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层表1
下统
陡山沱组
江西沟组
Z1d
Z1j
317—1387
26—74
夹蓝闪石片岩的变石英砂岩、变钙质砂岩、变凝灰质粉砂岩、变岩屑砂岩、绢云石英片岩、片状石英岩,以及含蓝闪石的绢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板岩、大理岩、白云岩。
碳质板岩、含碳白云岩、含碳灰岩、碳质硅质岩,夹石煤层。
南华系
耀岭河组
Nhy
200—1300
始新统
核桃园组
E2h
200—760
砾岩、砂砾岩、含钙质结核钙质粉细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砂岩或细砂岩。
大仓房组
E2d
360—514
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含砾粉砂岩、砂砾岩、砾岩。
玉皇顶组
E1-2y
502—1333
含砾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细砂岩、泥岩、泥灰岩、碳质泥岩、砾岩、砂岩。
扬子区地层表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地层代号
地层厚度(m)
岩性组合
界
系
统
群
组
新生界
第四系
Qhal
0-10
陆源松散堆积。
古近系
始新统
牌楼口组
E2p
323-962
松散状砂岩、砂岩夹泥质细砂岩、泥岩、钙质细砂岩。
中生界
三叠系
中统
嘉陵江组
T1-2j
170-420
白云岩夹鲕状白云岩及鲕状灰岩。
下统
大冶组
T1d
1000
中统
大枫沟组
D2d
127—352
砂岩、粉砂岩,夹灰岩、板岩及砾岩。
石家沟组
D2s^
542
白云质生物屑灰岩、含碎屑灰岩、粉砂质灰岩、含粉砂白云质灰岩、泥质粉砂质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质粉砂岩。
公馆组
D1-2g
349—509
白云岩夹白云质灰岩。
下统
西岔河组
D1x
106—225
砂岩、页岩为主,偶夹板岩、白云岩。底部为含砾砂岩。
中统
下统
牯牛潭组
O1g
4-30
瘤状灰岩夹页岩。
大湾组
O1d
12-40
泥质瘤状生物灰岩夹泥岩、生屑灰岩、泥灰岩。
红花园组
O1h
7-28
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偶见燧石、页岩或泥质条带灰岩。
南津关组
O1n
8-34
灰岩、白云岩,夹页岩。
娄山关组
∈2O1l
65-706
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含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
寒武系
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夹含碳质含白云质灰岩。
角砾状灰岩、泥灰岩,偶夹碳质板岩、钙质页岩。
中统
岳
家
坪
组
习家店组
八挂庙组
∈1-2y
∈2x
∈2b
372—422
84—321
180
泥质条带灰岩、含泥质灰质白云岩与灰岩互层。
泥质灰岩夹页岩、灰岩、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薄层状灰岩和少许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毛坝关组
碳质板岩夹薄层灰岩、白云质泥质灰岩、条带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硅质岩、夹少量碳质板岩、含碳硅质岩夹薄层灰岩。
杨家堡组
∈1y
12—307
薄—中厚层状硅质岩。
新
元
古
界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霍河组
Z2∈1d
Z2h
920—1912
3—185
沥青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细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
发育大理岩为特征。区域上有灰岩、白云岩、含粉砂质白云岩、方解石大理岩。
大贵坪组
S1d
26—498
碳质板岩、含碳质石英绢云千枚岩夹钠长石英绢云千枚岩、石煤。
奥
陶
系
上统
蛮子营组
O2-3m
681—1372
灰岩、泥质灰岩与千枚岩、灰质千枚岩互层,千枚岩、灰质千枚岩夹灰岩、砾屑灰岩,粉砂岩。
中统
下统
石瓮子组
权河口组
∈3O1s^
O1q
826—2413
90—237
东部:含燧石结核或条带状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岩、灰质白云岩;西部:泥质条带灰岩、泥质灰岩夹含泥质灰岩及钙质千枚岩、结晶灰岩。
页岩、灰岩、鲕状灰岩。
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大隆组
吴家坪组
P2d
P2w
<50
84-103
含碳泥质硅质岩、硅质页岩夹碳质页岩或白云岩。
含燧石结核生物灰岩、生屑灰岩。
下窑组
P2x
15-58
含燧石结核灰岩及硅质岩、白云岩。
龙潭组
