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
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
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 (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
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 —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
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
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
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
寸的公差》
2009年11月1日实施:
GB/T1800.1—2009《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
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2009《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
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1801—200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4249-2009 《公差原则》
GB/T16671-2009 《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
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1182-2008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
公差标准》
GB/T 1031-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
数及其数值》
GB/T 3177-2009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3505-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
及表面结构参数》
第一节基本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尺寸的术语及定义
1.尺寸- 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值。
如直径、宽度、高度、中心距等。
2.孔和轴-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外) 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外)表面,即由两平行平面或切平面形成的包容面。
3.基本尺寸-- 通过它并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如图2-1)。
它可以是一个整数或一个小数值。
用D和d表示孔和轴。
一般有设计者给定(设计给定的尺寸)。
4.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 a和d a表示。
由于测量误差实际尺寸不一定是尺寸的真值, 形状误差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不相等,因此要用二点法进行测量。
5.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
实际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
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 max和d max表示,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 min和d min 表示。
尺寸合格条件:Dmin≤Da≤Dmax
dmin≤da≤dmax
6.最大实体尺寸孔或轴具有允许材料量为最多时状态(最大实体状态,简称MMC)下的极限尺寸。
它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7.最小实体尺寸孔或轴具有允许材料量为最少时状态(最小实体状态,简称LMC)下的极限尺寸。
它是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8. 作用尺寸
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相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D fe )
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相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d fe)
1)实际存在的,对一批零件而言是随机变量.
2)D fe≤D a ,d fe ≥d a
3)只有D fe ≥d fe,孔、轴才能自由装配(不是D a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