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一上·民勤月考) 我国历史上,首创“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监察机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是()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宋太祖D . 明太祖2. (2分)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丞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3.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A . 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B . 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 . 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 . 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高度4. (2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A .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 .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 . 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 .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5. (2分)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 . 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 . 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6. (2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下图场景(“超过一半的人同意放逐他,他得离开雅典”)反映哪项制度()A . 债奴制B . 陪审法庭C . 十将军委员会D . 陶片放逐法7. (2分) (2020高二下·大同月考) 德国于 1863 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 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 20 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 . 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 .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 . 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D . 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8. (2分) (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
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A . 《唐璜》B . 《等待戈多》C . 《人间喜剧》D . 《牧神午后·前奏曲》9. (2分) (2016高二下·衡阳期中)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A .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B . 美国构筑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C . 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D .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0. (2分)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苏联推行多党制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③“八一九”事件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A . ①②③④B . ④①②③C . ①④③②D . ①②④③11. (2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12. (2分)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
据此回答。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
这说明()A . 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B . 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C .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D .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二、非选择题 (共6题;共70分)1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材料二 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美议(国)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与英国相比,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权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2)根据材料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和条件。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依法治国的作用并进行简要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4. (5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1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
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
……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材料三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获得这一地位的经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材料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16. (20分) (2016高三上·镇江期中)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
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和平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17. (10分)(2016·茂名模拟) 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的法规建设。
1938年8月先期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草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于1939年正式颁布。
1943年正式制定颁布《惩治贪污条例》。
规定:边区所属之机关部队及公营企业之人员.群众组织及社会公益事务团体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
即以贪污论罪:(1)克扣或截留应当发给或缴纳财物者。
(2)买卖公物,从中舞弊者。
(3)盗窃侵吞公有财物者。
(4)强占强征或强募财物者。
(5)意图营利,贩运违禁或漏税物品者。
(6)擅移公款,作为私人营利者。
(7)违法收募捐税者。
(8)伪造或虚报收支账目者。
(9)勒索敲诈收受贿赂者。
(10)为私人利益而浪费公有之财物者。
该文件还规定了具体惩处标准:(1)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
(2)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待或死刑。
(3)贪污在300元以上500无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4)贪污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
(5)贪污100元以下者,处1年有期徒刑或苦役,并追缴其贪污所得财物。
除了依法惩贪制度外,边区政府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精简机构和俸以养廉制度。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法规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意义。
18. (10分)(2016·黔东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