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主题班会 PPT
7.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 驱动力称为(C)。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 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 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 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因此,答案选C。
9.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 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B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解析: 认识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 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 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 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 在个别差异。因此,答案选 B。
1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 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B )。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解析:选B。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 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 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多选题
11.心理学研究的具体任务包括( ABC )。 A.描述和测量 B.解释和说明 C.预测和控制 D.探索和发现
心理知识竞赛
单选题
1.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 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 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 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 展阶段中是属于(C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分为:①感知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②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 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 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 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体运算阶段:这 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 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 性,但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 经验,缺乏抽象性;④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 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 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 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 经验无关。因此,答案选C。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 的核心力量是( A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 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大$是使人格各部分整 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 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 因此,答案选A。
直面挫折主题班会
活动简介 为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综 合素质,培养敏捷的思辩能力,营造大学生 心理健康知识理论研讨氛围,拓展大学生视 野,丰富校园生活,特在全院范围内举办大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力争通过本次竞赛, 扎实推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化、意识全 员化,不断促进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科学化发展。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 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C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解析: 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 段的主要发展任务。①婴儿期(0~2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 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4~7 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 (7~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⑤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 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 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 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 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 此,答案选C。
6.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B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 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 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 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教师与家长的期 待是外部动机,也是一种低级动机,必须 通过学生自身的兴趣、主动性才能起作用。 (B )。 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 家 B.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包含两 个方面: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 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他总是为他 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 需要。因此,答案选B。
8.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 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 B 属于( )。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 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 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 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因此,正确答 案选B。
4.智商(IQ)等于( A)。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解析: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实际年龄是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 简称CA。智力年龄是指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 相对年龄,简称MA。因为智力测验的题目按年 龄分组。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例智商。 因此,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