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1、纠正异常对线关系
具体方法 — 患者取坐位,治疗师采 用近端控制点一手置于胸骨,另一 手置于与肩胛骨下角平行的棘突上, 利用双手的合力下压,上提同时令 患者挺胸坐直。
作用与手法
2、抑制痉挛
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 多,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举例)。
作用与手法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
屈、伸躯干以纠正骨盆的位置(右侧偏瘫)。a伸展;b 屈曲
(三)从坐位到站位
1.躯干前倾
2.帮助患者由坐位站起来
(四)行走
1.协助髋伸展 2.促进倒行 3.促进侧行 4.促进向前行走 5.兴奋性和抑制性拍打 6.促进减小步宽 7.重建行走节律
抱球走
双臂抱球促进行走(左侧偏瘫) a 胸椎稳定性差,患者谨慎迈步,其上肢屈肌痉挛加重 b 治疗师轻握患者的手放在球上,并引导他体重向前 c 以正常步幅轻松迈步
(1)诱发弛缓肌的等长、等张性收缩 (2)易化正常的姿势反应 (3)易化正常的运动模式 (4)自主易化训练
注意事项
l 哪些部位的肌张力应该减少?哪些部位的肌张力应
该增强?应该提高哪些部位的稳定性? l 哪些姿势模式或运动反应应该抑制?应该易化哪些
姿势反应和运动模式? l 哪些精细动作需要先行 方法的原理,主要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 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有以抑制、促通手技,关键点的控制,刺激本体 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以叩技为主) 等为重 点。
Bobath的主要治疗原则 1.评价与治疗相结合 2.治疗中应避免采用可能增加患侧肌张力或异常
反应的活动 3.治疗应以建立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为目标 4.患侧肢体参与治疗活动 5.正确选择治疗手法 6.训练时要使患者精力集中
减少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正常的协调运动模
式 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代偿及适应
性辅助工具或设备的使用
基本概念
控制关键点 反射性抑制 促进姿势反射 感觉刺激 整体治疗
一、控制关键点手法
定 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
者的身体,改变其运动模式质量 (阻止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和异常运 动模式,激活或引入正常的运动模 式)的方法。
方法进行。
基本操作方法 关键点部位及其作用 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肩关节充分内旋抑制徐动型患儿不自主动作 通过控制关键点(胸椎),促进站立位平衡
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徐动型患者在椅子上的坐姿: 头和上部躯干向后,髋和下部躯干伸展
第二节 基本理论
对脑瘫的认识
对脑卒中的认识
对脑瘫的认识 1.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 2.运动发育的异常性
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 运动模式进行抑制。具体方法根据 患者情况随时设计。
作用与手法
4、自主抑制训练
患者通过学习并掌握一些动作要 领,用以达到抑制联合反应、痉挛 等障碍的目的。
三、易化技术
定 义:易化技术是通过运用各种手
法、运动帮助患者诱发出正常或接 近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应及运动 模式的治疗技术。
作用
(1)使身体建立并保持正常的对线关 系;
(2)减轻或消除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 运动模式;
(3)对患侧躯干和肢体肌群进行正常 模式的再教育;
(4)促使脑卒中患者出现主动的运动 模式。
方法(手法)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治 疗师所期望易化的运动模式选择关 键点。
近端关键点/远端关键点 弛缓阶段(急性期)关键点的选择 恢复阶段关键点的选择
作 用(1)
(1)直接刺激肌肉使其完成等长、等张性收缩; (2)通过按正确的运动模式(含启动方式和顺序)移动
肢体,使患者体会和把握正常的运动感觉; (3)在进行运动练习时维持对线和姿势的稳定性;
作 用(2)
(4)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再教育; (5)教给患者如何使用患侧进行过渡
性运动或功能性活动。
方法
(一)床上活动
1.上部躯干屈曲和旋转 2.促进主动旋转活动 3.向患侧翻身 4.向健侧翻身 5.下部躯干屈曲和旋转 6.桥式运动 7.坐到床边 8.从坐位躺下
(二)坐位活动
1.双腿下垂坐在床边坐 2.保持坐位平衡 3.躯干旋转伴随躯干屈曲 4.向健侧旋转 5.向患侧旋转 6.躯干侧屈 7. 前后挪动
注意事项(3)
当出现主动反应时,治疗师应逐渐 减少控制,通过反复实践,最终重 获正常的运动模式。
二、Bobath抑制技 术
定 义:抑制技术是手法和各种运动
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 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 射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 抑制运动模式)。
作用与手法
Bobath技术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临床应用
简介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obath和她的丈夫 Karel Bobath共同创立,主要用于治疗偏瘫患者和脑瘫 患儿的一类训练方法。
Bobath 疗法是当今定义为针对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功 能、运动和姿势控制障碍的个体进行评定和治疗的问题 解决式方法。
注意事项(1)
实施手法时节奏要缓慢 — 使患者有时间去理解正在进行的 运动并考虑应如何做出反应。
注意事项(2)
准确掌握手法的强度 — 强而有力的手法用于延长痉挛肌 的长度(缓解痉挛)。 — 轻柔的手法用于引导患者躯干或 肢体以正常的模式进行运动,使患 者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诱发出主 动反应。 (Bobath观点)
Bobath的技术要点
通过控制关键点的手法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肢体的 肌张力
通过控制关键点,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和良肢位摆放 抑制痉挛
通过利用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平衡反应 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
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 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度到日常生活动作的
训练
Bobath的技术目的
通过控制骨盆及踝关节的关键点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站姿
对脑卒中的认识 1.异常的肌张力可以通过抑制与促进的
手法得到调
2.运动感觉对脑卒中恢复起重要作用
第三节 临床应用 治疗脑瘫儿童 治疗脑卒中患者
治疗脑卒中患者
(一)床上活动 (二)坐位活动 (三)从坐位到站位 (四)行走 (五)与日常活动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