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土建质量员》考试题库-提分试卷(一)一、判断题(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
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地下室内的砌体工程宜纳入主体结构部分。
()2.地基施工结束,宜在一个间歇期后进行质量验收。
()3.防水混凝土所使用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4.活动隔墙工程的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5.实木地板面层所采用的材质和铺设时的木材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木搁栅、垫木和毛地板等可以不必做防腐、防蛀处理。
()6.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时,要求质量控制资料基本齐全。
()7.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从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8.施工时施砌的蒸压(养)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6 d。
()9.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时,应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10.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二、单项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1.分项工程一般是按()来划分的。
A.楼层B.施工段C.变形缝D.主要工种工程12.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
A.(+10 mm、-10 mm)B.(+15 mm、-10 mm)C.(+10 mm、-15 mm)D.(+15 mm、-15 mm)13.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
A.75%B.85%C.95%D.100%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明挖法的基坑及暗挖法的竖井、洞口,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
A.0.2 m B.0.5 mC.0.8 m D.1.0 m15.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延米间距不得大于()。
A.5 m B.10 mC.15 m D.20 m16.以下项目中,属于预制桩钢筋骨架工程主控项目的是()。
A.主筋间距B.桩尖中心线C.箍筋间距D.主筋保护层厚度17.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一般项目中的成品桩裂缝的检查方法为()。
A.查质证书及送检结果B.查称量及试块结果C.直观检查D.裂缝测定仪18.以下项目中,属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工程主控项目的是()。
A.承载力B.成品桩外形C.桩顶标高D.停锤标准19.砌体施工时,楼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
A.标准荷载B.活荷载C.允许荷载D.荷载20.模板拆除,底模拆除时悬臂类构件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A.50%B.75%C.90%D.100%21.在钢筋分项工程中,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的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A.1.0B.1.2C.1.3D.1.522.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或其他专项检验。
A.力学性能检验B.化学成分检验C.出厂项目检验D.抗震强度检验2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
A.验收部位B.工序C.检验批D.专业验收24.分项工程可由()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A.一个或若干个B.不少于三个C.不少于五个D.不少于十个25.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铺涂。
A.50~100 mm B.100~120 mmC.120~150 mm D.200~300 mm26.混凝土浇捣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A.1 m B.1.5 mC.1.8 m D.2 m27.涂料防水层施工时,侧墙迎水面和背水面均应采用()保护。
A.混合砂浆B.水泥净浆C.20 mm厚1:2.5水泥砂浆层D.20 mm厚1:3防水砂浆层28.蓄水试验第四遍涂料涂刷干燥()以上后,才能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一般为50~100 mm,蓄水时间24~48 h,当无渗漏现象时,才能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
A.12 h B.24 hC.36 h D.48 h29.一般项目的合格判定条件:抽查样本的80%及以上符合各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质量指标,其余样本的缺陷通常不超过规定允许偏差值的()倍。
A.1.1B.1.2C.1.3D.1.530.砂和砂石地基垫层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或压实。
在基坑内,应设置5 m×5 m 的网格标桩,控制每层垫层的虚铺厚度。
当采用插振法、平振法、夯实法或水撼法时,每层虚铺厚度不得超过()。
A.150 mm B.250 mmC.350 mm D.450 mm31.重要工程或大面积的地面系指厂房、公共建筑地面和高填土,三者应采取()确定最优含水量与相应的最大干密度。
A.击实试验B.环刀取样试验C.烘干试验D.小型锤击贯入度32.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的保温、保湿养护。
A.14 d B.28 dC.30 d D.56 d33.下列选项中,属于砂及砂石地基的主控项目的是()。
A.压实系数B.石料粒径C.含水量D.分层度偏差34.按成桩方法分,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A.开口钢管桩B.预钻孔打入式灌注桩C.人工挖孔桩D.冲击成孔灌注桩35.吊顶工程,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
A.300 mm B.500 mmC.1 000 mm D.1500 mm36.屋面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
A.1 mm B.3 mmC.5 mm D.7 mm37.对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时,搭接宽度为()。
A.50 mm B.70 mmC.80 mm D.100 mm38.地下防水工程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抽查一处,每处10 m2,且不得少于3处。
A.50 m2B.100 m2C.200 m2D.500 m239.检查空鼓应采用()的方法。
A.钢尺检测B.塞尺检测C.拐尺检测D.敲击40.施工现场抽查砖的含水率的简化方法可采用现场断砖,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视为符合要求。
A.5~10 mm B.10~15 mmC.15~20 mm D.20~25 mm41.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
A.小于箍筋直径的3倍B.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C.小于箍筋直径的8倍D.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42.梁高h≤800 mm时,箍筋最小直径为()。
A.2 mm B.4 mmC.6 mm D.8 mm43.对跨度不小于4 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
A.1/100~3/100B.1/1 000~3/1 000C.3/1 000~5/1 000D.7/1 000~9/1 00044.现浇楼板采用早拆模施工时,经理论计算复核后将大跨度楼板改成支模形式为小跨度楼板;当浇筑的楼板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的设计强度标准值,可拆除模板,保留支架,严禁调换支架。
A.50%B.75%C.80%D.100%45.抹灰工程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
A.护口B.圆弧C.滴水线(槽)D.描黑46.钢筋进场时,除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还应检查()。
A.进场复验报告B.生产许可证C.施工记录D.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47.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 m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
A.普通螺栓B.高强度螺栓C.铆钉D.锚栓48.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随机抽取。
A.浇筑地点B.搅拌机口C.运输车中D.任意地点49.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二级焊缝允许的缺陷是()。
A.表面气孔B.弧坑裂纹C.电弧擦伤D.咬边50.单层钢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按()划分。
A.变形缝B.施工段C.屋面、墙扳、楼面等D.楼层三、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道题后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选对的每个选项得0.5分。
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的所有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51.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工程质量事故,通过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工程质量事故具有的特点有()。
A.复杂性B.严重性C.可变性D.多发性E.单次性52.下列选项中,进行观感质量验收采用的方法有()。
A.目测法B.触摸法C.简单量测法D.量测(度量)比较E.判断处理法53.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的规定有()。
A.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B.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C.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接牢固D.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褶E.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大于10 mm54.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接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有()。
A.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B.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C.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 mmD.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 mmE.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 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 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 mm55.下列情况中,属于严重质量事故的包括()。
A.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B.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C.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D.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E.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56.下列选项中,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的修补方法主要有()。
A.粗砂填补B.表面抹浆修补C.细石混凝土填补D.水泥灌浆E.化学灌浆57.下列选项中,工程质量问题可不需专门处理的情况包括()。
A.不影响结构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B.较轻微的质量缺陷C.对出现的某些质量事故,经复核验算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可不作处理D.严重影响到工程正常使用的安全,且无法通过修补的方法予以纠正时E.通过修补可以不影响工程的外观和正常使用58.下列选项中,属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定程序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