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与维修第一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操作1. 第一次开机及停机开机前,联轴器必须重新找正。

第一次开机,必须首先检查压缩机各部位及电器元件的工作情况。

检查项目如下:l 合上电源开关,将选择开关选为手动位置;l 按报警按钮,警铃响;按消音钮,报警消除;l 按电加热按钮,指示灯亮,确认电加热器工作后,按加热停止按钮,加热指示灯灭;l 按水泵启动钮,水泵启动,指示灯亮,按水泵停止按钮,水泵停止,指示灯灭;l 按油泵启动按钮,油泵指示灯亮,油泵运转并且旋向正确,将油压差调在0.4~0.6MPa。

扳动四通阀或按动增减载按钮,检查滑阀及能量指示装置是否工作正常,最后能级指示在“0”位。

检查各自动安全保护继电器或程序的设定排气压力高保护:排气压力≦1.57MPa 喷油温度高保护:喷油温度≦65℃油压差低保护:油压差≧0.1MPa精滤器前后压差高保护:压差≦0.1MPa吸气压力低保护:根据实际工况设定对上述项目检查之后可开机,开机步骤如下:1) 选择开关为手动开机;2) 打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3) 将压缩机卸载至“0”位,即10%负荷位置;4) 启动冷却水泵及载冷剂水泵,向冷凝器、油冷却器及蒸发器供水;5) 启动油泵;6) 油泵启动30秒后,油压与排气压力差达到0.4~0.6MPa,按压缩机启动按钮,压缩机启动,同时旁通电磁阀A也自动打开。

电机正常运转后,A阀自动关闭;7) 观察吸气压力表,逐步开启吸气截止阀并手动增载,注意吸气压力不要过低。

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调整油压调节阀,使油压差为0.15~0.3MPa。

8) 检查设备各部位的压力、温度尤其是运动部件的温度是否正常。

如有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

9) 初次运转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可以停机。

停机顺序为卸载、停主机、关吸气截止阀、停油泵、停水泵,完成第一次开机过程。

按主机停止按钮时,旁通电磁阀B自动打开,停机后B阀自动关闭。

2. 正常开机及停机正常开机过程如下:a. 选择手动开机,与第一次开机过程相同。

b. 选择自动开机1) 打开压缩机排气截止阀,启动冷却水泵及载冷剂水泵;2) 按压缩机启动按钮,这时油泵自动投入运转,滑阀自动退回“0”位。

油压差建立起来之后,延时15秒左右主电机自动启动,同时旁通电磁阀A自动打开。

电机正常运转后,A阀自动关闭;3) 在主电机开始启动时,应同时缓慢打开吸气截止阀,否则过高的真空将增大机器的振动和噪声。

4) 压缩机将自动增载至10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并根据压力设定值或载冷剂温度设定值自动调整载荷位置。

正常停机过程如下:a.手动停机,与第一次开机的停机过程相同。

b.选择开关在自动位置:1) 按压缩机停止按钮,滑阀自动退回“0”位,主电机自动停止,同时旁通电磁阀B自动打开,油泵延时自动停止,停机后B阀自动关闭;2) 关闭吸气截止阀。

如长期停机,排气截止阀亦应关闭;3) 关闭水泵电源及压缩机电源开关。

3. 运转中的注意事项(1) 压缩机运行中应注意观察吸排气压力、吸排气温度、油温和油压,并定时记录。

要求仪表是准确的。

(2) 压缩机运转过程中由于某项安全保护动作自动停车,一定要查明故障原因方可开机。

绝不允许通过改变它们的设定值或屏蔽故障的方法再次开机。

(3) 突然停电造成主机停机时,由于旁通电磁阀B不能开启,压缩机可能出现倒转现象,这时应迅速关闭吸气截止阀,减轻倒转。

(4) 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长期停机,应将系统中的水全部放净,避免冻坏设备。

(5) 如果在气温低的季节开机,先开启油泵,按电机旋转方向盘动联轴器,使油在压缩机循环,充分润滑,这个过程一定要在手动开机方式下进行;如果是氟利昂制冷剂,开机前要先开油加热器加热润滑油,油温要保证在25℃以上。

