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是如何节能的?节能灯的学名叫紧凑型三基色电子荧光灯(简称CFL灯),1978年由国外厂家首先发明的,由于它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各国人民和国家的重视和欢迎,我国于1982年,首先在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成功研制SL型紧凑型荧光灯,二十年来,产量迅速增长,质量稳步提高,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节能产品(绿色照明产品)作为推广和使用。
节能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大约在1160K温度时,灯丝就开始发射电子(因为在灯丝上涂了一些电子粉),电子碰撞氩原子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了能量又撞击汞原子,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后跃迁产生电离,发出253.7nm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由于荧光灯工作时灯丝的温度在1160K左右,比白炽灯工作的温度2200K-2700K低很多,所以它的寿命也大提高,达到5000小时以上,由于它不存在白炽灯那样的电流热效应,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达到每瓦60流明以上。
普通的白炽灯光效每瓦10流明左右,寿命大约在2000小时左右,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灯接入电路中,电流流过灯丝,电流的热效应使白炽灯发出连续的可见光和红外线,此现象在灯丝温度升到700K即可觉察,由于工作时的灯丝温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浪费掉了。
节能灯除了有白色光之外,还有黄色(暖光)光。
一般来说,在同一瓦数之下,一盏节能灯比白炽灯节能80%%,平均寿命延长6-8倍,热辐射仅20%%。
非严格的情况下,一盏5瓦的节能灯光照可视为等于25瓦的白炽灯,7瓦的节能灯光照约等于40瓦的,9瓦的约等于60瓦的。
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一些地方和厂家盲目的大上节能灯项目,由于在资金、技术、原材料以及工艺在没有充分落实的情况下,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各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不平衡,有的厂家不按工艺要求生产,组装厂选用不合要求的灯管和元器件拼凑组成,质次价低,严重损坏了节能灯的声誉,光效低,寿命短,一致性差,造成社会上产生节能灯节能不节钱的说法,给节能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经过将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节能灯产品制造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很多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由于质优价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强。
但是市场上还是存在很大部分的节能灯厂商,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不顾消费者的利益,仍在大量生产不"节能"的节能灯,由于它的质次价低,每只价仅售5元左右,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有限,在农村及大部分城市,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市场,由于大部分的市场被低档产品占据着,使得好的节能灯产品比较难进入市场,这给绿色照明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随着居民节能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节能灯产品知识的深入了解,优质节能灯市场在一天天扩大。
节能核心技术1、冷热电联产技术工作原理:燃气涡轮机透过燃烧天然气发电,产生高品位的电能,满足楼宇的用电需求。
同时,发电机组排放出的较高温度的热能,一方面,可以直接为楼宇提供冬季采暖供热和提供生活与卫生热水;另一方面,可作为溴化锂或氨吸收式制冷机驱动热源,产生夏季空调用的冷水。
而吸收式制冷机排出的更低品位的热能可以作为液体除湿机的驱动热源,即提供使液体除湿剂再生所需的热能,从而形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该系统将发电和空调系统合为一个系统,集成和优化了多种设备,解决了建筑物电、冷、热等全部需要,系统可实现终端能源的梯级利用和高效转换,以避免远距离输电和分配损失,使得能源利用总效率由发电25%~35%,提高到70%~90%以上,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
有效解决了燃气公司夏季气源过剩、冬季供气不足,而电力公司夏季电力供应不足、冬季过剩的矛盾。
适用场所:为单个建筑或小范围的多个建筑提供电、冷、热。
2、中央空调余热回收技术工作原理:在用户制冷机组上安装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制冷机组冷凝热量,在制冷的同时能免费提供生活热水。
该技术是提升制冷机组综合能效的有效方法。
适用场所:宾馆、酒店、度假村、桑拿、医院等既需要制冷又需要热水的单位。
节能率:100%投资回收期:10-12个月左右3、中央空调闭环变频节能技术工作原理: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压缩机、循环水泵(包括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散热风机(包括盘管风机、新风系统风机和冷却塔风机)外加闭环变频节能系统后,可大幅减少系统能量散失,延长机组使用寿命。
应用场所: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率:25%~50%投资回收期:10-12个月左右4、中央空调机组自动清洗技术工作原理:该技术是由以色列专家发明的,用于自动清洗冷凝器管壁上的附着污染物,包括水垢、有机物、腐蚀、杂质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冷凝器的热交换效果,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应用场所:中央空调冷凝器自动清洗,不用人工化学清洗节电率:10%~30%投资回收期:12个月左右5、热泵空调技术(包括空气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和地源热泵技术)工作原理:热泵机组以空间大气、自然水源、大地土壤为空调机组的制冷制热的载体。
