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0分)山冈上,那轮明月(1)已是晚上八点了,孩子还没有放学,我在校门口徘徊,能做的,只有等待。

陪我等的,是头顶那轮月亮。

闲着没事,那就抬头看月亮吧。

很久没有这样认认真真看过月亮了。

看着看着,就想起二十多年前,母亲也是这样站在校门口,头顶一轮月亮在等,她等的,是我。

(2)那时,我在山脚下的一所中学里读初一。

学校很简陋,没有宿舍,学生要跑校,读完晚自习后回家。

我家与学校隔着一座山冈,我家在山冈西边,学校在山冈东边,隔着五六里路。

(3)晚上放学后,我急急跑出校门,一眼就能看到,在一棵老槐树下,母亲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我。

我说,娘,回家吧。

娘应一声,哎,回家。

于是,娘俩踩着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土路上。

(4)要步行越过山冈。

山冈上树很茂密,是一些松树或者柏树。

月光下,树林幽深。

时常有猫头鹰‚咕咕喵,咕咕喵‛的声音传来。

或者有山鸡被明晃晃的月光照醒,梦呓似的,咯咯咯地叫上几声,之后,树林又归于chén jì。

(5)林子边上埋有坟墓,白天时远远看去,一座座馒头似的土丘挤在那里。

若是在夏天,坟墓上的萤火虫特别多。

那时,听的鬼故事多,我总认为那是鬼火,很害怕。

每次经过坟地边,我都拽着母亲的衣角,紧跟在她身后,话也不敢说了。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欢迎转发!母亲说,甭害怕,那是萤火虫呢。

可我还是害怕。

(6)有一次,母亲说,你唱个歌吧,唱什么都行。

我哪能唱得出来,心里只有害怕了。

母亲说,那我唱。

她清清嗓子,就唱,唱的是《月亮走,我也走》,当年很红的歌曲,村里的大街小巷都传唱。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说实在的,母亲的嗓子有些哑,唱的歌并不好听。

但在当时,却让我慢慢放松了下来。

(7)到后来,母亲不唱了,我开始唱。

山冈上,我的歌声[浸染]在银色的月光里,[洒]在丛林里,[飘]到远处去。

我总怀疑,如果月亮上真有嫦娥,那么她一定会听到我的歌声的。

每唱一首,母亲就为我鼓掌。

(8)走着,唱着,山冈就翻越过去了,看到了村子里的灯火,到家了。

(9)多年后,母亲说起当年去接我时,她独自一人经过山冈上那片坟地时,也是战战兢兢的,害怕得很,即使是在冬天,手心也会出汗。

我那时才想起来,为什么我下了晚自习后见到母亲,握着她的手时,她的手心总是湿的。

(10)如今,故乡的山冈还在,山冈上的那轮明月还在,山冈下村庄的那处老宅里,母亲还在等我,像二十多年前在校门口那样,等我。

只不过,现在她是在等我从城市回家。

(11)——我,该回家了。

19.根据第4段的拼音,在横线上写上汉字。

(2分)chén jì:20. 以下对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恰当了一项是。

()(3分)A.交代母子两步行,越过山岗的所见所闻。

B.突出山冈上树林的幽深、动物的喧闹。

C.宣染山冈上深夜令人恐怖害怕的氛围。

D.交代下文母子两人唱歌过山冈的原因。

21.第7段画线句中的加点动词,富有表现力,请简析。

(5分)22.第11段中,“我,该回家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