(6) 机组长期停机,应每隔10天左右开启一次油泵,保证压缩机各部位都有润滑油,每次油泵开动10分钟即可;每2~3个月开动一次压缩机,每次1小时,保证运动部件不会粘在一起。

(7) 每次开机前,最好盘动压缩机几圈,检查压缩机有无卡阻情况,并使润滑油均匀分布各部位。

第二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现象原因处理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

a. 压缩机排气端压力过高;b. 滑阀未停在“0”位;c. 机体充满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d. 运动部件严重磨损、烧伤;e. 电压不足。

1) 通过旁通阀使高压气体流到低压系统。

2) 将滑阀调至“0”位。

3) 盘车排出积液和积油。

4) 拆卸检修或更换零部件。

5) 检修电网。

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

a.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b. 管路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c. 联轴器同心度不好;d. 吸入过多的油或制冷剂液体;e. 滑阀不能定位且在那里振动;f.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1) 旋紧地脚螺栓。

2)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

3) 重新找正。

4) 停机,盘车使液体排出压缩机。

5) 检查卸载机构。

6) 开吸气阀、检查吸气过滤器。

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

a. 自动保护设定值不合适;b. 控制电路存在故障;c. 电机过载。

1) 检查并适当调整设定值。

2) 检查电路,消除故障。

3) 检查原因并消除。

4.压缩机制冷能力不足。

a.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b. 吸气过滤器堵塞;c. 机器磨损严重,造成间隙过大;d. 吸气管路阻力损失过大;1) 检查指示器或角位移传感器的位置,检修滑阀。

2) 拆下吸气过滤网并清洗。

3) 调整或更换零件。

5) 清洗过滤网、清除水分。

20.冷凝压力过高。

a. 冷却水温度高或水(风)量不足;b. 对蒸发冷来说,空气湿度过大;c. 冷凝器结垢或有油污;d. 冷凝器积液过多;e. 不凝性气体过多1) 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风)量。

2) 加大风量。

3) 清洗除垢、放油。

4) 及时排放过多凝液。

5) 及时排放空气。

第三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1、拆卸在螺杆压缩机必须进行大修前,有可能的话,将滑阀卸载到“0”位,正常停机,切断电源。

截断与压缩机相连的管路,将压缩机的制冷剂和润滑油排出后,方可拆卸压缩机。

注意拆卸时要养成好的习惯,不同部位的零件要分别摆放,并作好必要的装配标记。

(1) 拆下与压缩机相连的管路、联轴器、地脚螺栓后,将压缩机吊运至工作场所。

最好有操作平台。

(2) 拆下吸器过滤器、吸气止回阀。

(3) 拆下能量指示器。

(4) 取下定位销,平行取下吸气端盖,取出油活塞和平衡活塞。

注意取定位销时只能拔出而不能砸出来,一定要先取出定位销,再卸下所有的螺栓,防止吸气端盖的重量全部作用在定位销上,将定位销压弯。

(5) 拆下轴封盖,取出轴封。

注意不要碰伤动、静环。

(6) 取下定位销,拆下排气端盖。

(7) 取下轴承压盖、防松螺母、垫片、止推轴承、调整垫等。

拆卸防松螺母要使用随机专用工具并先起开防松垫片的锁片。

随时作好标记,分别摆放。

(8) 取出定位销后,拆下排气端座。

(9) 利用专用吊环螺栓将主动转子缓慢、平稳取出,不要与机体碰撞。

这时从动转子是随之转动的。

(10) 取出从动转子。

(11) 取出滑阀。

2、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1) 检查机体表面、滑阀表面有无不正常的磨痕,并用径千分表测量表面尺寸及圆度。

