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4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前后十余辈(批)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C、因厚赂单于(贿赂)D、召苏武受辞(供词)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与旃毛并咽之3.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5.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C.(1)与(2)不同,(3)与(4)相同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6.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7.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遂通五经,贯.六义贯:贯通,通晓C.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拟:打算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B.举孝廉不行..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公车特征..拜郎中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 衡少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游.于三辅秦时与臣游.B.⎩⎪⎨⎪⎧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古之学者..必有师 C.⎩⎪⎨⎪⎧ 衡善机.巧成败之机.,在于今日D.⎩⎪⎨⎪⎧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1.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并称为“四史”。
B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C .《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和两都皆指长安和洛阳。
D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阅读下文,完成13-14问题桑怿,开封雍丘人。
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
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
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授郏城尉。
天圣中,移渑池尉。
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
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
”吏怒。
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
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怿善剑及铁筒,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遇人常畏,若不自足。
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
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
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
若怿,可谓义勇之士。
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
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桑怿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因召里中少年,戒曰:……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7-18问题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进,字文进,钱唐人也。
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
一时待诏②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
进入京,众工妒之。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画惟红不易著,进独行古法入妙。
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
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③?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也、妇人御耳。
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
”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坎坷亡大遇。
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
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赋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
②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候皇帝命令使唤。
③糈:粮食。
17.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A.画惟红不易著著:使颜色附在纸上B.亦坎坷亡大遇遇:皇帝的赏识C.遂麾去余幅不视麾:挥手D.其真亦罕遇云真:的确,真是18.对下列加点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以为人且.宝贵传之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①此技不足为.也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 ①能徙智于.缣素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 ①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1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殿阶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临时的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C.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21.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劝降苏武,着重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
B.李陵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诉苏武,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个妹妹与一个弟弟“存亡不可知”,来断绝苏武对汉朝的想念。
C.苏武除了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作了必要的义正词严的答复之外,其余一概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