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F)(5分,每题1分)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冯骥才,文中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2.张继的《枫桥夜泊》表现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
()3.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中“眼到最急”。
()4.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中的“源头活水”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5.《九成宫醴泉铭》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
()二、选择题。
(在答题卡上涂出正确答案的选项)(5分,每题1分)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瓷.器(cí) 凛.冽(lǐn) 风一更.( gēng)B.抛.下(pāo) 聒.碎(guō) 悄.没声儿(qiǎo)C.船桨.(jiǎng) 榕.树(róng) 那畔.行(pàn)D.嫉.妒(jì ) 嫦.娥(cháng) 心旷.神怡(guǎng)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树梢红晕炭火述说B.大雁走廊慌唐愈发C.静寂竹竿烦琐未免D.涨潮纠正访问辛酸8.下列诗歌与作者不相对应的一组是()A.《山居秋暝》——王维B.《枫桥夜泊》——杜牧C.《长相思》——纳兰性德D.《渔歌子》——张志和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的思路总是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B.这幅画上的小鸭栩栩如生,我似乎听见了它扑翅膀的声音。
C.小明不耻下问,遇到问题总是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
D.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诗是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10.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
②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
③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
④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三、填空题。
(35分)11.查字典,填空。
(把答案依序写在答题卡的括号里)(2分)“暇”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
1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7分)勤劳zhì pǔ()的客家儿女,在lí míng()的时候便lù xù()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土楼变得热闹起来了。
之后大人出门干活,小孩上学,土楼又变得安静起来。
直到yè mù jiàng lín(),máng lù()了一天的人们先先后后地回到家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晚饭过后,人们才开始有了xián yì()的心情。
1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8分,每空0.5分)牵()挂()()()失色()()不休()光()彩()想联()()心()血(1)带有人体器官名称或部位的四字词语:、。
(2)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
(3)形容人说话的四字词语:。
14.句子训练营。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4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2)做笔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修改病句)(3)蝴蝶在花丛中飞。
(改为拟人句)(4)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把句子画面写得更具体)15. 回顾拓展,积累运用,按要求作答。
(将答案依序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2分,每空1分)(1)读书成功的诀窍在于勤学好问,正如《论语》中所说:“,。
”(2)《忆读书》的作者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谈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这里的“书”指。
(3)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
”他的话意在告诉我们读书要专心,只有心、眼、口同时配合,才能有最好的阅读效果。
(4)《长相思》是清代纳兰性德写的一首,“长相思”是。
(5)《鸟的天堂》一课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
(6)许多成语都来自诗文名句,如“”便来自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
16.口语交际。
(将内容写在答题卡上)(2分)我们都爱看电影、电视、书刊,也喜欢吧看过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讲给别人听。
那么,从你看过的爱国影视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推荐给大家;也可以从你看过的爱国故事中挑选一本推荐给大家。
四、阅读理解。
(25分)(一)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飘)着红五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五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饴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二)鼎湖山听泉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
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
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泉声却更加清逸悦耳。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
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寺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
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17.请给文(一)中的“□”处加上标点符号。
(2分)夕阳西沉□夜(幕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饴怡)。
18.认真读文(一),将括号里正确的字选出来。
(3分)(漂飘)着夜(幕慕)降临心旷神(饴怡)19.文(一)中画“”的句子属于()描写。
(2分)A.动态描写B.静态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20.文(二)按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___________和所感,表达了___________。
(2分)21.照样子写词语。
(4分)淙淙(形容流水的拟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漉漉(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据文(二)内容,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3分)(1)鼎湖山雨后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 )(2)路上赏景听泉,泉声时断时续,泉水清澈丰盈。
( )(3)半山腰的庆云寺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
( )23.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这几句描写中,是侧重对_______的描写,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分)24.阅读两则文本,完成下面的阅读卡。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6分)五、作文。
(30分)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你们一定有自己的读书故事,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五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题。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F)(5分,每题1分)1.F2.T3.F4.T5. T二、选择题。
(在答题卡上涂出正确答案的选项)(5分,每题1分)6.D7.B8.B9.C 10.C三、填空题。
(35分)11.日九 X xia(xiá)12.质朴黎明陆续夜幕降临忙碌闲逸13.肠肚大惊喋喋流溢浮翩呕沥(1)牵肠挂肚呕心沥血(2)大惊失色(3)喋喋不休14.句子训练营。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做笔记不仅锻炼了我的记忆力,还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3)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4)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15.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冰心各种文学作品(3)心到眼到口到(4)词词牌名(5)形态姿态(6)源头活水16. 口语交际。
(2分)(略)四、阅读理解。
(25分)17.,,、,18.飘幕怡19. A20.游览所闻作者对鼎湖山清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1.示例:潺潺哗哗汩汩干巴巴沉甸甸硬邦邦22.√×√23.听觉排比比喻24.五、作文。
(略)以上答案仅供参考!五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五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