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好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措施

做好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措施

浅谈做好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国家法制法规日益健全和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公路工程招投标的工作管理强度,工程建筑行业不断的向着规范化和顺序化迈进。

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工作也逐步向着规章化靠拢,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实施办法逐渐变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为影响因素也逐渐降低到最小程度,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也日渐减少和逐渐的消失,竞争环境的公正、公平、公开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当前企业当中。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是一个日渐系统化的工程,它的造价形成的体制也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特色。

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招投标工作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完善和改进招投标工作的几点要素,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工程中标的同时又做到良性竞争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企业竞争;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招投标工作制度作为目前工程承包的主要步骤,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已经十分广泛,它是一种普遍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购买方式,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仅为需求方提供了良好的承包方和供应方,也在优化资源配备,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体制方面做了一定的铺垫。

招投标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公正、公平、公开”机制和“充分竞争”的原则,目前,该制度已经成长得较为
成熟并且其承发包方式也更为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这也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加速工程实施进度的良好办法。

但是,由于目前体制机制还不是特别完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导致目前的招投标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容乐观的问题。

一、陪标现象:当前的招投标基本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的从以“计划”为重点转换到以“项目”为重点,有些单位滥用职权,指定工程项目的“内定”人选,其他参与投标的单位只是用作“陪嫁”;或者在投标者之间“串标”,相互制定抬高或者压低报价,使某个单位获得中标,使招投标工作成为徒有其表的空壳形式,没有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二、转包问题:“转包”问题是目前“豆腐渣工程”之所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根源。

有的公司中标之后,采用直接或间接转包给其他公司的做法,从中收取中介费,而对工程的质量不过问、不管理也不负责任。

这种“转包”现象的存在,使得一些指标不够,资历欠缺,也没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公司得以进入工程现场,成为“楼倒倒”等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隐患。

三、评标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评标办法,使得有些单位只看重报价高低,评判方法只重视定性分析,而忽略了定量方式,专业的评标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代理机构的行为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基于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方式已经由审批方式变更为过程监控,依法登记报备以及对违法乱纪行为查办,招投标工作的过程控制都由代理机构
来实施。

而我国的代理工作形成的比较晚,目前的代理工作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一些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导致代理机构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缺少自律行为,利用自身的特殊角色诱导需求方有倾向的选择中标公司的现象。

五、对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的惩处力度不够深刻。

2 如何改善和做好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
2.1 推行招标责任人终身负责的制度,解决陪标问题
作为招标方的代表,一般都是建设单位的责任负责人,工程投资的资金都是国家的资产,建设工程质量的高低,工程资金的多少和自身的利益都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给一些施工单位制造了机会。

招标负责人从投标方处获得了不少的好处,导致他们不可能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和造价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施工企业可以自行招揽一些同行,对基本上已经“内定”的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这也是“陪标”现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因素。

要想杜绝这类问题的出现,就要对招标方进行一定的约束,假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就要对招标方进行一定的惩处,使招标方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行政干预,进而避免“陪标”现象的发生,从工程源头减少类似“楼倒倒”等类似的“豆腐渣”工程。

2.2 调整监督管理方式,充分展现管理机构的宏观调控职能《招标投标法》第 7 条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

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正当的竞争机制,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管。

同时,依
法惩处招投标工作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制度,在招投标的监督管理步骤中建立企业的信用档案,将企业的绩效、不良行为全部记录下来,并且公开公布。

将各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加入工程招投标管理要素中,并且针对此项标准和相关文件进行对比,将违法乱纪者驱逐出竞标舞台,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检举违法乱纪行为的部门,达到强化监督管理的目的。

2.3 提高监管效果,杜绝“转包”现象
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能,从工程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和评判,用以判断中标方是否存在“转包”现象。

2.4 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培养和发展
1)运用各种培训的手段,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培养和职业道德培养。

2)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约束,管理其规范从业。

依法加强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招标文件的主要款项重点掌握,避免招标方背离原则,及时发现各种违法现象,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3)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同步参与的监管职能,加强和规范需求方的行为,降低其对招标工作的干预,规范国有企业投资的行为,促进招标代理行业的正当竞争和稳定发展。

2.5 逐步完善建筑业市场,促进公平竞争制度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建设市场,最重要的是进行交易的部门和政府相关部
门分开管理,确立建筑市场的基本职责,加强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所有工程项目都必须进入有形的建筑市场进行交易,完善有形的建设市场,管理建筑市场的混乱现象,预防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还能够促进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减少“陪标”现象的产生。

建筑公司可以在市场交易中心找到信誉好的施工方,施工方凭借其实力和口碑也提高了中标的几率,市场的形成和晚上能够进一步的防止行业垄断的产生,从而真正的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原则。

总结
完善的招投标机制应该是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原则的机制,并且建立统一有序、开放公平、良性竞争的建筑业市场。

为了解决目前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职责、健全完善机构、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更好的规范建筑业市场的秩序,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现象,促进建筑业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不断的将工程招投标工作带领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志俊,刘霞.我国投招标的一些问题分析.北京建筑经济出版社,2009
2.王江民.建筑工程投标需要注意的某些事项.天津大学广播学报,2011
3.谢艳,吴丽胡.我国投招标的一些注意事项的分析.陕西大学出
版社,2010
4.刘伊生.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李启明.关于工程招投标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分析.建筑经济出版社,2009
6.李春亭.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相关主题