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学案2018
一、学习目标:
根据经纬度或气候资料(气温、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说明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成因
二、课前预习:
1.概念:
(1)天气
(2)气候
2.相关知识复习:填表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
3.思维拓展: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哪些?简单举例说明
(2)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有哪些?简单举例说明
三、课堂知识点总结
三、合作探究
1.(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 D.④
3.读下图及表,回答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四、真题演练
1.(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
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8分)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6分)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甲、乙两地海拔高度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混交林,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图14)
图14材料二图14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1)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变化的原因。
(5分)
(2)甲地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乙地河流的航运发达。
试分析两地河流开发利用方式差异的自然原因。
(6分)
5.如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问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
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
天气条件。
6.读下图,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1)上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分)
(2)据下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9分)
(3)根据两图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答出三项。
(9
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
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8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6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4分)
1.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2分);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2分);(地处中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2分);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2分)。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分)。
(2)作用: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的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3分);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分)。
(3)原因: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2分);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2分)。
(4)理由: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1.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
(1)龙卷风为湿热的强烈涡旋,由图知该地中部近墨西哥湾处龙卷风发生频率较高,故知其源地主要为墨西哥湾。
龙卷风为带正电荷的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而成,故其抬升过程为来自墨西哥湾的气团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而成。
(2)龙卷风的行进路线及其形成后大破坏力受地形的影响。
中部为平原地形,对于龙卷风行进的阻碍作用较弱,会加大风力,加快风速。
美国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中部平原为峡谷效应,对于龙卷风的形成有加强效应,加大了风力。
(3)读图知北美大陆美国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春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升温较快;中部面积广大,南北延伸,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龙卷风最为美国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龙卷风破坏力极强,时间短暂,范围较小,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龙卷风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十分壮观,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题材之一,因此受到人们关注。
答案详解
(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温度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1)气候类型不同,前者是温带季风气候,后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
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向阳,乙地位于山脉北坡,阴坡,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3)丙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丁地:旱地农业,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答案
(1)M地降水冬季多于夏季(1分),N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分) M地位于日本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湿(1分),再加上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1分),而夏季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1分)。
(2)甲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域,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2分),流经山地丘陵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1分);乙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多雨,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小(2分),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网稠密(1分)。
答案详解
此题答案为: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1.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分)
答案详解
1. (1)盆地a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a(1)读图可知,河流北部的支流较多,南部支流较少,可以判断出其北部的降水较多。
其原因是额尔齐斯河右岸(北岸)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