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局域网交换及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局域网交换及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5
3、地址学习
6
交换机中的地址映射表是怎样建立和维护的呢? 一是交换机如何知道哪台计算机连接到哪个端口; 二是当计算机在交换机的端口之间移动时,交换机 如何维护地址映射表。 以太网交换机的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源地 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进行的。当得到MAC地 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后,交换机将检查地址映射表 中是否已经存在该对应关系。如果不存在,交换机 就将该对应关系添加到地址映射表;如果已经存在, 交换机将更新该表项。因此,在以太网交换机中, 地址是动态学习的。只要这个节点发送信息,交换 机就能捕获到它的MAC地址与其所在端口的对应关系。 提示:在计算机上发出PING命令交换机就能捕 获到它。
第二章 局域网交换及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二、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三、Star1926F+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四、虚拟网络技术 五、cisco2950T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六、三层交换技术 七、生成树协议 1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的内部结构 交换机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每个端口都有桥 接功能,它能够在任意一对端口间转发帧。其内 部是依靠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C,ASIC)连接起来的,ASIC 可以把任意端口的 网段与别的端口的网段在数据链路层上相联。 交换机允许多组端口同时交换帧,相当于多 个网桥同时工作,可以实现帧转发的并行操作。 例:网桥和交换机的端口速率都是 10 MbpS, 网桥有两个端口,网桥的容量仅 10 MbpS,交换 机有n个端口,可以同时有n/2对端口同时转发帧, 交换机的容量可以到达 5n MbPs。
举例
当节点A需要向节点D发送信息时,节点A首先将目的MAC 地址指向节点D的帧发往交换机端口 l。交换机接收该帧,并 在检测到其目的MAC地址后,在交换机的“端口/MAC地址 映射表”中查找节点D所连接的端口号。一旦查到节点D所连 接的端口号5,交换机将在端口1与端口5之间建立连接,将信 息转发到端口5。 与此同时,节点E需要向节点B发送信息。于是,交换机的 端口6与端口4也建立一条连接,并将端口6接收到的信息转发 至端口4。 这样,交换机在端口1至端口5和端口6至端口4之间建立 了两条并发的连接。节点A和节点E可以同时发送信息,节点 D和接入交换机端口4的以太网可以同时接收信息。根据需要, 交换机的各端口之间可以建立多条并发连接。交换机利用这 些并发连接,对通过交换机的数据信息进行转发和交换。
10
(2)、直通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帧中目的字 段在前面的格式,不用先对整个帧接收缓存,输 入端口接收到帧的目的地址字段的6个字节后,立 即查找端口/MAC地址表,获得输出端口号后,就 把整个帧导向输出端口,避免了存储转发方式中 的串并转换、存储、处理、并串转发要耗费的延 迟时间。直通方式延时小,但不对帧进行差错处 理,有可能把有差错的帧或因冲突而产生的碎片 转发出去,这些差错只能由目的站处理,要求发 送站重发。
பைடு நூலகம்
11
(3)、帧碎片丢弃的工作原理是依据最短帧长 要求,以太网中因冲突产生的帧碎片小于64字节, 相当于512比特,输入端口上收到的小于512比特 的帧,交换机将该帧丢弃,接收到512比特时,就 可以根据目的字段的6字节值去查表确定输出端口, 把帧导向输出端口,完成端口间帧的交换。帧碎 片丢弃是前两种方式的优化折中,在源站和交换 机输入端口之间的链路上不进行差错处理,差错 处理放到目的站进行,但避免了碎片的传输。
2
3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构造
2、端口/MAC地址映射表
4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端口/MAC地址映射 表” ,表中存放着每个端口所连接的计算机网卡 的MAC地址。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接收到一个 MAC帧时,从MAC帧中读取目的MAC地址,并在 交换机内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中进行检 索。当检索到一个匹配的表项时,就将这个MAC 帧发送到所匹配表项指定的端口中。这一点与集线 器不同,集线器会将收到的数据发向集线器的所有 端口。所以,连接到交换机上的计算机,不会因为 某两台计算机传送数据而影响其他计算机之间的通 信,多个端口上连接的计算机可以同时交换信息
4、通信过滤 交换机建立起端口/MAC地址映射表之后, 它就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进行过滤了。以太网交换 机在地址学习的同时还检查每个帧,并基于帧中 的目的地址做出是否转发或转发到何处的决定。
7
8
假设站点A需要向站点F发送数据,因为站点A通过 集线器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1,所以,交换机从端 口1读入数据,并通过地址映射表决定将该数据转 发到哪个端口。在图44所示的地址映射表中,站点 F与端口4相连。于是,交换机将信息转发到端口4, 不再向端口1、端口2和端口3转发。 假设站点A需要向站点C发送数据,交换机同样在 端口1接收该数据。通过搜索地址映射表,交换机 发现站点C与端口1相连,与发送的源站点处于同一 端口。遇到这种情况,交换机不再转发,简单地将 数据抛弃,数据信息被限制在本地流动。 所以,以太网交换机隔离了本地信息,从而避 免了网络上不必要的数据流动,达到了交换机通信 过滤的目的。
9
动态交换方式又分为:存储转发(Store Forward)、 直通和帧碎片丢弃 。 (1)、存储转发的工作原理是交换机从某个端 口进入缓冲区的帧中提取目的地址,查找端口 /MAC地址表,获得输出端口号,把帧从输出端口 转发出去。交换机要存储、检测、丢弃坏帧、查 表、转发帧,在交换机的延迟时间比较长,但可 靠性比较高。
二、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分为静态方式和动态方式:
静态方式的特点是端口间的通道由人工事先配 置,两个端口间的连接类似于硬件连接,端口按固 定的连接方式交换帧。动态方式是基于网桥的工作 原理,形成两个端口间交换帧的通道,通道的形成 是基于MAC地址的操作,根据帧的目的地址去查找 交换机中自动生成的端口/MAC地址表,判定把这 个帧从哪个端口转发出去,在这个连接上传送一个 帧,然后自动断开这个通道,连接过程与帧的转发 是同时进行的,每转发一个帧,建立一个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