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业废气监测一、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__干__空气为基础。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的高度必须低于15 m时,其排放速率的标准值以_外推法_计算结果,再严格__50__%执行。
3.一般认为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效率_90__%以上为宜,采样效率太低的方法和仪器不能选用。
4.无组织排放监测参照点与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_2_ m。
5.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排放_浓度__与排放_总量_双重控制。
6.已知甲醛的体积浓度为0.87 ppm,其质量浓度为__1.13_mg/m3。
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区分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的时间界限是指1997_年_1__月__1_日。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规定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_无组织排放源_的限值。
9.使用多层吸附剂的采样管采样,采样管气体入口端为_弱_吸附剂,出口端为强__吸附剂。
10.对连续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污染源进行无组织排放采样时,相隔_2 h 采样一次,共采集_4_次,取其_最大__测定值。
11.烟尘测试采样时,采样嘴与气流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_10__度。
12.烟尘测试时,每个测点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_3_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_3_ min,每台锅炉所采样品的累计采气量不得少于_1_m3。
13.皮托管平行采样法适用于工况变化_较大的_锅、窑炉烟尘采样。
14.用预测流速法采集颗粒物,采样后应再测量一次采样点流速,与采样前的流速相比,如果相关大于_20%__,样品作废,重新采样。
二、单项选择题1.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时,采样后现场加显色剂,_A_小时内测定。
A.8 B.10 C.12 D.242.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_C_m/s 以上。
A.3 B.4 C.5 D.63.有组织排放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测定,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_B_管段。
A.平直 B.垂直 C.弯曲 D.变径4.圆形烟道采样点的确定: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_B_的平面内。
A.预期浓度分布均匀 B.预期浓度变化最大C.预期浓度变化最小 D.预期浓度不变5.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采样系统进行烟气采样,实施漏气试验时,如压力计压力在1 min 内下降不超过_B_kPa,则视为系统不漏气。
A.0.10 B.0.15 C.0.20 D.0.25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适用范围中规定,使用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作燃料的锅炉,参照本标准中_C__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A.燃气 B.燃油 C.燃煤7.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尾气在专用锅炉中燃烧发电(未掺烧其他燃料),该锅炉尾气排放控制应执行_B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8.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_D_。
A.NO2+颗粒物 B.Cl2+颗粒物 C.PAN+颗粒物 D.SO2+颗粒物9.废气中采集硫化氢样品时(《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吸收管采用 _A_。
A.气泡吸收管 B.多孔玻板吸收管C.多孔玻柱吸收管 D.冲击式吸收管10.《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规定测试在最大热负荷下进行,一般测试时间不少于_B_小时。
A.1 B.2 C.3 D.4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 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_C_m 以上。
A.2 B.3 C.5 D.1012.在任何时候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的高度不得低于_C_m。
A.15 B.20 C.25 D.3013.排放恶臭污染物的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_A_m。
A.15 B.20 C.25 D.3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燃煤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空气过量系数折算值为_D_。
A.1.2 B.1.4 C.1.7 D.1.815.烟气黑度的观测,观测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的存在,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_D__min。
A.15 B.20 C.25 D.3016.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_C_。
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C.《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5—2001)D.《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17.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_A_ 。
A.5° B.10° C.15° D.20°18.压力测量时皮托管开口一定要对准气流方向,在已确定的断面测点上,分别测量_B_次,取其平均值。
A.2 B.3 C.4 D.619.用林格曼图鉴定烟气黑度,不仅取决于烟气本身的黑度,同时还与天空的均匀性和亮度、 _A_、烟囱的大小结构(直径和形状)及观察照射光线的角度有关。
A.风速 B.温度 C.风向20.对无组织废气排放源,按规定设置若干个监控点,监测结果以_B_评价。
A.平均浓度值 B.最高浓度点的值C.最低浓度点的值 D.任选一点的值21.颗粒物的采样常用玻璃纤维滤筒,但玻璃纤维滤筒在高温下易失重,因而其适用温度为 _A_℃以下。
A.500 B.600 C.700 D.80022.在用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_B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A.75% B.70% C.90% D.80%23.烟气颗粒物采样,当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 N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V S相等时,样品浓度等于实际浓度,当_A_时,采取的样品浓度低于采样点的实际浓度。
A.V N >V S B.V N <V S24.静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势能,它表现为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作用于管壁的压力,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时为_A_。
A.正 B.负三、多项选择题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1991)规定锅炉负荷的测定应采用_ABCD_。
A.流量孔板法 B.水表法 C.水箱法 D.耗煤量法2.孔口流量计中的液体,可以用_BCD_。
A.四氯化碳 B.水 C.乙醇 D.汞3.玻璃纤维滤筒的特点有_ACD_。
A.对0.5um以上尘粒的搜捕效率达99.9 %以上。
B.可承受1 000℃高温。
C.在200℃下使用1 h,滤筒失重在2 mg以下。
D.在400℃下使用 1 h,滤筒失重约 5 mg。
4.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被称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原因是细颗粒物上聚集了大量的_ABCD__,通过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呼吸道。
A.重金属 B.酸性氧化物 C.有害有机物 D.细菌5.双连球适于采集空气中的_AD_。
A.惰性气体 B.乙醚 C.甲醛 D.CO6.用活性炭采样管采集无组织排放空气中的苯系物时,采样管垂直_A_进行采样。
采样结束后,将采样管两端封闭,在_C_℃冷藏保存。
A.向上 B.向下 C.4 D.07.烟尘测试时,颗粒物采样方法有_ABC__。
A.移动采样 B.定点采样 C.间断采样8.测量烟气黑度的主要方法有_ABD_。
A.林格曼黑度图法 B.测烟望远镜法C.目测法 D.光电测烟仪法9.以下确定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图法)方法正确的是____ACD______。
A.林格曼黑度2级:30 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2 minB.林格曼黑度2级:30 min内出现2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3 minC.林格曼黑度4级:30 min内出现4级林格曼黑度时间超过 2 minD.林格曼黑度5级:30 min内出现超过4级以上林格曼黑度时10.恶臭物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_ABC_。
A.硫醇类 B.硫醚类 C.硫化物 D.氯化物11.采用固体吸附富集污染物时,吸附剂的选择原则是_ABC_。
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即具有较大的安全采样体积B.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对水的吸附能力低C.容易脱附,分析的物质在吸附剂上不发生化学反应D.吸附剂价格低12.维持颗粒物等速采样的方法有_ABCD。
A.普通型采样管法(即预测流速法) B.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C.动压平衡型采样管法 D.静压平衡型采样管法13.对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C_。
A.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 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自然通风锅炉”排放限值B.对已建成使用的单台出力小于0.7 MW的自然通风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鼓、引风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其他锅炉”排放限值C.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 0.7 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其他锅炉”的排放限值D.新安装的单位出力小于 0.7 MW的非自然通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自然通风锅炉”的排放限值14.监测锅炉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采样方法标准为__AD__。
A.GB/T5468—1991 B.GB13271—2001C.GB16297—1996 D.GB/T16157—199615.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连续性排放,则废气的采样_AB__。
A.以连续1 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B.在1 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C.以等时间间隔采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D.在1 h 内以等时间间隔采3个样品,并计平均值16.在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必须遵循_ABCD_。
A.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围的限制B.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单位周界外10 m 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C.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D.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17.目前工业废气排污总量监测项目为_ABD_。
A.烟尘 B.工业粉尘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硫18.为了防止采集的气体在采样管路内冷凝,避免被测气体溶于水中产生误差,需将采样管进行加热,下列_BCD__气体需要加热至1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