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水井井下工艺课件

注水井井下工艺课件

油管
测调仪器坐测示意图
第16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5、桥式同心分注
桥式同心调配技术,是一套全新的注水调配模式。它使用了同心可调式配水 工作筒,和桥式偏心相比可应用于大斜度井和结垢井。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同心 智能测调仪、地面控制器。
优点: 1、配水工作筒和可调水嘴一体化设计,不在需要进行水嘴投捞工作; 2、井下调节器与配水工作筒的定位对接和水量大小调节对接均为同心对接 ,对接成功率很高。 3、流量测量和调节注入量大小同步进行,并且可在地面控制器的显示屏上 进行可视化同步操作; 4、具有较大流通面积的桥式过流通道。
采油班十天分析 一次,判断井下 工具是否正常; 作业区每月分析 一次措施效果, 提出调配意见; 及时处理、上报 现场问题。
第25页 共58页
㈢、故障诊断与处理
1、油压上升或不变、注水量下降
堵塞器滤网堵塞、水嘴堵塞 地层吸水能力下降 水表计量不准、压力表不准 井口闸门闸板掉
洗井、测试 微喷洗井 检查、校验水表和压力表 检查、更换闸门
㈡、分注井
配套工具
总长 mm
900
最大 外径 mm
115
最小通 径 mm
62
适应套 管 mm
121~ 124
温度 ℃
≤13 0
工作压 力 MPa
≤25
座封压 力 MPa
7~8
防顶 力力 kN
≤30
解封 力 kN
10~ 20
技术参数




