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击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雷击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临沂华澳能源有限公司
雷击事故救援演练记录
记录人:王雪 日期:2013年6月15日
预案名称
雷击事故救援演练
演练地点
临沂华澳能源有限公司
会议室
组织部门
安全部
总指挥
陈立春
演练时间
2013年6月15日上午09:00
参加部门和单位
各车间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安全员
演练类别
□实际演练 ■桌面演练
□提问讨论式演练
预案适宜性充分性评审
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适宜
X\XhlU#Eg
s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练效果评审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X:Q/
(三)注意事项
1 遇险人员救出后转至安全地带,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其它救助。
2 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3 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
4 及时将抢救搜救进展情况报告应急救援小组。
演练过程
描述
当发生险情前,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迅速报告应急救援小组,救援小组迅速上报公司应急办公室。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w
U#?@Eo5b7~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事故树,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i9G&Vt0uT:o;B _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
总结
一、公司领导对这次应急桌面演练,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桌面模拟,都进行了具体部署
二、制定出具有时效性的救援方案,对抢险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提高我公司在突发洪涝事故发生时,做到人心不慌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实现重大事故伤亡降至最低点。
三、强化领导,明确分工,思想认识要到位。要求防雷击领导小组,正确认识2013年乃至今后的雷雨多发季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的防雷击工作指导方针,做到“思想、组织、措施、物质”四个落实和“人员、措施、工作”三个到位。
把握关键环节,保障措施要到位。要求公司预案演练各环节职责明确,衔接到位,全力增强公司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公司以此次桌面演练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强化意识,落实职责,完善演练环节不足之处,增强战备观念。在应急演练各环节上下功夫,对演练方案中的不足之处予以修改,各部门积极开展防雷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有效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_生产管理|评价报告|在线影音|网络电话
存在问题
当人被雷电电流击伤后,如不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人被雷击中后,他的身上是不带电的,因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中的闪电是很短的一阵,雷电电流击中人后已经通过人体泄放到大地,所以接触受伤者进行抢救是没有危险的。受伤者被雷电的电火花烧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
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喊话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员。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应急救援小组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 小时联络畅通。
现场救援小组通过电话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内容主要是:雷击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和需要救助的内容。
通常被雷击中的受伤者,常常会发生心脏停跳、呼吸停止,这实际上是一种雷电“假死”的现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受伤者平躺在地,在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同时要做心外按摩。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另外,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有效的处置和抢救。
!S!GZ^nfm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
报告上级: ■报告及时 □联系不上
消防部门: □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 □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Hh5[)P5B中国安全工程联盟论坛周边政府撤离配合: □按要求配合 □不配合&FHW8Y O
■全部预案 □部分预案
实际演练部分:无
物资准备
无%Pvk#W[$j$j5wr事故树,安全工程技术,注册工程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免费资源,电话短信,MV,MTV,VOIP,VEDIO
现场培训
(一)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
根据气象信息,有雷雨天气时,容易发生雷击事故。
(二)预防雷击事故的措施
危险地带重要的设施设备的电源。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对避雷器材要重点检查并对避雷设施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器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