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对本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各项素质发展很不均衡,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为宁波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规范的管理依据。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结果分析对策
从2007年开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以党中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健康第一”方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教育手段。

本文对我校《标准》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进一步落实好《标准》的实施工作,行之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在校学生共1450人(其中男852人,女598人)。

1.2 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宁波市有关体育专家,对贯彻实施《标准》的具体组织形式及测试方法进行访谈,并对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问题进行探讨。

1.2.2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标准》测试后的成绩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总测评得分分析
《标准》全国设计比例为优秀率占25%、良好率占50%、及格率占23%、不及格率占2%。

为了检验《标准》在我校实施的效果,对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从测试结果看,学生的体质状况较差,总体合格率较低,其中不及格为9.9%,及格为42.3%,良好为36.8%,优秀为11%,见表1。

数据显示,良好、优秀率偏低,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平时缺少锻炼,不认真对待测试的结果。

表1 我校学生《标准》测试成绩统计(%)
性别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8.6 14.2 男38.9 38.3
11.2 45.7 女 35.3 7.8
9.9
36.8
42.3
合计11
2.2 身体形态指标成绩测评得分分析
身高体重指数是反映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学生的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以及营养状况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见表2,全体学生中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8.5% , 超重或较低体重比例达到了35%,而正常体重比例只有46.5%,有用心爱心专心1
近55%的学生身体形态有待改善,这些都与平时生活习惯欠佳, 缺乏体育锻炼有关系, 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表2 我校学生身高体重指数成绩比例一览表(%)
2.3 生理机能指标成绩测评得分分析
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20岁时达到最高峰,男子平均为3600ml,女子平均为2700ml。

从表3可以看出,优秀比例为10.73%,不及格比例为7.08%。

数据显示,男生成绩虽然明显好于女生,但是这个数据远没有达到《标准》全国设计比例,说明,我校学生心肺功能指数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女生。

表3 我校学生肺活量指数成绩比例一览表(%)
2.4 身体素质指标成绩测评得分分析
人体机能在肌肉工作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从表4可以看出,耐力项目优秀率只有12.5%,不及格率占5.3%,说明我校学生耐力素质比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篮球模块的学生,我校学生的篮球运球优秀率较低,为8.4%,而不及格率为7.15%,数据显示,女生成绩比男生更差,说明我校学生篮球运球技术掌握的很不好,可能是因为学校篮球场地紧缺而且篮球运动不够普及等原因造成的。

我校学生握力素质优秀的占17.3%,不及格的占9.65%,说明我校学生握力素质也不够好,今后有待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1表4 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成绩比例一览表(%)
注: 篮球运球简称为篮运;耐力(男生1000m,女生800m)
3 建议与对策
学校对《标准》实施很重视,而且投入的经费也很多,但是学生的测试结果显示,体质状况较差,尤其是女生,而且各项成绩发展很不均衡。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宣传和学习,提高认识
用心爱心专心2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更应该关注和参与学生体质健康这个伟大的世纪工程,关注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通过《标准》实施这一平台,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学生是《标准》实施的主体,教师是《标准》实施的灵魂和关键,所以,在向学生讲解分析《标准》中提到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项指标时,不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对数据之间、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要做详尽的阐述,让学生明白三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既互为条件,又相互制约的。

培养自己的体育能力和习惯,并非仅靠一周两学时的体育课就能办到。

体育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便在课余锻炼中利用所学知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三项指标为锻炼指南,有的放矢地进行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进而有效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提高《标准》的评定成绩。

.2 明确锻炼目标,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学生对自己的体质、素质不甚了解,在身体锻炼中没有明确的目标,抓不住重点。

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的内容而忽略了身体全面锻炼和素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为此,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标准》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项指标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最好方法。

可以利用前几次课的准备活动时间和素质训练时间对学生的三项指标进行测试、计算。

通过对学生身体形态原始数据的测试分析,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体重是否超标,以便确定在今后的锻炼中是以加强有氧运动以减肥为主还是发展力量、增加营养、增大肌肉重量为主;通过身体机能原始数据的测试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的好坏,使学生明白,要想在今后的身体锻炼中提高身体机能,就必须经常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充分利用早操、课间操、课余锻炼时间进行长跑、游泳、健美、武术、球类等项目的练习;通过身体素质原始数据的测试分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素质存在的不足并作为今后锻炼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在课余锻炼中加以提高。

通过上述测试分析,学生不管是在体育课,还是课余锻炼时间都更自觉、更积极、更投入,改“要我练”为“我要炼”,既激发了学生投身锻炼的热情,又培养了经常锻炼的习惯。

3.3 测试模式灵活多样
在测试模式上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 如教师人数、学生人数、测试仪器情况、测试场地情况等选择适宜本校情况的模式进行。

适当考虑延长测试时间,给学生一定的锻炼与提高机会,同时也能保证测试成绩的正确性。

3.4 成立组织机构、增加体育教育经费投入
《标准》对身体形态、机能及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成立有关的专门组织机构是很必要的,除成立校《标准》实施领导小组外,需要组建一支工作热情、业务熟练的专职队伍,在测评工作过程中承担组织者、协调者、实施者的角色,同时又能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科学优质的服务,拓展测评工作的空间,使测评工作真正服务学生。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不够多样化,面积不足和经费紧张,是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各级职能部门,应从培养人才的高度,重新认识体育教育在学校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体育教育投入,
扩充场地,改善体育设施,充分发挥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实用性,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用心爱心专心3
良好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空间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

改善体育设施和办学条件,使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扩展,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物质基础。

4 结论
《标准》的实施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学生加强动员和宣传,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我校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通过实施《标准》,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测试数据,与教育教学的改革紧密结合,为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做出努力。

用心爱心专心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