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双流机场一时间成为民 航支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各类救灾物资、救援人 员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向机场,由这里运往各受 灾地区。为了让灾区同胞尽快收到救灾物资,尽快 得到救援帮助,双流机场生产指挥中心指挥室自5 月12日以来,通宵达旦,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以赴 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平均每天保障救援航班不低于 100架次。
国际航线
国际及地区定期航班 通航城市: 东京 福 冈大阪 首尔 曼谷 新 加坡 加得满都 巴 黎 吉隆坡 温哥华 墨 尔本 伦敦 悉尼 德 里 洛杉矶 雅加达 法 兰克福 槟城 纽约 布 鲁塞尔 阿姆斯特 丹 香港 澳门
国内航线
国内通航城市: 北京 天津 太 原 呼和浩特 沈阳 大连 哈 尔滨 长春 上海 南京 杭 州 合肥 厦门 福州 济南 青 岛 广州 深圳 武汉 长沙 南 宁 桂林 三亚 重庆 西昌 昆 明 贵阳 拉萨 西安 兰州 乌鲁 木齐 敦煌 西宁 昌都 西双版 纳 丽江 银川 南充 宜宾 泸 州 安康 达州 万州 铜仁 丹 东 石家庄 烟台 洛阳 郑州 徐 州 张家界 襄樊 南昌 宜昌 宁 波 常州 温州 福州 柳州 北 海 海口 湛江 珠海 汕头 攀枝 花 九寨黄龙 无锡机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 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1987年10月15日组 建成立。1993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国际口岸机 场。2000年获得“落地签证权”。成都双流 国际机场近年来各项生产指标在全国各大机 场中位居前七位,开通了国内航线60条、国 际及地区航线8条,国际包机航线20多条,日 平均进出港航班达210架次左右,并连续14 年保持空地安全事故为零的记录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制作:苏水秀
郑蓉蓉
目录
机场历史 建设状况 运行状况 航线
机场历史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川西平原中部,距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中心西南约16km,地理位置 为东经103°57’02’’,北纬30°34’47”,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 现有民航西南管理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民 航和口岸单位驻扎。有高速公路与市区相通。 该机场原名双桂寺机场,1938年修建,道面为泥面,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1944年扩建, 跑道长1400米,用石灰、卵石拌合碾压,可供15吨以下飞机使用。 1956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随即正式列为民 航机场序列,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57年,成都民航的飞行由广汉机场转场至 双流机场,开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庆、昆明、贵阳、南充等航线。 1959年至1960年机场第一次扩建,跑道长2200m,可供伊尔18机型、全重100吨以下的 飞机起降,新建的候机楼面积8500平方米,采用薄壳多拱结构,与高层指挥调度楼相连 接的不对称形式,受到各方好评。1967年又将跑道由2200m延长至2600m,仍只能供 100吨以下的飞机起降。 1983年、1991年机场先后两次扩建,使候机楼的面积增至17400平方米,有储、供油万 吨以上设施,航行管制、通讯导航、气象预报、运输服务等设施都较西南各个机场完备。 1994年至2001年,机场先后对飞行区和航站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总投资达28亿人民币, 使飞行区等级指标达到4E,跑道延长至3600米,可起降世界上包括波音747-400在内的 各型飞机,并安装了二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新建候机楼82000平方米,设计采用平行 三指廊布局,实行进出港分流、国内外旅客分流,高峰小时旅客容量3500人;新建停车 场74000平方米,站坪车道44000平方米。 2003年,机场投资3.8亿人民币,开始新建39000平方米的国际候机楼,2004年9月28日 竣工使用。一个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机场将呈现在世人面 前。
5. 飞行区灯光 机场有高强度的进近灯光和仰角的跑道、滑行道边缘灯光。 6. 空中交通管制 60米高的控制塔位于国内航站楼的南面,控制室离地面的高度大约55米。 7. 盲降设施 仪表着陆系统(ILS) 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 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 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国际民航组织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着陆能力,把着陆系统定义成如下三类: 一、Ⅰ类运行:决断高不低于60米(200英尺),能见度不小于800米或跑道视程 不小于550米的精密近进和着陆。 二、Ⅱ类运行:决断高低于60米(200英尺),但不低于30米(100英尺),跑道 视程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近进和着陆。 三、Ⅲ类运行 1)ⅢA类运行:决断高低于30米(100英尺),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不小于200 米的精密近进和着陆。 2)ⅢB运行:决断高低于30米(100英尺),或无决断高,跑道视程小于200米, 但不小于50米的精密近进和着陆。 3)ⅢC运行:无决断高和无跑道视程的精密近进和着陆。
建设状况
1. 跑道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现有1条跑道,长3600米,宽45米,跑道两侧各有1条宽7.5米的道肩。可以 起降包括波音747客机在内的大型飞机。跑道位于一条长3720米宽300米的大起降带之中,定名为 02/20跑道。 位于跑道两端的“端头安全区”(RESA)长200米。 2. 滑行道 02/20跑道共有4条快速出口滑行道和3条垂直出口滑行道与3条平行的滑行道A、B、C相连,其 中只有A滑行道是全长的滑行道,B、C滑行道是停机坪边缘滑行道。这些滑行道宽23米,两端都有 宽10.5米的道肩。 除了这些平行的滑行道外,还有一个围绕停机坪的滑行道和滑行通道网络为航站楼、货运停机 区、远机位停机区提供通道。跑道和A滑行道中心线之间的间隔距离位190米,可适合E类飞机的运 行。 3. 停机坪 机场有大规模的混凝土停机区,总面积达到70.3万平方米。远机位停机区可供57架飞机停放。 从位置上机场共分布有3个停机区。中央停机区主要供国际和国内航站楼使用。南北停机区主要供远 机位的客机和货机使用。 国内航站楼共有20个停机位,可容纳8架C类客机、7架D类客机、和1架E类客机。所有停机位 都配有登机桥。国际航站楼有两个登机桥的位置可供波音747使用。 国内航站楼的每个停机区都有单独的滑行通道。 4. 导航系统 机场配备有初级和二级雷达。一个新的外场雷达将会代替现有的内场雷达。机场的西侧安装有 多普勒VHF总定向测距系统(DVOR)和测距仪(DME)。机场还安装有二类盲降系统(ILS)。
运行状况
机场近年来各项生产指标在国内各大机场中位居前六位, 2004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国内外20多家航空 公司开通了国内航线70多条,国际航线6条,国际包机航线 20余条,并有经停拉萨飞往尼泊尔加德满都、经停北京飞往 法国巴黎、日本福岗的航班,每日进出港航班达280架次以 上。 机场于1998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了ISO9002:1994和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美国国家标准化认证委 员会颁发的 ISO9002:1994、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 证证书,在安全管理、旅客服务、航班保障等方面建立了与 国际接轨的质量保证体系,连续17 年保持空地安全事故为 零的记录。 目前,机场正抓紧实施两条跑道独立运行及航空物流的总体 规划设计,为成为全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奠定坚实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