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4 曹冲称象 教学+习题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4 曹冲称象 教学+习题课件
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找出 文中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说说为 什么他的称象办法不好?
想办法
谁有办法把这头 大象称一称?
对话时,要注意说话 人的身份和语气。
得造一杆大 秤,砍一棵大 树做秤杆。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
得起这杆大秤呢?
用称秤
力气不够 提不动
行不通
曹操:直摇头
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曹冲 称象的办法分为哪几歩?这种办法好 在哪里?
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缸中的小朋友得救了。
(2)从自己画出的句子中,我们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_____ ___________的勇孩 子敢。、聪明
照样子写一写大象的各个部位分别像什么。
大象的鼻子像长长的 管子。
大象的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大
树
liànɡ
重
第三步:趣识汉字
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广,其形像搭建在山脚的 棚,表示底下;从氐,氐是树的根。本义是物体 最下面的部分。
曹 称
议 重
砍
员
论 线
根 杆 止
柱
秤 量
第四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块一块石头的
北宋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他叫司马光。有 一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有个小朋友爬 到假山上,结果正好摔到一口又高又大的水
缸里。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 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缸中的小朋友得 救了。 (1)用“——”画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句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龟虽寿》曹操)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短歌行》曹操)
习题 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主题探究
1
2
拓展提升
1
2
轻重.
zhònɡ( chónɡ(
) )
秤杆.
ɡān( ɡǎn(
) )
重量.
liánɡ liànɡ
() ()
zhù zi
第三步: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第四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
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 船下沉的地方为止?
画线是为了标记出船身下沉的位置,石头装 到船下沉的地方是因为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 量相同。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读第4 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2)用“才”写一句话: __他__才__上__幼__儿__园__就__已__经__会__背__古__诗__了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原文,按曹冲称象的方法为下面的内容排序。
3
2
1
4
(2)判断。 ①大臣们的方法好,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 ②曹冲的办法妙,利用水的浮力把大象的重量变成一 重量,既能准确称出大象的重量, 又方便。( )
第一步:课前认知 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了吧?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 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 洲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 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 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约5吨,仅 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
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 性的“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与“祥”字谐音,因此被赋予了 吉祥的寓意。在傣族人民的心目 中更是吉祥与力量的象征。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初读感知
猜一猜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大象
你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要称一头活着的又 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 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
4
1
2 5
3
我会认
cáo
冲
yì lùn
chēnɡ
象
zhònɡ
量
xiàn
画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yuán
官
ɡǎn
一
zhǐ
为
gēn zhù
四
子
chènɡ kǎn
大
树
liànɡ
重
曹 称
议 重
砍
员
论 线
根 杆 止
柱
秤 量
理解词语
【官员】 【议论】 【船舷】 【果然】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船两侧的边儿。 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 人员。 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第五步:动态演示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 了一件什么事吗?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 称象的故事。
学习本文时,我们可以先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几 种称象的方法,并通过对比,结合曹冲称象的过程, 想一想曹冲的办法为什么比官员们的办法好。学习 运用“……,再……,然后……”写句子。
( 1 )赶象上船。
( 3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2 )在船舷上做记号。
( 4 )称石头的重量。
曹冲称象的过程: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 就有多重。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做到不读错字、 不丢字、不添字、不“吃”字。
自读课文,思考:这篇短文说的是谁 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
曹操和官员及曹冲之间发生的故事。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曹操和 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 出了什么问题?
看大象
“……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 “身子”比作“一堵墙”, 把大象的“腿”比作 “四根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象的高大。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 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这么大的象,到 底有多重呢?
一堵墙
四根柱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 柱子,耳朵像___两__把__大__扇__子____,鼻子像 _____一__个__长_长__的__钩__子_____,尾巴像 __一__根__小__小__的__辫__子___。
积累练笔 用“ …… 像……” 写句子。
十五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 红红的太阳像小孩的脸蛋。
shuǐ dǐ
zhàn lì
柱子
suì yuè
岁月
水底
rán hòu
然后
站立
一杆
一艘
一条
一头
一棵
大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秤
大船
线
大象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妈__妈__到__底__什__么__时__候__才__会__回__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选一选。( A ) A.“才”是“仅仅”的意思,表示曹冲虽然年龄小,但 很聪明。 B.“才”是“刚刚”的意思,说明曹冲年龄太小了,说 的话不能相信。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 法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说一说:从“微笑着点了点头”,你体会到 了什么?
“微笑着点了点头”与前文的“直摇头”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说明曹操对曹冲的办法非常满意。
小组合作讨论:你还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一些
改进的意见吗?
可以把石头换成人或走动的动 物,这样就不用把石头搬来搬
曹操 魏国的君王,他是一个聪明人, 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 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 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善于权谋机变。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 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 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 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 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然 而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了。
语文要素
用“……再……然后……”写句子 本文曹冲称象的办法是: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 有多重。这段话运用了“……再……然后……”的句式,写出了称象的步 骤,表达有序。 举一例:小狗吃饭的时候,先看一看四周有没有人来,再用鼻子闻一 闻,然后用舌头舔一舔,最后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
本文通过写曹冲小时候想出等量置换的办 法称象的故事,体现了曹冲善于观察、勤于 思考的。同时告诉我们:遇事只有多动脑筋,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曹冲能想出巧妙的办法, 是他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结果。我们在生 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句式,只有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让我们养 成勤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吧!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柱子 到底 一杆 称象 七岁 站立 出来 船身 果然 一同 一边 秤杆 力气 石头 地方 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