(2) 检查主、从动转子端面与吸排气端座有无磨痕。

(3) 检查主、从动转子外径及齿面的磨损情况,并用外径千分表测量转子的外径。

(4) 测量转子主轴径及主轴承孔的径尺寸,检查主轴承磨损情况。

(5) 检查轴封的磨损情况。

(6) 检查所有“o”型圈和弹簧的变形、损坏情况。

(7) 检查压缩机所有油路情况。

(8) 检查能量指示器有无损坏或卡阻现象。

(9) 检查油活塞、平衡活塞有无不正常磨损。

(10) 检查联轴器的传动芯子或膜片有无损伤。

3、修理检查之后,就要对有损伤的零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具体容如下:(1) 对不太严重的磨损及拉毛现象,可以由钳工用油石研磨光滑。

转子轴颈和轴封动静环表面不得有任何锈蚀、裂纹等缺陷。

主轴颈表面经磨光加工后应仔细测量其尺寸,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主轴承。

(2) 主轴承如磨损严重,超过了与轴配合的间隙限度,应更换。

如采用浇铸轴承合金的方式,必须保证表面与轴承孔的同轴度。

(3) 止推轴承损坏或游隙增大,必须更换新的。

并应测出其真空游隙大小,以此为依据配轴承调整垫。

(4) 所有的垫片及“O”型圈如果损坏必须更换。

垫片可以自己加工,但注意螺栓孔附近不能出现折断或裂缝,以免泄漏。

垫片应选用优质材料。

“O”型圈应选用适应制冷剂的材质。

(5) 将机体两端面、吸排气端座平面上的密封胶清洗干净。

注意不要将表面刮伤。

4、装配在对每个零件进行检查、并对损坏零件修理或更换后,可以进行装配工作。

装配时要注意拆卸时记下的标记,不要将零件搞混。

装配时,要随时测量各部位的装配间隙,对间隙超标的部位,要调整间隙或更换零件。

装配间隙见间隙表(1) 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用压缩空气吹干。

(2) 将所需使用的工具准备齐全,清洗干净。

(3) 将主轴承按原位装入轴承孔,并测量轴承径,使径符合与转子轴颈配合的间隙要求。

(4) 在吸气端座与机体的贴合面上均匀涂抹密封胶。

(5) 将吸气端座靠在机体吸入端,串入部分螺栓承担重量。

压入定位销后,将螺栓紧固。

(6) 安装滑阀及其导向托板。

导向托板先以定位销定位后方可用螺栓固定。

(7) 将吸入端主轴承孔及机体孔涂抹干净的、与运行时使用的相同型号润滑油,装入阳转子及阴转子。

后装的转子要慢慢旋入,不可强行压进机体。

(8) 将阴、阳转子靠紧在吸气端座上,测量转子排气端面与机体排气端面的尺寸差值,此数值为吸排气间隙之和。

(9) 在排气端座与机体的贴合面上均匀涂抹密封胶。

(10) 将排气端座靠在机体排出端,压入定位销后,将螺栓紧固。

装排气端座时注意主轴承孔,切勿损伤主轴承。

(11) 装入调整垫片、止推轴承,并用圆螺母及防松锁垫将止推轴承隔圈固定在转子的轴颈上。

止推轴承成对安装,并注意安装方向。

(12) 装上转子轴承压盖,将止推轴承外隔圈压紧在机体上。

拆下排气端座与机体的连接螺栓,将排气端座连同转子一同拖出,测量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即为排气端间隙。

如间隙不合理,应改变调整垫的厚度。

调整好排气端间隙后装配。

装好后按实际运转方向盘动主动转子,转动应灵活无卡阻现象。

(13) 将排气端盖装上定位销,加垫片以螺栓固定。

(14) 装入轴封动环,在动环表面及胶圈涂抹冷冻油。

(15) 将静环装入轴封压盖,加垫片以螺栓固定在排气端座上。

通过垫片厚度调整轴封弹簧的予紧力。

静环表面及静环胶圈也涂抹冷冻油。

(16) 装入油活塞及平衡活塞。

装配时涂抹冷冻油。

(17) 将吸气端座装上定位销,加垫片以螺栓固定。

(18) 装能量指示器,注意指针与滑阀位置相对应。

(19) 将检修好的吸气过滤器及止回阀装到吸气端座上。

将装好的压缩机运至机组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