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加道岔、拆除线路施工方案

增加道岔、拆除线路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西安南京线合肥至南京段工程(第一标段)三十里铺站5道过渡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合宁铁路铺架项目经理部2006年12月5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轨道铺设标准 (1)3、工期安排 (1)4、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具、技术装备、轨料 (1)5、整体施工计划安排 (2)6、施工步骤 (3)7、质量要求 (6)7.1 使用旧道岔质量要求: (6)7.2 道岔铺设质量要求 (6)7.3 线路养护达标及工程交接 (6)8、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8.1 既有线上作业的要求 (7)8.2既有线施工重点 (9)8.3既有线施工防护措施 (9)8.4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0)9、施工配合 (11)10、施工注意事项。

121、工程概况既有三十里铺车站为一般中间站,站内4股道,既有3道、4道改造后为合宁正线;既有Ⅰ道、Ⅱ道为淮南线正线,根据设计要求插铺道岔,同时对岔区同步更换为60kg/m 轨道,线间距由原6.32m改为6.5m;新建5道、6道作为到发线。

根据施工安排,由肥东~三十里铺右线铺架完毕后,及时转入三十里铺向合肥铺架;但根据目前施工的进度,三十里铺车站改造在肥东~三十里铺右线铺架完毕后,无法改造完毕;必须在由既有3道连通铺架基地的联络线插铺一组道岔,与设计三十里铺5道连接,形成由三十里铺~肥东方向的铺架通道。

主要工程量:铺p50-1/12道岔1组;拆除线路57m,新铺p50-17.705m,回铺线路41米;2、轨道铺设标准插入临时8#道岔为P50-12号旧木枕道岔(图号:399-75),道岔前与铺架基地联络线连接,岔前、后采用15根木枕过渡。

岔后曲股作为联通5道使用,采用异型夹板。

3、工期安排4、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具、技术装备、轨料鉴于铺架基地联络线运输繁忙,在不影响行车的条件下为保证线路按要求开通,需配备小型养路设备。

主要机具数量和技术装备数量见下表:主要机具、技术装备数量表主要轨料表5、整体施工计划安排计划安排分为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2007年1月15日—1月17日,施工准备,卸岔料,将岔枕按设计位置穿入既有砼枕空之间;第二步:2007年1月18日拆除线路、铺临8#岔,电务配合;第三步:道岔及回铺线路养护。

6、施工步骤三十里铺5道过渡施工方案见图1第一步:(1)施工安排:1月15日-1月17日,将临8#岔的岔料利用联络线卸到线路两侧,将枕木摆好在设计位置上穿进既有线路的枕木空内,做好铺设准备;同时电务做好过渡准备。

(2)施工要求:施工中各种工、机具不得随意摆放,不得侵线,不得搭在临线股道。

施工人员不得坐在邻线钢轨股道上。

以下每步均如此要求。

本步骤施工高峰期计划安排30人。

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4第二步(1)安全防护:按规定在作业地点设置专业防护,两端线路设专人防护;a 、钉闭三十铺站既有3道临2岔,开通曲股;b 、在通向铺架基地联络线上作业地点前后50m 线路中心设停车信号牌。

(2)扒开既有枕木空道碴,将岔枕穿入。

(3)线路扣配件拆除:松动要拆除的联络线路夹板的螺栓,(提前使用柴油或螺丝松动剂浸泡处理).按隔二拆一的方式拆除既有线路上的扣件。

对于特难拆卸扣件用气割处理。

本步骤计划安排30人,其中防护5人。

第三步:拆除既有线路,将砼枕和钢轨拉出来,钉设道岔直股,铺设线路前后的钢轨,如下图临时工程25m(p43)三十里铺站工程线既有线路示意图(单位:米 "X"表示要拆除的线路)工程线三十里铺站铺设后线路示意图(单位:米)第四步:直股钉设完后,信号配合,养护开通直股,拆除防护作业牌、临2#岔钉闭装置;利用行车间隙钉设临8号道岔曲股。

第五步:全面检查线路和道岔,随即进行全面的线路养护,联合检查确认。

第六步:铺设8#岔后至7道设计车挡的连接线路,新铺线路17.7m。

7、质量要求7.1 使用旧道岔质量要求:(1)尖轨无损伤,在尖轨顶面宽等于及大于50mm处,其轨面不低于基本轨顶面1mm。

(2)尖轨顶铁长度应保证在尖轨尖端扳靠基本轨时,顶铁恰好与基本轨腰部密贴。

(3)基本轨无损伤,其垂直磨损,到发线上不大于4mm。

转辙器侧向基本轨的曲折量应符合规定。

(4)辙岔心、辙岔翼无损伤,在辙叉心宽40mm的断面处,到发线垂直磨耗不大于4mm。

(5)护轮轨、螺栓无损伤。

(6)全组道岔拼装完毕后,各部位尺寸均符合质量要求。

7.2 道岔铺设质量要求(1)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在转辙杆连接处,尖轨与基本轨的间隙不得大于2mm。

(2)轨距允许误差,装有控制锁设备的道岔,除尖轨尖端处为±1mm外,其余各部均为+3mm,-2mm,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得小于1348mm。

(3)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其误差不得大于2mm,连接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不得大于3mm。

