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建设项目1.1.2项目主管单位:某区人民政府1.1.3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某市中双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1.4项目建设地点:某区上游社区1.1.5项目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保障,通过新项目的引领,新品种的引进,新科技的推广,逐步形成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垂钓、采摘观光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观光园区。
示观光园区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四区”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善并具有国领先水平的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同时也必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岭东区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包括:旅游、观光、采摘园;对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花卉、苗圃基地;科普中心以及养殖业和加工业等。
1.1.6项目建设背景岭东区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依据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同步提高。
生态农业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农业及乡村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宗旨一致,但生态农业更注重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功能。
生态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最大变革。
它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为亿万农民所乐于接受,发展生态农业已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随着工业中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人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状况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生产大量的优质无污染绿色农产品供应市场,已经在国家决策部门、各级政府和企业间达成共识。
本项目以生产大量的优质无污染绿色农产品作为某区重要的规划目标之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发展政策。
某区生态农业示观光园区建设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口创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形成聚集效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无重工业污染。
规划区地势平坦,排水通畅。
1.1.7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农业示观光园区)1.1.8目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亩,其中:种植业1400亩、养殖业1100亩、生产加工业60亩、苗木花卉基地400亩、饲料基地500亩、其它540亩。
1.1.9建设容及规模按照园区规模及建设资金考虑,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
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180万元,流动资金1820万元。
一、旅游观光采摘园1、旅游接待中心500平方米。
2、日光温室大棚90栋。
3、无土栽培棚室4000平方米。
4、露天无土栽培蔬菜及水果种植示区5000平方米。
5、垂钓鱼池,水面100亩,水深4米,设置6个垂钓区,建设休闲垂钓亭12座。
6、水上餐厅300平方米。
7、科普广场3300平方米。
8、观光长廊900延长米。
二、对俄出口蔬菜种植基地1、温室大棚60栋。
2、棚室350栋。
三、养殖业1、年产1万头生猪养殖场。
2、年产3万只蛋鸡饲养场一座。
四、加工业1、果蔬加工厂600平方米。
2、2000吨冷藏、保鲜库1座。
3、饲料加工厂。
4、肥料加工厂。
5、年处理能力5万吨的园区污水处理厂。
6、年产5000吨白酒勾灌装生产线一条。
五、种植基地1、苗木基地400亩。
2、畜禽饲料基地500亩。
六、水利及防洪设施建设1、小塘坝一座,面积50亩,水塘种植荷花10亩,水塘四周建设赏花亭、娱乐亭、餐饮亭及各种景观20座。
(小塘坝属旅游观光采摘园组成部分)2、山体防洪护坡1000延长米。
3、小安邦河治理1500延长米。
七、附属设施、设备1、办公楼800平方米.2、锅炉房300平方米。
3、机电井6眼。
4、园区主干道30000平方米、田间道24000平方米。
5、园区正门2座,其中:工艺门、园林门(铁艺门)各1座。
6、建铁艺围墙6000延长米。
7、景观绿化800亩。
8、给排水及供电设施一套。
9、相关设备设施20余台(套)。
八、动迁补偿动迁补偿200亩。
1.1.10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三年(2012年6月—2015年6月)。
1.2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3、《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4、《国家节约能源法》;5、《某市“十二五”规划》;6、《某市总体规划》;7、《岭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8、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1.3项目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农业是基础,种植业,养殖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是国家农业发展变革的需要。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现代农业示园区的建设需求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改革为核心的第一个阶段,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农副品的供给由相对紧缺到相对平衡与富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需求日渐显著。
第二阶段,国家启动了“菜篮子”工程,由于广泛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地板结,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示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第三次变革的起点”,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特征,而是以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作为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是我省建设“八大经济区”的需要。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后代的千秋大业。
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年初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
该项目建设,可以使园区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采用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尽可能减轻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推动某市循环经济建设步伐,按照科学发展,为把某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带动区域农民共同致富。
四、是振兴某市经济的需要。
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操作及管理人员,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众多的就业岗位,不但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通过招聘、培养等各种渠道引进人才将大大提高地区科技生产水平,使得投资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从而形成聚集效应和良性循环,并带动交通运输、电信、金融、文化教育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对于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促进某地区经济转型、增加就业,改善投资环境,产生凝聚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是某市实施“菜篮子”工程的需要。
我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
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先后经历了兴建生产基地,增加副食品供应;完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基地企业综合效益;发挥基地龙头示作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发展阶段,从而结束了我市蔬菜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历史。
但本市蔬菜副食品供应形势还不容乐观,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市蔬菜副食品外购量占消费总量一半以上,反季节蔬菜大部分从寿光等地输入,本地果蔬生产能力急需扩能增量。
大力发展棚室经济,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四季需求,为市民吃上新鲜菜、便宜菜、直销菜、放心菜提供坚实保证。
六、是建设延边经济带和加快发展对俄蔬菜出口的需要。
某市地处合江东部地区,这里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水草丰美,流经项目区的小安邦河是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优越,本地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利用园区现有蔬菜种植基础,建成产、加、销一体的绿色蔬菜基地,主要供应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蔬菜批发市场和饶河县中俄边贸蔬菜市场。
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形式,开创农产品出口创汇新格局,为岭东区乃至某市农民创造致富条件。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市场预测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一、俄罗斯市场需求分析园区对俄出口果蔬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受地理、气候条件、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困扰,农业、食品加工、蔬菜种植等产业发展滞后,而这一现象在一定时间尚难改变。
俄罗斯自产蔬菜仅1300万吨,平均每年从国外进口蔬菜约270万吨。
在政策方面,为了保证居民的消费需求,俄罗斯对萝卜、食用甜菜和洋葱等部分蔬菜实施进口零关税临时性调节政策,为中国的蔬菜出口提供了良好机遇。
园区距国家一类口岸——饶河口岸320公里,饶河口岸是乌苏里江沿岸对俄陆路口岸,运距750米。
俄罗斯滨海边区、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对蔬菜的需求量很大,将给园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
二、本地蔬菜市场需求分析岭东区生态农业示园区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山地资源,可以生产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果蔬品种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果蔬消费将逐步上升,特别是符合世界健康潮流的有机果蔬,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广阔。
农业旅游观光采摘已成为城市居民出游的新亮点,本园区距市区仅10公里,绿色有机果蔬、花卉、苗圃、垂钓、餐饮娱乐以及优美的环境,必将吸引大批游客。
采摘、垂钓、餐饮也将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
某市季节性和反季节性果蔬50%以上靠外进,本地市场果蔬缺口大,园区所产果蔬销售前景看好。
三、畜禽市场分析随着某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城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肉类消费主体的猪肉及其产品的调入量将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