冬季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采集空气、水源、地源中的低品位热能,供给室内取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空气、水源、地源中,以达到夏季制冷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一机多用的特点。
适用场所:凡需要同时制冷、供暖、提供生活热水的场所。
节能率:30%~60%投资回收期:12~30个月6、冰蓄冷空调技术工作原理:利用夜间廉价的谷段电力将建筑物所需的空调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备好,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的一种空调系统。
该技术是“转移用电负荷”和“平衡用电负荷”的有效方法。
适用场所:有峰谷电价差的制冷场所,以及大空间、大面积的体育馆、影剧院等短时间、大容量的制冷场所。
节能率:不节能,但只要峰谷电价比达到3:1以上时,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调运行费。
投资回收期:主要考虑转移用电负荷和平衡用电负荷的问题,投资回收期较长。
7、相控调压技术工作原理:交流电机在轻载或空载时机电转换效率很低,相当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电机的振动、发热和噪音。
通过实时检测电动机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和波形,调整电动机的输入电压电流,控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实现“所供即所需”。
该技术能有效减少电机对电网的冲击,降低电网的无功损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适用场所:可广泛应用于轻载负荷或负载变化较大状态下运行的交流感应电机的节能与优化控制,可以解决“大马拉小车”状态下电机本体的浪费问题。
节电率:15%~45%投资回收期:8~18个月8、变频调速技术工作原理:通过实时检测系统运行参数(包括压力、流量、温度等),调整电动机的电源输入频率,改变电机的转速,控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实现“所供即所需”。
该技术能有效降低电机运行噪声,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适用场所:负载变化频繁,对转速变化不敏感的用电场所,特别是风机、水泵类流量变化的场所。
节电率:20%~60%投资回收期:8~15个月9、注塑机节电技术工作原理:利用注塑机同步信号及电气控制系统,根据注塑成型的工艺要求,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拟成负荷跟踪控制系统,将传统的定量泵改变成节能型变量泵,使油泵电机的转速与注塑机工作所需液压油流量与压力乘积成正比。
从而使溢流阀的回流流量降到最小,液压系统的输出与注塑机所需动率精确匹配,无高压节流能量损失,达到节能目的。
适用场所:注塑机、挤压机等节电率:25%~65%投资回收期:6~15个月10、路灯照明节电技术工作原理:根据道路上车辆、行人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规律,平滑地对路灯输入电压进行动态调整,使路灯输入电功率与实际需要照度要求达到最佳匹配,实现“按需照明”。
这种降压一稳压一调光技术不仅节约了电能,而且延长了路灯的使用寿命。
适用场所:电感式路灯电光源、供电电压不低、控制系统不完善的路灯系统节能率:20%~40%投资回收期:10个月左右11、配电系统节电技术工作原理:通过消除高次谐波、仰制瞬流浪涌、调节无功功率的手段清洁电网电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有节电和保护设备的双重功效。
适用场所:适用于用电设备较繁杂的配电系统起始端的一种通用型节电技术。
节电率:10%~20%投资回收期:12个月左右12、绿色照明工程技术绿色照明工程内涵:在满足照明质量和视觉效果的要求下,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能实用的新光源(如紧凑型荧光灯、细管型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节能的灯用电器附件(如电子镇流器、环形电感镇流器等)、高效优质的照明灯具(如高效优质反射灯罩等)、先进的节能控制器(如调光装置、声控、光控、时控、感控及智能照明节电器等)、科学的维护管理(如定期清洗照明灯具、定期更换老旧灯管、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照明节电技术,以达到节约照明用电,减少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一次能源,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満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照明质量、照明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是一项以节能与环保为核心的系统工程。
应用场所:宾馆、写字楼、商场、工厂、学校等需要大量长时间照明的单位。
节能率:20%~40%投资回收期:10个月左右13、能源监控信息系统技术建立计算机远程监控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并记录企业的用能时间、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参数等,自动分析对比能源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
该系统还包括:各种能源资源评估;能源成本分析;财务预算;能源消费的实时管理;能源项目的财务分析;节能设备的动态监测;节能量的准确确认等。
该系统是节约能源、强化管理的一大利器,值得大力推广。
应用场所:用能设备越繁杂、用能量越大的场合越适用。
节能率:10%~20%投资回收期:10个月左右以上技术均已达到成熟实用、安全可靠阶段,并有工程实例参观。
其实,上述技术也并不复杂,关键是具体场合的具体应用,即使是变频调速这类成熟的技术,在实施中,如果不能与现场条件很好地结合,也会存在着不成功的风险。
因此节能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