(4)道岔铺设后,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应平顺。

在道岔全长内高低差,正线和到发线不得大于4mm。

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

(5)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和轨距错牙不得大于1mm。

(6)基本轨落槽,滑床板平直,滑床板与尖轨间有2mm以上空隙者,正线和到发线每侧不得多于1块。

7.3 线路养护达标及工程交接线路连接完毕后,立即组织人员将准备好的道碴倒运至枕木盒内,填满枕木盒,道碴边坡、碴肩宽度、碴肩堆高达到设计要求。

组织人员配合小型捣固机进行细拨道、起道、串碴、捣固等工作,线路养护完毕后需达到下表标准。

线路养护标准注:斜线下数值为测量弦长(m)8、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既有线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铁道部《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和上海铁路局(359号)文中有关既有线施工的要求执行。

8.1 既有线上作业的要求(1)在车站施工时,施工现场设工地防护员。

(2)施工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三必须”即:“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对职工进行的安全和技术交底必须明确,施工领导人必须四到位(人员到位,职务到位,责任到位,业务水平到位)”。

(3)任何机械在作业或停留状态,均不得侵入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为防止机械或工器具及轨料等侵限,在靠运营线一侧设置标志明显的限界桩,限界桩之间应用有明显标记的限界绳连接起来。

(4)在运营线上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有关规定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由有经验的领工员、施工员带班,方准上道作业。

(5)施工单位在运营线上进行线路作业,必须在施工计划得到批准,安全措施得到落实(与有关站、段签订的施工安全协议书,规定的内容、施工地段的线路交接、养护、完工验交等有关事宜得到落实)。

经有关部门检查认为具备施工条件后,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组织上道作业。

(6)在运营线上作业,必须遵守《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二章的有关规定,由施工负责人检查认为防护人员按规定设置到位、通讯联络保证可靠的前提下,方可组织施工。

(7)在实施上道作业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落实施工计划执行的可靠性,施工劳力、机械设备、材料配备的合理性,并确认与车站办好封锁、慢行手续,才能开工,施工中要随时掌握好进度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完毕,要认真进行检查,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材料、机具无侵限,才能撤除防护,开通线路。

(8)进行线路作业的防护条件应按照《技规》第291条-第295条有关规定办理。

(9)施工单位在运营线上进行线路养护、维修的起拨道作业,禁止使用齿条式起道机。

(10)站内线路上作业时,邻线来车如有防护员可不下道,但必须停止作业,两线间不得留有人员,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11)严禁在既有线上或车辆、车列的底下坐、卧、乘凉、避雨、休息、行走。

(12)严禁钻车﹑扒车;休息时不准坐卧钢轨﹑枕木头及道床边坡上,绕行停留车辆时其距离应不少5米,并注意车辆动态。

(13)既有线路旁作业应在施工员或工班长的领导下进行,施工员或工班长应根据施工作业项目﹑施工环境,具体布置安全注意事项。

(14)在裸露带电设备周围不得使用钢尺和皮尺进行测量工作。

(15)各种开关箱严禁随地乱放,应离地0.8米以上,相对固定,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电线应离地按规定敷设,严禁乱接乱拉,除电缆外,其他电线一律不得敷设在地面上。

(16)各种电线电缆接头必须有防潮湿包扎﹑防拉扯措施,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使用熔断丝,禁止用铜﹑铝或其他金属线代替。

(17)在靠近既有线边缘施工时设置,两端安排防护员防护,当来车时停止一切危及行车安全的施工;(18)在既有线一侧挖台阶控制开挖长度,确保既有线稳固。

(19)施工设备使用前经过调试、检测,确认技术性能和安全装置状态良好后方准使用。

8.2既有线施工重点(1)为确保各项施工安全措施顺利实施,项目部指派专人领导,负责安全工作。

(2)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应执行施工计划提报和审批制度。

对封锁既有线路等其他影响行车设备的施工,应在前一个月提出施工计划,报合宁工程指挥部预审,预审通过后报上海铁路局运管部。

待施工计划批准后,在开工前3~5天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向运营调度以及其他有关单位部门发出施工电报。

(3)施工当日,施工负责人或指派驻站联络员应提前一小时以上,在车站《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

详细登记施工项目内容、地点、封锁及开通时间或慢行地段、限制速度等。

通过车站值班员向列车调度员再一次提出具体申请施工,施工负责人接到列车调度员发布的实际施工命令(并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必须确认施工起止时刻,按规定设置防护,方可指示开工。

施工负责人应保证在施工命令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经检查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撤除防护信号,办理开通登记销点,车站值班员将情况报告列车调度员。

不能按时开通区间或不能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速度运行时,施工负责人应提前通知车站值班员,取得列车调度员延长施工时间,或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

(4)凡妨碍和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施工时,负责人应按(3)条要求,先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要点(并经值班员签认),按规定设置施工防护。

8.3既有线施工防护措施(1)在既有线施工地段,设限界标志(直线地段,限界标距轨道中心线不小于2.0m,曲线地段不小于2.5m)。

(2)在施工工点两端,根据施工对行车影响程度,按《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规定,设置减速信号牌、减速地点标、停车信号牌、司机鸣笛标及道口标和作业标等防护信号。

(3)施工工点与相邻车站应有可靠直通电话联系,防护设备应经常检查,保证正常使用。

(4)施工点应配备防护人员5人(其中一人守电话,线路两端各派一人,中间联络员各一人),在视线不良地段应增设中间联络员或信号传递设备。

(5)工点负责人如发现施工地点有妨碍行车安全的异常情况时,除采取紧急措施消除行车故障外,并应立即命令防护员显示停车信号和通知驻站联络员转告车站值班员暂不放行列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