总 长,mm
550
550
550
550
中心管通径,mm
58
51
46
本篇介绍注水井井下工艺基本原理、工况判断及处理等。
第2页 共58页
汇报内容
第一篇、井下工艺基本原理
第3页 共58页
㈠、笼统注水井
注水中,不划分层段而在相同注水压力下的注水方式,叫笼统注水。 主要管柱的结构是:油管+喇叭口 以下情况的注水井宜采用笼统注水: (1)各层段层间矛盾小,各小层吸水能力相近; (2)井下技术状况变差,不能下入分层管柱; (3)单层开采井。 由于地层多油层非匀质性产生的层间、层内、平面矛盾, 易出现主力油层“单层突进”水淹现象,影响最终采收率。
第4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分层注水实质是通过下入封隔器,把差异较大的油层分隔开,通过配水器进
行分层配水,使高渗层注水量得到控制,中低渗透率油层注水量得到加强,使各
类油层都能发挥作用的工艺技术。
二连油田分层注水发展历程
桥式偏心 桥式同心
空心与早期偏心
1 • 分别 于 1989 年 和 1999 年 引 进, 主 要 应 用于蒙古林和阿南。
调配:井口更换高压油、套阀门前配水器中水咀,观察油套水表流量显示,直 至达到地质分层配注要求即可。
验封:正常注水情况下,随时观察油套压变化量,当油套压接近且单层注水量 突升突降时,可初步判断为封隔器失效或管柱漏失,这时关闭高压油管阀门或套管 阀门,转入单管注水状态,观察井口油套压及单层注水量变化情况,若油套压仍相 等,且单层注水量比正常状态大幅变化,则说明封隔器失效,否则管柱正常。
严格遵守“注水 井开关井规定” 进行操作;意外 停泵时,要及时 关闭井口阀门, 待干线压力达到 注入压力后再开 井注水;长时间 关井的分注井, 关井之前将井下 芯子关死;分注 井开井前要进行 洗井和重新调配。
严格按照注水井 洗井相关规定洗 井,合理控制洗 井压力和排量, 防止地层反吐、 管柱蠕动等造成 洗井凡尔关闭不 严和封隔器解封 现象。
同心活动筒
出水口
定位爪 防转爪 调节爪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出水口
第19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6、套损井分注
小直径地面分注 2000年以后,部分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套损 井日益增多,常规注水管柱无法满足要求,在地面 分注的基础上,研制了小直径井口配水分层管柱。 主要由Y341-100B小直径封隔器+球座+筛管+丝堵组 成。 特点:工具可通过套损点或加固管,工具内径 可以满足常规测试投捞要求。解决套损井分层注水 的问题。
第5页 共58页
பைடு நூலகம்
㈡、分注井
1、空心分注
1989年最早在二连油田应用,目前主 要应用于蒙古林油田。
原理:地面打压封隔器完成座封和锁 紧,配水器活塞在液压作用下沿长轨道上 移,打开注水通道,实现分层注水。
管柱组成: Y341-115型封隔器 KHD-110定压配水器 挡球、筛管、丝堵
第6页 共58页
1、空心分注
3、套压上升
管外串槽
层间串通
压力表不准
洗井
重新座封
第一级封隔器失效
作业
井口萝卜头串
测试
效验、维修
P1水嘴刺大或者脱掉
P1以上油管漏失
井口闸门内漏
第28页 共58页
㈢、故障诊断与处理
4、套压下降
第一级封隔器失效
洗井、重新座封、测试验封 、作业换封
P1水嘴水嘴堵塞、堵塞器滤网堵塞
90
工作温度 ℃
≤130
工作压力 MPa
≤35
Y341-114型封隔器
总长 mm
960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最大外 径 mm
115
最小通 径 mm
50
适应套 管 in
51/2
工作温 度 ℃
≤120
工作压 力 MPa
≤25
座封压 力 MPa
18~20
解封力 kN
20~30
第10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2、地面油套分注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17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5、桥式同心分注
配水工作筒水流出口为两个对称的大小可调的窄长型椭圆出口, 在保证最大注入量的情况下,实现水流量调节的高分辨率,实现细分 精细化注水。
全关状态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半关状态
全开状态
第18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5、桥式同心分注
水量调节是通过专用调节器转动工作筒中心位置的同心活动筒,来改变注水流 通面积,从而实现注水大小的调节。同心活动筒的关键部位为陶瓷。在关死后,同 心活动筒下部为”凸”型密封圈密封,可做到完全关死,无渗漏。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14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4、桥式偏心分注
2011年引进,井下管柱主要由Y341套管 保护封隔器+桥式配水器+Y341封隔器+桥式配水 器+注水循环阀+筛管+丝堵组成。
套管保护封隔器
油管
工作筒 堵塞器 测试密封段 桥式通道 套管 封隔器
桥式偏心配水器 设有桥式通道,实现单层流量、压力测试,减小层间干扰
第8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2、地面油套分注
1999年推广地面定量分注工艺并 广泛应用。
原理:安装地面定量配水器,来 水通过油管和套管分别注入地层。
管柱组成: Y341-114B型封隔器、球座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9页 共58页
2、地面油套分注
㈡、分注井
配套工具
地面定量配水器
总长 mm
310
最大外径 mm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21页 共58页
汇报内容
第二篇、注水井管理及故障诊断处理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22页 共58页
㈠、作业注意事项
分注施工工序 关井扩压→起原井管柱→通井→刮削→验窜→丈量油管→组配工具 管柱→下分注管柱→磁定位校深→坐封→验封→完井→试注→测试调配
验窜工具Y221-114封隔器
1)验窜不合格的井,将不能进行分注施工; 2)验窜点必须进行磁定位校深定位; 3、管柱下井前更换井口油管挂胶圈,更换使用时间超过2年的生产和套管阀门; 为方便测调,桥式偏心配水器上部必须连接整根油管或6m以上油管短节; 4、管柱下完之后,必须进行磁定位校深,确保卡点位置,并提供准确的偏心配 水器的位置,为后续的验封和测调提供准确数据; 5、测调应在稳压注水后进行,一般稳压时间为7-10天,测调前要进行洗井。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第12页 共58页
㈡、分注井
3、同心集成分注
名称
同心集成封隔器 配水芯子
长度 (mm)
740 365
配套工具
外径 (mm)
114 55/52
内通径 (mm) 60/55/52 28.5/26
工作压力 (Mpa)
30 30
工作温度 (℃) <120 <120
同心集成配水器
同心集成封隔器 第13页 共58页
单片机 通讯 系统 线路
调制 传输 线路 线路
测量通道转换线路
配注执 行机构
流量计线路 温度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
通讯线路
-- 地面仪器--
位置 传感器
流量 传感器
温度 传感器
压力 传感器
-- 井下仪器--
CCT-V 井下测调仪线路工作原理框图
可调堵塞器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油管 测调仪 配水器 可调堵塞器
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
数字化模式下油田生产管理培训
——注水井井下工艺
工程技术研究所注水室 2014年3月
第1页 共58页
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
注水是油田开发中为保持地层能量的一种驱替方式,二连油田1988 年实施注水开发,主要采用反七点法注水,油水井比例2:1,分注井301 口,约占总井数的1/3。
为实现有效地注水开发,与之相适应地形成了一系列的注水工艺技 术,其中注水井井下工艺技术是注水工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地面油套分注
2
• 2000年为解决井下分 注投捞作业复杂,对水 质要求较高等问题,应 用地面油套分注工艺, 并大范围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