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衡水中学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十二)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时期,王位世袭有“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两种方式。
夏朝主要以“父子相传”为主,商朝两者并有。
这些方式A.利于奴隶制国家的长治久安B.奠定后世王位继承的原则C.促成了“家天下”观念的出现D.容易导致统治集团的分裂2.据史载,环钱(方孔圆钱)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渗入刀布钱区。
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其余诸国大都铸行环钱。
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业货币的属性发生了变化B.环钱最能迎合商业发展需要C.环钱利于加强各地经济联系D.货币出现了统一的发展趋向3.瞿兑之在《秦汉史纂》中云:“中国成为一统国,自秦启之,而汉承之,虽遇乱世,终犹心焉一统,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
二千年来如一日,此秦汉之所赐也。
”据此,该学者强调秦汉时期A.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统一的基础B.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一定合理性C.形成专制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统一D.思想嬗替是王朝取得成功的经验4.《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
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
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
”这反映了当时江苏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5.明朝建立之初,在妇女服饰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
但“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循分者叹其不能顿革”。
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市民阶层主导社会变革C.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弱化D.奢靡之风动摇理学地位6.观察下列清代江南省地方行政区划图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清代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C.地方行政机构提高工作效能D.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遍出告示:“天下农民米谷,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
”太平天国这种做法A.侵犯了部分民众的经济利益B.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C.改变了所辖区域的社会性质D.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潮流8.下表为“1877~1911年晚清船政赴欧留学专业结构”。
从中可以看出A.清政府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技具有经世致用的意义C.洋务运动破产后仍保持其影响D.晚清的赴欧留学规模大大缩减9.左忠棠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说:“白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
江浙大商……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非设局急造轮船不为功。
船成之后,不妨装载商货,借以捕盗而护商”。
左宗棠在此强调A.创办洋务企业应该以民用为主B.扭转中国对外贸易,设厂自救C.清廷应缓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D.清政府应急造轮船,以敌洋商10.20世纪初,清政府发现新式学堂里“学子合群,辄腾异说,相濡相染,流弊难防”,哀叹“育才之举,转为酿乱之阶”,于是不断采取“整顿”措施。
这说明新式教育A.导致暴力革命潮流风起云涌B.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重大变迁C.促使民权主义观念深入人心D.一定程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11.民国建立后,康有为曾说:“今以前清为失政,而后发愤革之。
虽然,昔者虽专制失道,而不闻悍将骄兵之日争变也,不至人民身家产业不保也,不至全国士农工商失业也,不至蒙、回、藏不统一而图自立也。
”这主要表明康有为A.指责共和政体造成社会混乱B.认为中国无法实行民主共和制C.思想深处寄希望于贤明君主D.深刻反思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12.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他们受外国资本主义打击和封建军阀压迫时,赞成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当革命威胁到他们自身利益时,又怀疑革命,甚至反对革命。
”据此可知,毛泽东认为A.中国农民阶级自身具有局限性B.中国的民族资产阶具有两面性C.共产党内部存在着双重倾向性D.中国各阶级缺乏革命的统一性13.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于1938年创作的一幅漫画。
其体现的主旨是A.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抵抗B.抗日战争即将转入反攻阶段C.日本侵华必将以失败告终D.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14.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张治中说:“这次人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表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防止了官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发展B.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制度设计C.改变了广大劳动人民被奴役的历史D.推动了公职人员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15.1984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大幅度上涨;到1988年,物价上涨水平和货币发行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5%,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总指数上升20.7%,货币发行量比上年增长46.7%。
这些现象出现表明A.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繁荣B.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很有必要C.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购买力D.国际局势紧张引发国内抢购潮流16.2017年7月11日,美国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说:“上海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开业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近100万人前去游玩,游客每天待的时间都比预期要长,而且对中国的叉烧肉配米饭、芝士汉堡和火鸡腿很感兴趣。
”这表明A.中外文化交流加速发展B.传统文化遭到严峻挑战C.中美文化互动更加频繁D.对外开放涵盖文化领域17.古希腊学者力图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自然和社会,但他们并没有把神话与哲学、文学、历史分开,神话思维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代希腊A.人文主义者向奴隶主贵族妥协 B.人文思想受到基督教神学干扰C.人文主义者侧重研究物质世界D.人文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18.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专门机构,授权特别裁判官处理涉及非罗马公民的诉讼。
此职位通常由地方司法官出任,他们有权不受任何形式主义的程序规范与严格的本地法规则的约束。
这一机构的设立旨在A.完善民事诉讼程序B.化解公民内部的矛盾C.弥补公民法的缺陷D.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19.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王位继承法》,规定:“凡登上王位者均须加入英国国教,罗马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均不得继承王位。
”这一规定A.促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促使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巩固C.致使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最终确立D.撇清了国王与宗教势力之间的关系20.丹皮尔在《科学史》中写道: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驱逐。
这说明牛顿时代的科学A.构建了现代物理学框架B.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C.明确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成为追求理性的媒介21.十月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政府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取缔血汗工厂。
这反映了A.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十月革命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C.十月革命使资产阶级政府进行一些改良D.十月革命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22.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
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
这说明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23.下图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国际事务协商一致通过决议的比例变化图。
这种变化可说明A.国际民主化趋势不断加强B.“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定型C.大国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弭D.资本主义阵营在国际事务中出现分化24.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这说明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D.世贸协定体现坚守公平贸易的原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咖啡馆在18世纪的英国达到鼎盛。
咖啡馆作为文明而廉价的公共消费空间,被称为“便士大学”。
咖啡馆为招徕顾客而订购时下流行的报刊供人免费阅览,馆内布局方便顾客畅谈。
咖啡馆作为信息交换和流通的理想场所,逐渐成为商界人士的经常光顾之地。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出现了不少“专业化”咖啡馆,促使专业领域信息更便捷流通。
一些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乐于在咖啡馆中议论时政的人,被喻为“咖啡馆政治家”。
无论是新闻话题还是政治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在咖啡馆自由交流,不必太担心受到责难。
——摘编自何习尧、冯蜀冀《公共领域机制的英国咖啡馆和法国沙龙比较研究》材料二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
18~19世纪,茶馆不仅遍布城乡,而且种类多样:有文人雅士居多的“清茶馆”;有设在郊外、设备简陋的“野茶馆”;有既卖茶又兼经营点心、茶食或酒类的茶馆;有兼营说书和演唱的书茶馆;还有设在乡镇,名为茶馆实为赌场的茶馆。
这一时期,遍布城乡的茶馆不仅是平民饮茶之地,同时又是群众听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是商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谈生意找生活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