P2l
10-25
黄铁矿层、砂岩、硬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碳质泥岩夹碳酸盐透镜体,煤层。
下统
袁家沟组
C1y
12—1053
含燧石结核矿岩、白支质矿岩、含砂质粉砂质灰岩、白云岩。
泥
盆
系
上统
铁山组
D3t
148—1089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泥砂质灰岩、砂质灰岩。
星红铺组
D3x
137—245
千枚岩或板岩、灰岩、砂岩或粉砂岩。
古道岭组
D2-3g
230—1288
灰岩,局部夹少量白云岩、板岩、砂岩、砂砾岩。
变火山岩组
Pt2h
609—>2414
下段:变基性火山岩(钠长绿泥阳起片岩、阳起绿泥钠长片岩、黑云钠长片岩等)与变石英角斑岩(变绢云钠长变粒岩、绿泥绿帘变粒岩等)、变粒岩互层;上段:变石英角斑岩、变石英角斑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变钠长片岩类),夹变基性火山岩、变凝灰质碎屑岩,变流纹岩、变流纹质火山碎屑岩。
碳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夹粉砂岩和细砂岩、砂岩。
竹
山
组
高桥组
∈1O1z^
O1gq
252—405
不详
碳质板岩、含碳石英绢云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钙质千枚岩夹结晶灰岩、含碳结晶灰岩、石英二云千枚岩、。
泥质板岩、钙质板岩,夹硅质页岩、泥灰岩。
寒
武
系
上统
孟川组
黑水河组
∈3m
∈3h
338—1781
192—974
志
留
系
上统
上津组
Ss^
1264—2000
变粉砂质粘土岩、变粘土质粉砂岩、钙质碳质硅质板岩,夹砂砾屑灰岩、大理岩、变质砂岩、77
泥砂质板岩、生物灰岩、泥灰岩夹粉砂岩、细砂岩。
下统
梅子垭组
S1m
1007—1670
泥质板岩、砂质板岩夹含碳质泥质板岩、细砂岩、中砂岩。
∈2m
400—500
泥灰岩,夹灰岩和少量碳质板岩、灰质板岩、石煤层。
冯家凹组
∈1-2f
24
灰岩及含碳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下统
箭竹坝组
∈1j
180—210
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少量泥灰岩、千枚岩。
庄子沟组
鲁家坪组
∈1z^
Z∈1l
19—617
>370
碳质板岩、含碳硅质板岩、粉砂质板岩,上部夹泥质灰岩。
刘家坡组
牛蹄塘组
∈1l
∈1n
103
35-601
页岩、碳酸盐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碳质页岩夹薄层状硅质岩、碳质页岩夹薄层状灰岩。局部为角砾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碳质页岩、硅质岩。
50
变含砾泥质粉砂岩、变砂砾岩、变基性火山岩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及正常沉积岩。
以基性火山岩(绿泥钠长片岩、黑云绿泥片岩、绿泥阳起片岩)为主,上部夹二云石英片岩、白云石英片岩、含砾究砂岩及薄层硅质岩。
中元
古界
蓟县系
|
长城系
武
当
(岩)
群
变沉积岩组
Pt2c
0—747
变长石砂岩、变长石石英砂岩(钠长石英岩)、变粘土质砂岩(白云石英片岩)等成熟度较高的粗碎屑岩,含碳质、磷质条带的绢云石英片岩、石英绢云片岩、钠长绢云片岩等。
秦岭区地层表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地层代号
厚度(m)
岩性组合
界
系
统
群
组
北区
南区
北区
南区
北区
南区
北区
南区
新
生
界
第四系
全新统
Qhal
0—30
洪积、冲积、残积松散堆积物。
更新统
Qpal
复成分砾岩、砂、细砂、含砂砾亚砂土、砂质粘土等
新近系
上新统
沙坪组
Ns^
>319
砾岩、砂砾岩、钙质砂岩、泥灰岩或钙质泥岩。
中新统
古近系
下统
茅口组
P1m
228
含燧石结核生屑灰岩、藻屑灰岩、生屑砂屑灰岩,夹白云岩及燧石结核或条带。
栖霞组
P1q
170-190
含燧石结核生屑灰岩,顶底部发育瘤状生屑灰岩,底部灰岩夹含钙碳质页岩。
志留系
中统
纱帽组
S1-2s^
150-675
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细砂岩。
下统
罗惹坪组
S1l r
228-360
页岩、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灰岩、生物灰岩及少量细砂岩、石英细砂岩。
新滩组
S1x
855-1200
页岩、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细砂岩。
龙马溪组
O3S1l
198
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硅质岩、硅质灰岩或泥质灰岩。
奥陶系
上统
宝塔组
O2-3b
20-40
龟裂纹灰岩夹瘤状灰岩、瘤状灰岩、瘤状泥质灰岩夹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