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汉语2》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31034
课程英文名称:Elementary Chinese Course 2
课程总学时:128 讲课:96 实践:32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综合汉语2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一年级的一门综合语言技能训练课,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是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初级汉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并系统讲授汉语的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全部声、韵、调,初步掌握3000左右词汇和280个左右语法项目。

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使其具有基本的运用汉语的能力,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交活动的需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综合汉语2教学大致分为语音、语法和语汇三个阶段。

语音阶段让学生掌握汉语的声母、韵母、音节、声调、轻声、儿化及变调、语调等主要的发音技能。

同时学会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为能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的语法学习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

语法阶段通过实用的会话,以句子为基本的技能训练单位,进行语法结构、意义和语用功能的教学。

通过会话课文来学习汉语的基本语法,使学生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掌握句子或语段,具备初步的会话能力。

语汇阶段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短文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训练成段表达能力,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要求是学习结束后,能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语法大纲》所规定的二级标准。

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能力,为升入高年级后的汉语学习和相关专业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三)实施说明
1. 综合汉语2共计128学时,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零起点的学生,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4.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对与内容不相关的部分可自行安排讲授顺序;
5.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讲授、对话、讨论以及实际运用能力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的多手段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完成综合汉语1学习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的选择以教材为主,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加以扩充,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汉语晚会和比赛,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综合汉语2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和汉语运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成功之路》,隋岩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速成汉语初级教程》,郭志良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中文摘要
综合汉语2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一年级的一门综合语言技能训练课,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是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年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初级汉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并系统讲授汉语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具有基本的汉语运用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词语用法
总学时(单位:学时):40 讲课:40 实践:0 上机:0
具体内容:
讲授词语的划分及类型,具体讲解实词和虚词中具体词语的用法。

重点:
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难点:
虚词的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1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教学(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特点及用法
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

难点:
所学动词和形容词的具体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2部分数词、量词、代词教学(讲课6学时)
具体内容:
数词、量词、代词的用法。

重点:
量词和代词的用法。

难点:
所学量词和代词的具体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3部分副词、介词、连词教学(讲课6学时)
具体内容:
副词、介词、连词的用法。

重点:
副词、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难点:
所学介词的具体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4部分助词、叹词和拟声词教学(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的用法。

重点:
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的用法。

难点:
所学助词的具体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5部分主谓短语、述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教学(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主谓短语、述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的用法。

重点:
主谓短语、述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的构成与用法。

难点:
使用偏正短语和补充短语的能力。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6部分联合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教学(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联合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重点:
联合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的构成与用法。

难点:
使用联合短语和介宾短语的能力。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7部分数量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固定短语教学(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数量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固定短语
重点:
数量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固定短语的构成与用法。

难点:
使用兼语短语和固定短语的能力。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1.8部分按功能划分的短语教学(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教学。

重点:
短语的构成与用法。

难点:
使用短语的能力。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2部分主课文的讲授
总学时(单位:学时):56 讲课:56 实践:0 上机:0
具体内容:
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题材范围内最常用的词语和句式,培养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发展对话和叙述的交际能力。

重点: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重点词组和句型。

难点:
自己组织语言来复述课文的内容,并能进行相关内容的作文写作。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2.1部分生词、短语教学(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生词表中所列的生词、短语,以及习惯用法,做到会读能写。

重点:
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的具体用法。

难点:
动词、副词和介词的具体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2.2部分句型教学(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各种语法句型和用法。

重点:
基本语法句型的用法。

难点:
把字句、被字句等特殊语法句型的用法。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2.3部分课文教学1(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要求学生可以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会话内容,在日常语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课文的背诵以及转述。

难点:
分角色表演课文。

第2.4部分课文教学2(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要求学生可以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会话内容,在日常语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课文的背诵以及转述。

难点:
分角色表演课文
第2.5部分课文教学3(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要求学生可以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中的会话内容,在日常语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句式。

重点:
课文的背诵以及转述。

难点:
分角色表演课文。

第2.6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演练课文(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短语、句式,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会话练习。

重点:
掌握各种句式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第2.7部分习题课(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第3部分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
总学时(单位:学时):32 讲课:0 实践:32 上机:0
第3.1部分听的训练(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用所学课文相近的题材进行听力训练,难度略低于或者相当于正课文的原版有声教学资料。

第3.2部分说的训练(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在指定时间内,让学生就指定题目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进行2-3分钟的叙述,要求内容充实、言语连贯。

第3.3部分读的训练(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让学生朗读课文,进行精读和略读的训练。

第3.4部分写的训练(讲课8学时)
具体内容:
组织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短文写作,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方法,使学生
能写叙事文及简单的应用文。

习题:
课后习题及补充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