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1303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人文素养、艺术鉴赏能力、专业发展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社会媒体责任的,掌握影视编剧、导演、拍摄、制作、策划、营销等领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立足于媒体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能满足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等行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艺术、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比较宽广的人文知识面、艺术视野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2、具备立足于媒体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意识,了解影视媒体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3、具备良好的影视艺术理论与批评水平,具有较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4、掌握影视编剧、导演、拍摄、制作、策划、营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操作各类高清摄像机、编辑系统、灯光照明和音频制作设备、电视切换设备的技能,具备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的基本能力;
5、拥有较好的影视专业外语水平,具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国际化视野;
6、具备专业发展的探索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
7、熟悉党和国家关于影视文化事业、广播电视电影事业、精神
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备独立思考与解决影视艺术创作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影视艺术与制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影视摄影、摄像、导演、编剧、剧情片、纪录片、电视节目创作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能运用于影视艺术创作中;
2、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影视鉴赏与批评能力;
3、掌握广播影视编导、策划、写作、摄影、摄像、编辑、主持、表演、数字制作和跨媒体项目制作的技术,具备操作各类高清摄像机、编辑系统、灯光照明和音频制作设备、电视切换设备的技能,具备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组织、策划和实施影视文艺活动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内外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熟悉媒体行业发展的前沿与动态;
6、熟悉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与产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
责任;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专业和工作的实际问题;
8、具有较强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1.1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矩阵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视听语言、编剧基础、导演理论与实践、电视节目策划与营销、活动影像拍摄与制作、数码摄影与制作、电视画面编辑、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
表1.2毕业要求与支撑课程的关系矩阵
2、专业课程要覆盖所有毕业要求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影视作品创作为核心,以核心课程为主干,分层培养影视创作能力:
一、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贯通核心课程,加强之间联合培养,使学生在影视编剧、导演、摄影、摄像、制作、
策划、营销等环节上提升实践能力;
二、以项目为依托,带动实践教学。
联系影视传媒行业,围绕项目进行学生影视创作实践能力培养;
三、利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查课程的实践教学,拓展学生专业艺术视野,积累行业实践经验。
主要实践课程:毕业展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编剧基础、导演理论与实践、活动影像拍摄与制作、数码摄影与制作、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策划与营销、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摄影考查、影视创作考查、电视节目制作考查等。
五、修业年限
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六、毕业学分
160学分
七、授予学位
艺术学学士
八、专业教学进程表
注:每学期学分数原则上不超过30学分。
创新创业教育校级平台选修课模块共计12分,具体课程安排详见《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级平台选修课模块一览表》
十一、毕业学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