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处理1万吨旧编织袋加工塑料再生造粒项目

年处理1万吨旧编织袋加工塑料再生造粒项目

年处理3.1万吨旧编织袋加工塑料再生造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众参与合订本)
怀远县开泰塑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四月
目录
1、公众参与的依据...................................................................................................... - 3 -
2、公众参与原则.......................................................................................................... - 3 -
3、公众参与对象.......................................................................................................... - 3 -
4、公众参与目的.......................................................................................................... - 3 -
5、公众参与方式.......................................................................................................... - 3 -
6、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 9 -
7、公众意见调查的全过程分析................................................................................ - 14 -
8、公众参与结论........................................................................................................ - 16 -
公众参与
1、公众参与的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第一章第五条: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

2、公众参与原则
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公众参与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

3、公众参与对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受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公众参与目的
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方与评价单位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目的是使公众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发布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评价专业人员将公众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以便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并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消除或减轻对公众利益不利的影响,使规划设计更合理完善。

公众参与在我国实施以来的实践表明,重视社会各方面人员和受影响区的公众对项目环境问题的关心,让公众了解项目开发建设情况换来了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项目能顺利的实施。

5、公众参与方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我们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写阶段采用了媒体公示、现场公示和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进行了公众参与。

5.1媒体公示
1、第一次网上公示
接受环评委托后,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于2018年1月2日—1月16日通过怀远县人民政府网公示了拟建项目的情况和本项目环评的具体工作程序等,充分听取本项目直接受影响公众代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各界对本项目的建议,具体见下图。

2、第二次网上公示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初稿完成后,即启动第二轮公众参与,2018年2月7日—2月27日再次通过怀远县人民政府网公示拟建项目的情况、主要环境问题和本项目环评的具体结论,充分听取本项目直接受影响公众代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各界对本项目的建议,具体见下图。

5.2现场公告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使公众更好的了解项目的建设及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本环评在敏感点附近以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了公示。

见下图。

图5-1第一次公示、第二次公示图片
5.3公众参与调查表
为进一步广泛征询公众意见,两次公示结束后,再次采用公众参与调查表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反馈信息,最后对反馈信息进行评估、汇总。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对项目内容的了解程度、公众对建设项目的态度、对公众所担心的问题以及就该项目的建设提出的环保建议和要求。

本环评采用调查表内容见表5-1。

表5-1 怀远县开泰塑业有限公司年处理3.1万吨旧编织袋加工塑料再生造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
众参与调查表(个人)
6、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6.1公示调查
在现场及网络公示后,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未收到反对信息。

6.2公众参与调查表
6.2.1调查对象基本组成
公众意见调查采取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共发放个人调查表79份,收回79份,收回率100%。

公众意见调查个人信息情况见表6-1。

表6-1 公众调查信息一览表
6.2.2 调查结果统计
调查对象构成见表6-2;调查结果意见统计情况见表6-3。

表6-2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组成表
根据上表分析,本项目调查对象包括了周边区域主要受影响人员,从年龄结构上看,包括了老、中、青三类人群,综上所述,本项目调查表具有代表性。

表6-3 公众参与意见统计结果表
7、公众意见调查的全过程分析
7.1合法性分析
环评委托时间是2017年12月30日,第一次公示开始时间是2018年1月2日,第一次公示时间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

第一次公示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
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第一次公示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的规定。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①建设项目情况简述②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③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④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⑤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⑥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⑦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⑧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并同时公布了报告书简本,第二次公示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

本项目于2018年1月2日—1月16日和2018年2月7日—2月27日在怀远县人民政府网上进行了两次网络公示;与网络公示同步,使更多的民众了解了项目建设和环评信息,公示期间部分公众通过电话的方式反映意见,这说明项目建设和环评信息的发布是有效的,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征求意见的公众全部为项目区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居民,调查对象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公众意见,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三章的规定。

7.2有效性分析
项目建设和环评信息通过网络、张贴布告等形式发布后,附近公众通过电话等积极参与发表意见,说明项目环评信息的发布是有效的。

有效问卷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79份,调查问卷涵盖了项目区的大部分敏感点,问卷调查是有效的。

7.3代表性分析
有效问卷调查共收回个人调查表79份,调查问卷涵盖了附近的大部分敏感点,调查对象全部为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公众调查对象有男性、女性,职业有农民、干部、个体经营,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中专;按照受影响的人数和程度,分配调查人数,问卷,调查问卷具有代表性。

7.4真实性分析
环评公众参与采取的网站公示、布告张贴、问卷调查均为真实的材料,不存在造假和掩盖行为,公众参与的整个过程是真实的。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工作是合法的、有效的、有代表性的和真实的。

8、公众参与结论
从公众参与的调查及结果统计可知,拟建项目周围的绝大部分居民对项目的建设是持支持态度的,在调查样本中100%的居民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人反对。

大部分居民认为,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有正面有利影响。

为使项目的建设能进一步得到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建议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其项目建设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根据本次公众意见调查结果,建设方应着重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和交流,及时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可行的意见,力求使项目建设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尽量减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